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療團隊創新肺癌手術!僅單孔、免插管 切腫瘤變門診手術

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隨着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普及,越來越多早期肺癌病患被找到可以透過手術根治,但傳統手術有着傷口大、需切斷肋骨且恢復慢等因素,讓許多病患不願嘗試。臺大醫院肺癌手術團隊結合影像精準定位與搭配麻醉技術,讓患者在僅有單孔傷口以及免插管情況下完成腫瘤切除,甚至可以當天出院返家。

肺癌近年來已經成爲國人癌症死亡第一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每年有超過1.3萬人罹患肺癌,超過9千人因肺癌死亡,已經成爲「新國病」。

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表示,早期肺癌可以透過外科手術治療,但傳統外科手術要根治早期肺癌,手術跟麻醉都相當複雜且具風險性,不但得使用雙管氣管內管以維持單肺呼吸,開胸手術傷口更有20~30公分,傷口長、切除範圍大、恢復慢,手術併發症及長期疼痛比例也較高。

近年則在微創手術技術的進步、麻醉方式創新,微創胸腔鏡手術已經逐漸成爲治療主流。陳晉興表示,臺大醫院肺癌團隊利單孔胸腔鏡手術,搭配免氣管插管麻醉,術後免胸管尿管置放,合併影像導引定位,成功發展「單孔無管,精準定位」的手術方式,讓切除肺癌如同做大腸鏡切除息肉一樣。而這些創新肺癌手術於國際期刊發表超過50篇,受到國際重視。

陳晉興也透露,如果想要多活五歲,應該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有肺癌儘早發現治療。根據國外大型臨牀研究,有定期篩檢者存活率可以提升,建議從45歲以後考慮定期篩檢,頻率則依據風險可分爲高、中、低,高風險爲已經確認罹患肺癌者,前五年每半年應該追蹤一次,五年之後每年追蹤一次;中度風險者包含有肺癌家族史、吸菸習慣者,每兩年可以做一次篩檢,低風險者則建議每三年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