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0年罹3癌!左肺長1.5cm腫瘤...5年後右肺驚見「毛玻璃狀」病變

▲一名59歲女性10年內罹患3種癌症。(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今年59歲的林女士是位企業主管家屬有癌症病史,2011年確診乳癌並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定期追蹤檢查,2013年又發現肺部「左下葉肺腺癌」有一顆1.5公分腫瘤,術後又在2018年回診追蹤時發現「右上肺葉毛玻璃狀」病變,確診肺腺癌,所幸都是及早發現。醫師指出,要預防癌症發生一定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擬定個人化治療。

新光醫院胸腔外科張益誠主任表示,多重原發性癌症是同時或先後得到2種以上不同器官,且獨立病竈的原發性癌症,文獻報告在癌症病人中,多重原發性癌症機率約爲2~7%,而原發性肺癌病人在接受治療後,得到第二次肺癌)與癌症轉移不同)的機率約爲10~15%。

▲新光醫院胸腔外科張益誠主任。(圖/醫院提供)

肺癌已成爲癌症死因第一名,張益誠說明,肺癌的原因包括個人體質(肺癌家族史可做爲參考),生活型態環境因素,如吸菸,包括二手菸或空氣污染及致癌物暴露,而肺癌(不分期別)總體5年存活率約30%,而第一期肺腺癌經由手術切除,5年存活率85%以上。

但張益誠也提到,雖然手術切除是目前最佳治療選擇,但高齡肺癌病人及二次罹患肺癌病人,生理條件較差,因此建議可從兩個方面着手,第一是「廣義」的胸腔微創手術,包括麻醉優化精準定位,較小切除範圍使用3D立體影像內視鏡,減少手術過程不必要的破壞;新型態能量源代替傳統電刀,幫助減少出血或使用組織膠或防漏氣貼片,減少術後漏氣。

第二方面是手術前優化身體狀態,例如術前的運動訓練、良好的營養補充、內科疾病需控制良好、戒除不健康行爲(戒菸酒),儲備身體的本錢接受手術的傷害。術後復健運動及營養補給,需持續使用到術後至少一個月,以加速身體功能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