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統一投信:3面向看多Q3行情

美中貿易戰對未來景氣帶來不確定性,但兩國經濟依存度高,保持活局,避免兩敗俱傷,是折衝過程的共識資本市場將回歸原有投資邏輯焦點關注各國或企業如何因應趨勢及對基本面影響。展望第三季臺股行情統一投信表示,從三面向來看:1.主要經濟體短週期循環落底反彈,臺灣領先指標持續上升;2.臺商加速回流,股市資金動能充沛;3.美國聯準會下半年降息機率高。外資去年大幅賣超臺股,今年以來僅小幅買超,若無重大系統風險發生,後續可能持續回補,拉回將是中長線佈局機會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林世彬表示,綜合短週期景氣循環及國內資金面研判,臺股第三季有反彈契機,根據過去歷史經驗,經濟處於成長階段,臺股加權指數以本淨比(P/B)1.5倍至1.7倍對應,估計約落在10,100至11,100點區間震盪。着眼長線趨勢,看好人工智能物聯裝置、5G布建移動裝置新應用將爲臺股帶來商機

林世彬指出,預估美國在明年總統大選之前,將持續對中國施壓。但兩國貿易依存度高,若因此導致中國經濟全面下滑,美國經濟也將受影響。中國政府目前將美國貿易戰壓力導向凝聚民族主義助力,此外,也利用在華投資之美國企業對美國政府施壓,藉此取得談判可接受的最大公約數。綜合觀之,貿易戰是大國博弈的一環,雙方各自政治考量下,會是長期抗戰,難有和解的時間表。未來即使兩造有報復行動,也會留下執行面的緩衝空間

林世彬表示,長週期的經濟循環包含衆多的小型循環,觀察主要經濟體綜合領先指標出現短週期的反彈,預期年底製造業存貨循環會重新向上,使下半年的經濟重新回溫。臺灣的GDP成長率受到貿易戰影響而下修,但並未改變下半年成長的趨勢。此外,網通伺服器廠商因應美中貿易之爭,積極回臺擴產,臺灣景氣領先指標連4個月上升,對臺股形成有力支撐。

在臺商持續迴流效應下,除了帶動國內就業機會,擴大國內投資,今年來重要的兩個貨幣指標M1B與M2年增率差距維持在3個百分點之上,顯示國內資金動能充沛。外資去年賣超臺股3580億元,僅次於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時,但目前全球經濟相較當年穩定,且景氣仍是向上,統計今年來至6月25日,外資對臺股累積買超僅415億元,下半年若無全球重大系統風險發生,外資可望持續回補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