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一百八十六)——關隴古道上的血戰(下)
先做個小廣告哈,下週日(5月28號)晚七點,老布有一個講座,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聽聽!
各位喜馬拉雅的小夥伴大家好,藏史德雲社的老布,又來啦!
上期咱們聊了大曆八年以前的隴山之戰,在這幾年裡,吐蕃人特別講究,每年按時按點的來,就怕李豫這倒黴孩子,忘了還有這麼一門實在親戚。
雙方在大曆八年死磕過一把以後,又開始談判了。
這已經是代宗朝的第四次和談了,雙方會盟也舉行了兩次,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吐蕃還是每年都來溜達一圈,不是去隴山,就是去靈州。
大曆六年(771年)的時候,唐朝派吳損、崔漢衡出使吐蕃。結果這倆人直接被扣在吐蕃了。
到了大曆九年,唐使吳損死於吐蕃,副使崔漢衡被遣返。
七月,蕃使隨崔漢衡來到長安,代宗“‘宴吐蕃使於內殿”,至於談判嘛,跟以前一樣,談了寂寞。
大曆十年,吐蕃再次興兵。
這次又是兩路大軍配合,不過是換成了劍南、隴山兩路。
我們以前講過劍南的地形,羣山聳立,溝谷縱橫,利於守而不利於攻。
這次吐蕃攻劍南,也沒討到什麼便宜。
《資治通鑑》記載:“正月,乙卯,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數萬於西山,斬首萬級,捕虜數千人。”
相對於劍南受挫,對隴山的攻擊倒是頗有斬獲。
九月十六日,吐蕃攻臨涇(甘肅鎮原)。
十七日,又入隴州(陝西隴縣),大掠人畜而去,百官皆遣家屬出城躲避。
二十一日,鳳翔節度使李抱玉破吐蕃於義寧(今甘肅華亭)。
吐蕃轉而殺奔涇州,在靈臺縣以西的百里城,被涇原節度使馬璘擊退。
說到這裡,我們就來談談吐蕃戰爭收益的問題。
唐蕃戰爭持續了一百多年,究其原因是一種爭奪生存空間的博弈。
吐蕃有擴張領土的訴求,唐朝也一樣有擴張領土的訴求。
當這兩種訴求,指向同一個標的物的時候,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矛盾。
吐蕃的戰爭收益,首先就是領土的擴大。
這種擴大的節奏,在噶爾家族專權時期爆發過一次,吐蕃把控制區從巴顏喀拉山南部,推進到了湟水河谷南側,直線距離大約250公里。
第二次就是赤松德贊時期,吐蕃控制區從湟水河谷,擴張到了河西走廊,直線距離大約有300公里。
第一次擴張的控制區,主要是青海腹地的草原牧場,吐蕃以此爲前進基地,向唐朝繼續發動進攻。
第二次擴張的地區,則以農耕爲主,吐蕃可以就地徵糧,保證後勤補給的需求。
另外,唐朝時期的隴右地區,也有優良的牧場。否則唐朝也不會在隴右設牧馬監豢養軍馬。
我們之前曾經提過,吐蕃在從長安退出後,屯兵於原、會、成、渭四州。
也就是寧夏的固原、甘肅的會寧、成縣、隴西縣等地。
吐蕃屯住於此,自然是有原因的。
這些地方,本身就有良好的牧場。
據艾衝老師研究,渭州的北部、會州與原州南部的河谷地帶,本就是唐官營牧場的範圍。[1]
元載在《原州城議》裡面也提到:“今國家西境盡潘原,而吐蕃戍推沙堡,原州居其中,當隴山之口,其西皆監牧故地,草肥水美,平涼在其東,獨耕一縣,可給軍食。”
也就是說,寧夏固原以西是隴右牧馬監故地,有水草豐美的牧場,涇河谷地的平涼,適合農耕生產,可以供應軍糧。
除了土地以外,另一個戰爭收益就是人口。
吐蕃在已經穩固控制的地區,例如河西、多康和雲南的西洱河等區,要麼對當地人口推行了部落制的管理模式,要麼就是效仿唐朝設置都督府,劃分土地,徵賦派差。
這些地方的稅賦都成了吐蕃的戰爭紅利。
而對於唐朝的佔領區,或者雙方反覆拉鋸的區域,吐蕃則以掠奪人口、財物作爲收益方式。
我們從唐史的記載上看,吐蕃發動戰爭的過程中,存在大量掠走人口,充實新佔領區農業生產的例子
比如:永泰元年(765年)“九月,吐蕃大將尚結息、贊磨、尚息東贊及馬重英等十萬人至奉天、醴泉,掠居民數萬,焚廬舍而去。”
大曆八年(773年)秋十月,寇涇、邠等州,郭子儀遣先鋒將渾瑊與賊戰於宜祿,我師不利,副將史籍等三人死之,村墅居人爲驅掠者凡千餘人。
大曆十年(775年),“虜攻臨涇、隴州,次普潤,焚掠人畜。”
貞元三年(787年),“八月,戊申,吐蕃帥羌、渾之衆寇隴州,連營數十里,京城震恐。……九月,丁巳,吐蕃大掠汧陽、吳山、華亭,老弱者殺之,或斷手鑿目,棄之而去,驅丁壯萬餘悉送安化峽西,將分隸羌、渾,乃告之曰:‘聽爾東向哭辭鄉國。”衆大哭,赴崖谷死傷者千餘人。”
這段話我解釋一下。
貞元三年八月,尚結贊聯合羌、渾之兵,奔襲隴州,蕃軍連營數十里,“京師震恐,士庶奔駭”。九月,吐蕃大掠汧陽(陝西千陽縣)、吳山(寶雞西北)、華亭(甘肅華亭),老弱者皆殺之,或斷手挖目,棄之而去。然後驅趕萬餘丁壯至安化峽西(今甘肅清水),準備給羌人和吐谷渾爲奴。在安化峽,告之被掠民衆:“你們可以望故國,而嚎哭辭別了!”
