鼠年臺幣狂升1.616元 央行抓炒匯連環出招迎戰

農曆鼠年臺幣累積升值達1.616元,不僅廠商哀號匯損吃掉獲利,央行從去年下半年起也頻頻出招,尾盤調節成爲新常態,近期更修正外匯申報辦法,對涉入炒匯的外銀祭出懲處。

全球央行去年初因爲疫情大幅降息美國更祭出無上限量化寬鬆(QE)政策,讓全球大開資金派對,臺灣因爲防疫得宜,熱錢涌入,不僅臺股去年屢創新高,新臺幣更是升勢煞不住。

新臺幣鼠年升值幅度達5.69%,創下近3年新高。去年12月正式突破有「彭淮南防線」之稱的28.5元關卡,今年以來,盤中更是頻頻出現27字頭,創下23年半新高。

不過,臺灣作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新臺幣「升升不息」,不少廠商早就大喊吃不消。機械業者工具機業者從去年中開始便頻頻喊話,直言新臺幣匯率升值影響臺灣出口的各行各業,不只影響出口產業報價競爭力,匯率升值也侵蝕廠商獲利。

股王大立光累計去年匯損高達新臺幣18.15億元,吃掉每股盈餘(EPS)達13.53元。砷化鎵龍頭廠商穩懋今年1月也在重大訊息特別公告,受到新臺幣去年第4季大幅升值影響,將調整去年第4季的毛利率展望,預計第4季毛利率表現將由原先預估的high-thirties(37%到39%)水準,下修爲mid-thirties(34%到36%),同樣反映出匯損對於財務報表衝擊

面對新臺幣氣焰高漲,央行也連環拳出招迎戰。央行去年中開始進場實質買匯,尾盤調節更成爲新常態,同時力守盤中「雙防線」,目的就是希望新臺幣不要升那麼快。

央行除了進場調節,1月更罕見在臉書對外喊話「同舟共濟,穩定匯市大家一起來」,緊盯資金匯入有無異常,加強專案檢查。央行在2月3日預告修正「外匯收支交易申報辦法」,過去針對每年累積結匯金額企業上限5000萬美元、個人爲500萬美元,未來將進行調整,同時留意國外企業借款項目,避免企業利用國外借款炒匯。

央行日前抓到炒匯糧商,在2月5日對4家未善盡KYC 責任外商銀行祭出懲處,在在展現鐵腕穩匯態度

展望新臺幣農曆年走勢,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今天受訪時認爲,國際美元指數雖然近期由弱轉強,但是美國聯準會(Fed)先前談話反映低利率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加上美國參議院通過1.9兆元紓困案預料市場資金仍會持續寬鬆。「美國今年經濟表現應該會比去年好,但預料美元沒有那麼快反轉。」

吳孟道認爲,央行穩匯態度明確,今年應該還是希望新臺幣位在28到28.5元區間,但是臺灣去年以來經濟表現佳,預期新臺幣短期仍會走偏升整理格局

吳孟道也提醒,過去比較忽視匯率風險的廠商,需要加緊避險,包括增加持有美元等方式。(編輯:林淑媛)1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