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注意!大陸運用科技網路 數位資訊查稅如虎添翼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移轉訂價研討會。(圖/資誠提供)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稅務服務合夥會計師段士良今(6)日表示,中國大陸因爲電子支付普及,且政府積極運用科技網路管理,相較於其他國家,大陸具備更有利環境利用數位資訊進行稅收徵管,透過物流商流金流都會被記錄情形下,對於數位資訊查稅更如虎添翼,臺商不可輕忽。

段士良是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主辦、中華產業國際租稅學會舉辦的移轉訂價研討會演講時,做以上表示。他指出,大家都知道,現在中國大陸買東西已經很少用現金支付,而是改用微信支付,不僅金流會被記錄外,物流也會被勾稽,簡單來說,像是我們在大陸訂個外賣,隨時可以在網路上查到,現在外賣送到哪裡。

「一旦物流、金流以及商流都被記錄,(稅負)想賴也賴不掉」這也是中國大陸積極進行高科技人民的管理之外,也可以用這些紀錄進行稅收的徵管,只是看當地的政府要查還是不要查而已。

此外,近期大陸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大陸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長江三角區域稅收工作一體化措施,推出稅務風險預警提醒,建立統一的風險監控指標,完善跨省市的稅務資訊共享,提醒在長三角區域內有多家關聯企業的臺商,需要注意集團價值鏈分析定位利潤配置情況

雖然中國大陸想要培植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優惠稅率,但是大陸百餘家企業已經被取消高新資質。段士良提醒,高新技術企業在集團價值鏈中意味着配置較高的利潤率,一旦被取消高新資質,除了被追繳稅務優惠外,如轉讓定價政策交易模式無法立即調整,不僅增加集團轉讓定價風險,也拉昇有效稅率,提醒臺商斟酌自身情況、評估潛在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