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有價化時代來臨 企業應及早因應

碳「有價化時代來臨,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企業面對此一趨勢,應針對碳風險減碳技術研發、碳外部成本內部化,及掌握國內外碳交易制度演變及早做好因應,藉以掌握低碳商機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巴黎氣候協定去年底通過,成爲繼京都議定書後、全球共同努力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的新協定。該協定以達成全球升溫不超過2度C爲目標、並以1.5度C爲努力方向,由各締約國提交國家自訂貢獻(NDC)計劃,每5年對全球氣候行動總體進展進行盤點,以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因應氣候變遷長期目標。

此外,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於2015年7月正式公告實施,訂定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需於2050年減排50%,另因應國際溫室氣體減量規定臺灣未來也將實施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

基於各國溫室氣體減量的政策法規演變趨嚴世界銀行也號召數十國政領袖,於巴黎氣候會議正式成立「碳訂價領導力聯盟(CPLC)」,即碳價無論是以稅或費的形式收取,都將衝擊未來的商業模式,使排碳的外部成本納入損益考量,直接影響企業的獲利評價

面對碳有價化趨勢,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陳俊光表示,未來全球經濟將演變爲低碳及綠色經濟,企業應掌握國內外最新的減碳政策方向,以避免氣候變遷風險,並尋求低碳時代的企業經營商機。

陳俊光建議,國內企業面對低碳時代,應審慎因應4大關鍵議題,首先是妥善規劃盤查,包含清楚定義組織邊界營運邊界及範疇,避免重複計算等,以更明確掌握碳足跡並辨認價值鏈中的碳風險。

其次是落實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包含企業本身及供應鏈的相關節能減碳技術研發、設備投資製程效率提升、產品策略擬定及供應鏈管理。第三是碳外部成本內部化,訂定集團內部碳價格,擬訂內部碳轉撥計價制度,以整合方式管理集團碳內外部成本及風險。

最後在財務面,陳俊光建議企業,應掌握國內外碳交易制度演變及價格趨勢,以因應、規畫碳稅碳費對財務績效的長期影響,亦應注意低碳經濟下,綠色債券或低碳投融資管道綜合運用,以籌資用於投資節能減碳和低碳創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