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砸800億 搶進債券目標到期基金投資保單市場

▲至2018年7月底,共有7家壽險公司推出15檔的連結債券目標到期基金投資保單,共募集733億元。(圖/記者李蕙繪製

記者李蕙璇/臺北報導

壽險公司在這二年陸續推出超過15檔多爲6年期的投資型保險商品,主要爲連結債券型目標到期基金,募集快要接近800億元,第一檔將在2023年4月到期,若以完成建立檔期加上8月臺灣人壽與三商美邦人壽新推出的檔期來看,至少8家人壽公司搶進這塊大餅市場

保險業首創這款保單、也就是推出第一檔的臺灣人壽,光是在去年(2017年)就推出3檔,而外商公司則有法國巴黎人壽推出一檔。

今年初至7月推出新檔期的還有中國南山新光合庫、臺灣與外商的保誠人壽等,8月則是還有臺灣與三商美邦人壽繼續跟進推出。而這些壽險公司合作委託代操投信公司有施羅德景順中信、凱基、新光與復華投信公司等。

臺灣人壽商品二部副總經理文章表示,以臺灣人壽銷售經驗,主要購買此類保單的民衆年齡層集中在50~70歲之間,主要是因爲目標到期基金訴求債券投資本質,持有至基金到期沒有發生債券違約狀況,則取得投資債券面額利息

隨着目標到期基金成立後進場佈局時間點不同,目標到期基金預期到期殖利率也不同。

黃文章指出,在2017~2018成立的目標到期基金,預期到期殖利率多爲5.0%~5.5%之間(這是屬於美元級別、未考慮基金與保險平臺費用換算得知的利率)。而2018~至今成立的目標到期基金,受到美國升息影響,預期到期殖利率提高多在5.5%~6.0%之間。

▼臺灣人壽商品二部副總經理黃文章。(圖/記者李蕙璇攝)

黃文章還強調,保險公司推出一檔這類商品,預計募集金額至少需達到該檔基金的成立金額門檻,以使基金經理人有效投資操作。

目標到期基金成立金額門檻依各投信要求不同,約在15億元到25億元這個區間,各公司銷售經驗每檔常見在30~100億元之間都有。

而自2018年以來,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投資模組成立時,其美元級別之預期平均殖利率範圍約在5.0%至6.0%(未考慮標的與保險面的費用)這個區間,保戶的預期收益狀況呈現成長趨勢主因是得力於美元緩步升息,債券取得價格較便宜,獲利空間加大。

黃文章也說,目前壽險業推出的幾檔此類投資型保單,有的以企業債比重較高的目標到期基金投資模組,希望藉此拉高保戶的預期收益。

雖目標到期基金仍維持投資等級,但信用等級相同的企業債與(類)主權債,其違約風險實有差異。民衆投資時除了關切報酬率之外,還要注意到企業債與主權債(政府公債)中間風險評等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