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航行奇遇記之深夜隨筆

嘉峪關關城。(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研究院提供)

從前初識這世間,萬般流連,看着天邊似在眼前,也甘願赴湯蹈火去走它一遍……。耳機的那頭正播着由青峰主唱的歌曲《起風了》,雖然這首歌和絃走位是已經被現代流行音樂給唱爛了的4536251,相信有學過一點樂理小夥伴們,肯定聽到這一串數字都能夠倒背如流,就像亙古永恆的神曲——《卡農》的和絃走位(15634145)一樣,極度適合用來譜曲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副歌,甚至可以不分主副橋段,直接從頭唱到尾。

而這首一度霸佔華語樂壇排行榜第一名、被抖音評選爲十大背景伴奏音樂的《起風了》,不只適合讓那些90後小清新在KTV高歌一曲,以此證明自己的音域之廣外,還很適合搭機的時候,配合旅遊書報一起服用,頓時會有種被迷人的音樂與華麗的文筆給帶入作者們創作的潛意識裡面,強烈的置入感讓人神遊其中、陶然自得……。

#旅遊雜誌開啓神遊

我喜歡閱讀文章,因爲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難以用我有限的想像力去描繪更多世界的色彩,所以利用別人撰寫的見聞,去認識世界更多未曾走過的地方,在有限的盤纏和時間裡,實在是個物超所值的方法。尤其身處飛機上,不能使用任何聊天軟體和朋友交流的時候,聽幾首音樂陶冶自己的文藝氣息、看幾篇旅行文摘,來一杯無糖咖啡,又是一個放鬆的時光,尤其是張雨生的大海、周深的大魚或者青峰的起風了,都有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營造出一種滄海一粟的浩瀚感。

一如既往,年後準備搭機回北大註冊,信手翻起椅背夾帶的旅行雜誌,書目內容還挺多樣的,有介紹高爾夫球的發源歷史、克羅埃西亞的國土風情、疫情間的疫苗運輸供應鏈、江南的秀麗山水,以及北方黃沙彌漫的邊關景色,其中,最吸引我這熱血男兒目光的,肯定是那滾滾黃沙的塞外風情。

中國四、五千年漫長曆史裡,有兩條橫跨東西的命脈,一是維繫國家數萬黎民百姓安全的「萬里長城」,從西至東、直達於海,一是將華夏文明推向世界,促使大中華經濟昌盛的「絲綢之路」,由東向西、深入大漠。六百多年前,象徵生存與發展的兩條廊道,在祁連山下交匯出一座壯麗的美景——嘉峪關,公元1372年,宋國公來到由黑山和嘉峪山相夾而成的隘口,這個天然通道僅15公里寬,可謂是河西咽喉、兵家必爭之地,只要能在這裡構建完善的軍事要塞,在敵衆我寡的情形下,也是易守難攻。就像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只依函谷天險、以逸待勞,就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鹵」,遠在地中海文明上的斯巴達勇士,依仗溫泉關的地理優勢,硬生生抗下波斯大軍想要侵犯希臘的野心,所以宋國公決定依仗祁連山這座被詩仙李白美名爲天山的地形優勢,修建素有天下雄關之稱的嘉峪關。

#莫名的滄桑與肅穆感

嘉峪關的歷史更早於同樣享負盛名的山海關,是現存長城上最大的一個關隘,也是明朝最西邊的對外門戶,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與南北兩翼城牆所構成,全長約有60公里,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真有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在。看到照片內,塞外的漫漫黃土與靜靜雄立幾百餘年的城關,給人一種莫名的滄桑和肅穆感,難以想像以前鎮守邊疆的士兵,不能和現在的人們一樣,自由使用電子和通信設備,面對百無聊賴的生活,該是怎樣的寂寥呢?清朝文官蔣業晉在出嘉峪關時寫道:「客去得無淚,生還望此門。」可見思鄉盼歸之情溢於言表,每個枕戈坐甲的鐵血男兒,不知道體會了多少回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情境,再想想現在那些邊防的戰士,不只需要克服寒冷的天氣與稀薄的空氣,還要應對隨時惡化的邊境問題,不由得對他們是肅然起敬。

據說,「關照」一詞的由來,也是出自於此,以往使節來訪、百姓進出城,是不能隨意這樣自由走動的,需要得到官方批准,纔有進出城門的權利,這也是爲什麼在《三國演義》裡面的關羽,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走出曹營,因爲他沒有得到曹操的通關文牒,是故只能帶刀闖關,「關照」的照,即是通關文牒之意,更似於我們現在所用的護照。

而「關」字最早所表示的,正是這個大名鼎鼎的嘉峪關,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海關,國家對外的門面,因爲嘉峪關是國家最重要的邊陲鎖鑰,是兩條東西道路的畢竟之地,所以關照的審覈也就特別嚴格,只是現在關照一詞,更多是被延伸爲照料、提拔、提攜、照顧之意。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潦垣斜壓隴雲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殽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

這首嘉峪關感賦,是曾任湖廣總督、被道光皇帝命令以欽差大臣的身分,入廣州查緝鴉片的林則徐先生所寫,因爲銷燬英商200餘萬斤私煙,與英軍在虎門交火,最後清廷決定與英國議和,並將林則徐謫戊新疆伊犁。此詩便是他謫戊伊犁,過嘉峪關時的感觸。

#心之所動隨風去了

開頭就道出關口的高聳巍峨,接著述說關口所能控制的腹地之廣,整個長城的雄偉之勢,一望還看不到盡頭,有人說:殽函(函谷)關地勢之險,但比起嘉峪關,不過小巫見大巫,只需要一團泥巴就可將函谷關給封鎖了,從中不免看得出林則徐先生實在是對嘉峪關讚賞有佳。

自古今來,像林則徐這樣歌詠位在甘肅省境內的祁連山與嘉峪關的文人墨客還真不在少數,如:方正瑗的嘉峪關登籌邊樓時寧遠查大將軍入覲、裴景福的出嘉峪關、吳丈蜀的望嘉峪關和樂時嗚的嘉峪關等,其中多是在描述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綿延山脈、浩大雄渾的嘉峪關、被放逐的失意人,以及孤身寂寞的感慨。

我仍感嘆於世界之大,也沉醉於其中夢話,不剩真假,不做掙扎,無謂笑話,…….,連同指尖彈出的盛夏,心之所動,就隨風去了。青峰的歌唱剛結束,接着是鋼琴收尾的獨白,一曲《起風了》,讓我似乎能借着此風,搭上啓程的飛機,親自神遊了一遍甘肅省內屹立的古城,感嘆世界之大之際,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親自腳踏這個戈壁中的歷史遺蹟。

小王子奧特曼/大陸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