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訪今雲林行 騎一張平原地圖
Google地圖上找不到,外地客罕知的建國眷村聯外林道,兩旁濃密的樹蔭如同大傘一樣擋住炙熱烈陽,爲騎乘帶來一絲清涼。(圖/莊坤儒提供)
雲林縣是臺灣農業第一大縣,這塊土地的文化在相鄰着大片農田的「鎮」上發跡、流傳、聚集。踩踏雙輪,從田間騎進小鎮,由小鎮再繞回田埂,沿着溪水支流而行,這裡沒有都市巷道騎行的匆忙,沒有地勢忽高忽低的劇變。雲林帶給自行車友的,是新鮮葉菜混合土壤的氣息,以及100多處值得一探的文史資產。
沿臺17線往三條侖海清宮的方向前進,循着豎立在海邊的數座巨型三葉片風車,找到了被綿密樹林包圍的黑森林自行車道,這裡是往成龍溼地的起點。吹動巨大風車的海風,捎來雲林平原上難得一聞的海洋鹹味,陽光從林間照下,偶爾加速,追逐白色風車扇葉那尖尖的影子,別有樂趣。
失落的耕田,重生的溼地
騎到溼地入口,我們將自行車停在名爲「海螺」的裝置藝術旁,緩慢沿着深入溼地的木棧道步行。渾圓的夕陽,倒映在這廣達50公頃的溼地水面上,風吹皺了波紋,在地景藝術品間留下光影搖曳的痕跡。來此吃魚捉蝦、悠遊草叢間的黑燕腹鷗、大白鷺、赤頸鴨和濱鷸等水鳥,在黃昏下逆着光展翅而飛、羣起鳴叫,讓人忘記身旁不遠處就是連結其他大城市的快速道路。
這塊成功從惡地轉型爲寶地的成龍溼地,許久以前原是耕作的農田,卻因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加上臺風引發海水倒灌,最終耕民棄地遷移。經過社區居民努力覆育,邀請藝術家在此設置與環境共生的作品,最終將一片「桑田」變「滄海」,成了各類魚蝦螃蟹、溼地植物和水鳥們的最佳孕育地之一。
我們選擇入夜時騎訪莊嚴氣派的北港朝天宮。宮外懸掛着一整條街的古典桃紅燈籠,彷彿將光芒沿路引進宮內。這座超過300年的古蹟廟宇,經由人稱「光的頑童」燈光藝術家周煉爲之設計光線動向,透過300顆燈泡,讓夜晚裡每尊神像神情靈動,典雅彩繪的飛檐殿宇、樑柱匾額、古樸爐鼎和水墨壁畫,當真無一處不美。
居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讓原先超抽地下水而坍陷的成龍溼地,成爲水鳥和溼地植物保育的寶地。(圖/莊坤儒提供)
由宗教而興,因農作而盛
白天的北港文化中心外型優雅,透過收藏的宗教古物,得窺以朝天宮爲核心所產生的各種儀式、習俗、古蹟和文資。步上二樓,中華龍鳳獅文化運動總會理事長暨總教練吳登興,整理着首件列入登記的祭弔用古物「弔喪旗」,它出自於保存超過500件古物的北港陣頭曲館古蹟「集雅軒」。吳登興解釋:「這種旗子,是以前當地重要人物或仕紳過世辦喪禮時,纔會拿出來掛在靈堂上,代表一種體面。」
吳登興還收藏着一本手掌大小的北港朝天宮「籤詩解」,由當時日本的日日新報社於明治44年(1911年)發行。泛黃到半透光的紙張,寫滿了籤詩古解。「百年前的人們到朝天宮求籤後,就是靠這本解籤。」從獅頭製作和保存開始,吳登興十多年來爲北港無形文物資產的留存而積極奔走,他說:「在雲林還沒設縣前,這裡的人都是『臺南人』。獨立設縣後,雲林人發現因宗教而留下來的豐富文獻與古物,保存它們就是保存雲林的古今文化。」
午前我們騎上155再轉153縣道,到達元長、褒忠一帶大片蒜田。種蒜傳了三代,至今超過50年,遇過風災、蟲禍、淹水,還挺過了全球氣候劇變的張夏銘說:「臺灣蒜的味道,跟進口蒜完全不同,因爲從採收方式開始就不一樣。」
