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也有支架 恩主公醫院新材質技術 克服反覆發炎感染

尿不出來,反覆尿路狹窄好睏擾!恩主公醫院院長泌尿科主任王炯珵最先引進可自我膨脹永久性支架放置術,有望紓解患者煩惱。(圖/樑惠明攝)

對健康的人來說,排尿是一件完全不花大腦事情。如果有一天,感覺頻尿或是尿不出來、疼痛,這時纔會體悟,原來能夠順利排尿,就是幸福。一位6旬婦人,大約幾年前,因子宮頸癌開刀與放療,癌症雖獲控制,但是也造成輸尿管狹窄,即使裝入擴張器傳統支架,仍難逃感染與腎水腫反覆發作。幾個月前,透過三峽恩主公醫院泌尿科裝入新型鎳鈦合金支架,至今已超過半年,不但未再發生感染,患者尿路暢通,也降低了不適感

●子宮頸癌預後雖佳 腎水腫後遺症卻極度擾人

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泌尿科主任王炯珵表示,以子宮頸癌患者來說,經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超過90%,是預後較長的癌種。但是根據美國梅約診所的統計,超過2成的患者會造成因開刀或放療造成輸尿管狹窄而引發腎水腫,不但影響腎功能,還會因反覆發炎、頻尿或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醫師多會建議這類患者植入輸尿管支架。

王炯珵副院長指出,放置輸尿管支架是解決子宮頸癌治療後造成輸尿管狹窄最有效且最簡單的方法。(圖/樑惠明攝)

●新型支架具生物不相容性 改善傳統支架不耐久缺點

王醫師指出,傳統支架雖有助排尿通暢,但使用期限較短,大約3個月左右就必須置換,否則恐另造成結石或感染。

爲解決各種複雜性尿路狹窄手術病人反覆就醫的困擾,恩主公醫院最新引進長期性支架,材質是鎳鈦合金,較傳統材質更顯輕薄,同時具有「可自我膨脹」特性,植入輸尿管後,病人幾乎沒有異物感,可降低對尿路的刺激,減少頻尿感

王醫師強調,由於支架材質具有生物不相容性,細菌不易滋生,不會卡尿藏污、不易結石,因此與傳統支架大約3個月就須置換的使用期限相比,新材質支架至少可使用3年,也減輕病人重複回診與住院的負擔。這是國內最先進解決尿路狹窄的微創技術,不過目前健保並未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