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臭氧濃度逐年上升!環保署揭「對流層內」關鍵:已積極完成管制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指出,高屏去年臭氧最糟前3名。(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今(9日)舉行記者會醫學研究直指,我國臭氧濃度近年呈上升趨勢空品持續惡化,長氣暴露還可能有早逝等疾病外,還會提升輕生率。環保署迴應,空污改善工作不是一蹴可幾,仍應按部就班,多管齊下。

環署依據監測統計數值說明,以臭氧年平均濃度值,以外島地區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3縣市最高,顯示境外傳輸對我國臭氧空品濃度,有相當程度之影響。另依據國外相關研究報告資料,發現過去12年間(94-105年),無論從衛星資料或模式模擬結果,皆顯示對流層內臭氧濃度皆呈現上升趨勢。

環署接着指,其中,又以印度東亞大西洋地區增加比率較高,東亞地區人爲排放量增加造成臭氧濃度增加比率較高,此一趨勢亦是造成我國臭氧(O3)濃度歷年增加原因之一。環署表示,我國除小時平均值外,亦已納入臭氧8小時平均值爲60ppb,惟爲提醒民衆做好自我健康防護,減少曝露,自105年發佈空氣品質指標(AQI)時,在實務運作每日即時指標部份,除以臭氧小時值作爲即時預警之作用,另加入8小時值,考量濃度曝露累積影響之效應,增加對敏感族羣兒童的保護。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表示,臺灣臭氧持續崩壞,南北差距創新高。(圖/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環署也提,臭氧成因複雜,與原來背景濃度、氣象條件大氣傳輸皆有關係,針對臭氧直接進行削減,是屬不切實際之作法,應以其前驅物質NOx、VOC作爲管制對象方屬有效且務實之作法。對於臭氧管制,環署指出,已積極完成固定源氮氧化物指定削減(草案)、塗料VOC管制、有害空氣污染標準政策,未來將持續研擬VOC指定削減及加嚴各項管制標準,以有效減少臭氧前驅物的排放量。

環署強調,鑑於民衆對空氣品質提升的殷切期盼,以積極態度面對空氣污染防制工作,落實污染減量行動計劃,以「加強整合部會量能、強化中央地方合作、促進全民共同參與」爲主軸,採取短期務實緩解,長期趨嚴管制的方式推動國內空氣品質改善工作,定期滾動式檢討各項污染管制作,且空污改善工作不是一蹴可幾,仍應按部就班,多管齊下,以務實的態度,規劃各項空污減量政策,以達到維護空氣品質。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其他人也看了...

高屏「去年臭氧最糟前3名」環團:醫學研究長期暴露輕生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