張夏銘的兒子張谷榕從小就跟農耕打交道,大學畢業後回鄉接手家中農地十多年。他剝開新採收的蒜頭解釋:「臺灣蒜是種很嬌貴的作物,從種植到採收整段期間,不只看天看地還看溫度。」雖然生長條件很挑剔,但云林「什麼條件都剛剛好」,因此這裡臺灣蒜產量佔全臺七成以上,它的口感獨特,聞起來香氣馥郁,生吃辛辣爽口,風乾後製成的黑蒜頭,濃縮了營養精華,少了辛辣感,吃起來如蜜餞般美味。
超過300年的國定古蹟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入夜後仍舊人聲鼎沸,建築在燈光下更加氣宇軒昂。(圖/莊坤儒提供)
炙熱陽光下的神隱村落
從160縣道穿過元長鄉,轉接145縣道後,我們在一個小岔口發現了一條甚少外地客知的「虎尾河堤道路」。騎上去後沿途景色極美,風剛剛好,陽光溫暖,溪水潺潺,陽光下閃亮的虎尾溪伴隨着自行車。往建國眷村而去的騎程不算遠,也並不難找,因爲最初因虎尾糖廠而生的羣聚型村落,大多沿着虎尾溪而建。騎行到一半,忽然涼風習習,濃蔭撲面,騎車時若毫無遮擋便會被曬得發昏的雲林烈陽,竟然只有少許透過樹間落在地上。這條沒有名字,在任何地圖上都找不到的林道,是眷村主要的聯外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氣宇軒昂,樹姿挺拔,成了這次繪製旅「圖」中的驚喜。
騎過林道後映入眼簾的建國眷村讓人驚歎。這是一處還在分區修復的農村型眷村,修復好的部份就再活化利用爲開放型的新場域。很多人來此打桌球、看展覽、喝咖啡或逛書店。多年研究虎尾眷村文史的文化保溫瓶創辦人李依倪帶着我們走訪:「這裡最早期確實是農田和農舍,日治時代就因此處大樹遍佈,由空中俯瞰會以爲只是農村,十分隱蔽,因此日本軍方在附近設了訓練用機場,並將神風特攻隊的空軍培訓基地定在這裡。」
屬於空軍基地的建國眷村佔地廣大,一路走過好幾處長條型的標準日式飛行員宿舍,李依倪將每棟宿舍旁都配有的龜型防空洞指給我們看,「來到臺灣後的國民政府,因爲附近機場之便,就讓空軍帶着軍眷入駐此地,並依照生活需要將原來的日式兵舍擴建,形成了非常獨特的『中日混搭』眷村。」李依倪笑着道出建國眷村最爲迷人的特點。「完全修復後的建國眷村會很美,你們一定還要再來看看!」
百年前的北港朝天宮專用籤詩解印刷版,珍貴無比,現今也僅找到這一本,還是吳登興無意間發現而買下的寶物。(圖/莊坤儒提供)
講一段百年老故事
建國眷村附近便是雲林故事館,其建築的前身是縣定古蹟虎尾郡守官邸。連任兩屆的前雲林縣文化處長劉銓芝,在我們踏進雲林故事館時,正和故事人協會創辦者暨館長唐麗芳品茶聊天。「透過雲林故事館,鼓舞老中青幼各代的雲林人,以手繪圖和文字留下記憶中的雲林點滴,最後做成繪本出版,還舉辦全臺講故事活動。」劉銓芝介紹着:「唐老師的故事館就是雲林老建築再活化的最佳典範。」
近15年來,雲林各地不斷提出申請保存文化古蹟古物,並致力於老建築在不破壞原設計的情況下,進行活化再利用,與各鎮居民產生新的文化交流與生活聯繫。「斜對角的合同廳舍,日據時代時是集結鎮公所、消防隊和警察局的設施,現在走進去則充滿了書香和咖啡香。這就是將文化資產保存後再利用體現的價值。」劉銓芝解釋,當初爲了保留合同廳舍的原貌而傷透腦筋,沒想到誠品前董事長吳清友與星巴克攜手進駐,以不改變建築原貌的前提下,打造了在超過80年曆史的老建築裡買書、看書、品咖啡的獨特文化風貌,每日吸引了大量人羣來訪。「加上虎尾本來就有的布袋戲文化和全臺僅存的糖廠五分車,再結合附近許多同時代的老建築,活用成食堂、民宿和獨立書店等,虎尾現在已經是雲林的文化重鎮之一。」劉銓芝露出滿足的笑容說道。
