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版肥咖條款上路 洪連盛:雙重國籍者恐被重複課稅

▲未來富豪不論稅籍在哪一國,稅務財務資訊都得被揭露,圖爲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雙子星大樓。(圖/記者林昱均攝)記者林昱均/臺北報導繼美國總統推出肥咖條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推出個人文件CFC揭露等條款。外界預計各國富豪與跨國企業未來得被迫做租稅資訊交換制度,等於不同國籍的高資產者稅負將被「看光光」。資誠執業會計師洪連盛認爲,未來雙重國籍的民衆「躲得了這邊、躲不了那邊」,而且若另一國籍是在有簽署租稅協定的國家更是「完全跑不掉」,想跑反而恐被重複課稅

日前財經專家謝金河表示,臺塑總裁王文淵臺灣稅制環境失望,可能會因此轉國籍去新加坡,另外謝也表示不少商界金融朋友都紛紛出走。

不過洪連盛指出,只有少數富人會爲節稅放棄臺灣籍而轉向新加坡等低稅率國家,尤其未來反避稅制度執行後、到哪裡都一樣,因爲跨國稅務、財務與融資各項資訊的透明。

另外,洪連盛表示,在臺生長的富裕人士生活重心都在臺灣,「多數人習慣滷肉飯,不想吃海南雞飯」,要當外國人並不容易。他也認爲,過去自己所經手案例雖然確實有富豪同時擁有臺灣、澳洲的雙重國籍,但臺灣目前已和英屬維京羣島開曼羣島、新加坡、澳洲等國簽訂租稅協定,若持續用假外資、或遊走居住天數認定方式,肯定會被各國稅徵機關盯上、反而會被雙重課稅、因小失大。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也表示,臺灣的反避稅條款設立目的,主要爲接軌OECD組織的全球版肥咖條款,因此未來法人若要在海外設立帳戶,不僅將不再有最低申報門檻,且所有帳戶均需取得自我聲明和盡職調查。另外在個人帳戶部分,金融機構都會作相關調查確認身分

根據安永統計,截至今年年中,已有32個國家或地區允諾參與臺灣反避稅條款下的稅務與金融帳戶資訊交換,包括華人經常移民、居留的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以及貿易往來密切的新加坡、日本印度;至於不少投資人註冊於英屬維京羣島、開曼羣島作海外投資,未來也會是首批資訊交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