騎進附近小巷,就能看見劉銓芝說的獨立書屋「虎尾厝沙龍」那棟和洋結合的「興亞帝冠式」美麗建築。屋檐呈現中國風貌與東方雕塑,窗櫺屬於阿拉伯式圓拱,屋頂則採取唐朝建築的尖頂,猶如戴上帝冠故有此稱呼。沙龍走廊上,一排排書架上全都是沙龍主人王麗萍親自挑選的書籍,這裡也是她舉辦文化講座的地方,以包容與開放見稱。
王麗萍愛書、愛閱讀,關心雲林在地文化發展,期望促進人們主動思考,談起近期印象深刻的文化講座,她說道:「張素玢的新作《濁水溪三百年》的首場新書發表會就在沙龍裡,當時吸引了對濁水溪很有感情的各類族羣相聚在此;2018年的世界閱讀日,我們因希望讓年輕人愛上文學,企劃『閱讀文學家的早餐』主題,現場煮出受邀文學家們記憶裡的早餐,讓參與者透過味覺享受文學。」
建國眷村原身是日軍神風特攻隊的訓練基地,有着日軍宿舍的方正建築,國民政府遷臺後空軍以此改建爲眷村,成了如今特殊「中日混搭」外型。(圖/莊坤儒提供)
這一切都是因爲愛
還未到傍晚,我們沿着145縣道騎行,遠遠瞧見平坦的農田間出現了銀色圓拱型的溫室,立刻轉向田間小路前去探訪。熱情的廖瑞生是採用溫室種植葉菜的「華興有機農場」主人,也是西螺蔬菜產銷班47班的班長。在有機蔬菜不成熟的時代,廖瑞生帶着全班不放棄地研究有機蔬菜的種植,甚至在自家倉庫上方建了一間農藥檢測所,每批葉菜都隨機抽樣檢測農藥,提交報告給政府。問他原因,廖瑞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雲林人,熱愛雲林的一切。若不研究出有機種植方式,而使用有毒農藥的話,土壤怎麼辦?水源怎麼辦?我的故鄉怎麼辦?」
廖瑞生的堅持有了回報,他與47班合作的有機農場獲選爲六都的中小學營養午餐供應商,「我每天都會去跟葉菜們聊天講話,關心它們生長的情況,如果陽光太強,我還會幫它們拉開頭頂的黑紗布。這是真正用愛種出來的蔬菜,就是希望人們都能吃得健康。」
轉動雙輪,西螺是我們最後逗留的地方,這裡被稱作「醬油的故鄉」。據說西螺人返鄉後回來,要是沒帶回醬油爲禮,還會受到責備,但對於這種「責備」,西螺人是感到驕傲的,因爲西螺醬油就是這麼棒。
吸引我們前往的是從阿公開始相傳三代以來,仍堅持以人力手工柴燒的醬油老字號「御鼎興」。世代更迭,當初努力埋頭研究做出正統醇厚醬油滋味的父親,在這幾年交棒給第三代的謝宜澂和謝宜哲兩兄弟。帶着對醬油的愛,兩人聯手開闢新路,發展「醬油美學」,將「御鼎興」推向國際,前進紐約;他們更透過創意料理與共餐分享的概念,向人們實際展現「御鼎興」醬油搭配不同食材後能呈現的多樣風味。
我們纔剛立好腳架,便瞧見兄弟倆正在院裡掀開某個甕蓋,這時附近的蜜蜂居然放棄花叢,聞「香」而來,在甕口徘徊。謝宜哲笑着說:「每當開甕的時候,經常如此。」眼前滿滿一院子的古老大甕,分爲「乾式熟成」和「半水熟成」兩種釀造方式,而多少比例、怎麼混合是兩兄弟熟練於心的家傳秘訣。謝宜澂在窯竈裡燃起柴火,用經驗判斷溫度的控制,接着穩穩地攪動超過一人高、兩手才能握住的大鐵勺,隨着醬汁的升溫,當真是飄香千萬裡。
醬油濃郁的香氣,沿途伴隨我們離開,爲這趟雲林旅程畫下了完美句點。這趟靠着一輛自行車,沿着農業田埂和文化軌跡,像一支彩繪的筆,在平原間自在愜意地繪出一張雲林的美麗地圖,收藏農業之鄉的樸實、文史、人情和滋味。
本文作者:劉亭均
(本文摘自《臺灣光華2021.05》)
《臺灣光華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