民衆遙望故國伏地大哭,投崖自殺者千餘人。
聽完以後是不是感覺好慘啊,被俘的唐朝邊民充滿了絕望。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受益的都是王侯將相,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所以,我們講戰爭,但我們不歌頌戰爭。
戰爭這種方式是政治手段的最後一招,要等到其他手段就不靈了,才能把戰爭拿出來用一下。而且發動戰爭之前,就要想好了怎麼結束戰爭,以及要承受的後果。
別跟某些網友似的,動不動就叫囂要打這個,打那個。
戰爭不是打着看的東西,發動一場戰爭很容易,結束一場戰爭才難。
套用《司馬法》裡的一句話,“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貞元四年(788年),“五月,吐蕃寇涇、邠、寧、慶、鄜等州,焚彭原縣,邊將閉城自固。賊驅人畜三萬計,凡二旬而退。”
貞元八年(792年),“四月,吐蕃寇靈州,掠人畜。”
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吐蕃寇鹽州、又陷麟州,殺刺史郭鋒,毀城隍,大掠居人,驅党項部落而去。”
這些就是我看到的唐史記載,可能不完整,但也足夠說明問題了。
我們看這一階段的唐蕃戰爭,會發現雙方就是爲圍繞着幾個戰略節點,在反覆爭奪。
比如說,關中道的涇州、邠州,朔方道的靈州、鹽州、劍南道的維州、茂州。
給人的感覺是,吐蕃多次發動進攻,但城池依舊控制在唐朝手裡。唐史也會把擊退吐蕃進攻,斬殺多少人員進行記載。
很多人喜歡收集這類數據,作爲自己論點的證據。
比如唐蕃交手共計192次,吐蕃獲勝爲48次,佔25%;唐朝獲勝爲119次,佔62%;勝負不詳19次、和2次、無勝負4次,共佔13%。
並由這些數據得出,唐軍獲勝頻次更高,進而認爲唐軍佔優勢。
但實際的戰場表現恰恰相反,大幅擴張領土的是勝率較低的吐蕃。
這就說明,數據是會騙人的。
有數據做支撐當然好,總比沒有證據,只輸出價值觀好。
但我們也不能迷信數據,就像我們不能迷信史料記載一樣。
任何事情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相似性事件,一樣有很大的差別。
就拿大曆年間的隴山之戰做例子。
吐蕃明明知道涇州不好打,但它依舊每年按時按點的來打。
這是爲了什麼?
它是爲了消耗自己的士兵嗎?
當然不是!
它是爲了消耗唐朝的戰爭潛力。
對吐蕃來說,能打下城池當然最好,打不下來,也可以在城池周邊搶糧、掠人嘛。
這種方式一邊是消耗唐朝,一邊補充自己。
這就是吐蕃的戰爭運作方式——以戰養戰。
因爲到了這個階段,唐蕃戰爭已經進入了消耗戰。
比得就是誰的脂肪更厚。
那麼誰的脂肪更厚呢,歷史已經把答案給我們看了。
首先垮掉的是吐蕃!
也就是說,吐蕃長期佔據優勢地位,但耗不過唐朝。
但同時,唐朝也被吐蕃耗殘了。
《資治通鑑》貞元三年的條目裡,描述了涇州的狀況:
“吐蕃寇華亭及連雲堡,皆陷之。甲戌,吐蕃驅二城之民數千人及邠、涇人畜萬計而去,置之彈箏峽西。涇州恃連雲爲斥候,連雲既陷,西門不開,門外皆爲虜境,樵採路絕。每收穫,必陳兵以扞之,多失時,得空穗而已。由是涇州常苦乏食。”
這個地方的“連雲堡”,不是天寶年間高仙芝打小勃律的連雲堡。
這個“連雲堡”位於涇州以西十五公里的地方,吐蕃攻陷此地的戰例很有意思,以後會專門拿出來講講。
連雲堡失陷以後,涇州不敢開西門,砍柴的路都斷。
每年秋糧成熟的時候,唐軍都得結陣防守,但經常搶不到糧食,因此涇州常常缺糧。
這就是吐蕃每年秋天進攻的一個原因,搶對手的糧,讓對手無糧可吃。
大曆十一年(776年),吐蕃如約而至。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之前,連續攻打靈州不能得手。吐蕃開始在劍南和隴山兩地下手。
“正月,辛亥,西川節度使崔寧奏破吐蕃四節度及突厥、吐谷渾、氐、羌羣蠻衆二十餘萬,斬首萬餘級,生擒首領一千三百五十人,獻功闕下。”
九月,吐蕃寇臨涇、隴州,大掠人畜而去;又寇涇州,涇原節度使馬璘破之於百里城。”
崔寧在川西大敗蕃軍的戰果,是“安史之亂”以來,唐朝爭取得的最大勝利。
還是這個崔寧,在大曆十年“破吐蕃數萬於西山,斬首萬級,捕虜數千人。”
相比於隴山唐軍被吐蕃壓得喘不過氣來,劍南唐軍卻能連續重創蕃軍,取得如此戰果,實在令人驚訝。
我個人甚至有點懷疑,是不是崔寧因爲什麼特殊的原因,謊報了戰果。
關於崔寧的情況,估計瞭解的人不太多。
我們今天來簡單講講這個人,看他有沒有謊報軍情的可能性。
這件事還得從兩川分治說起,
貞觀元年,李世民分天下爲十道,其中就有劍南道。
它的轄區大致相當於四川中西部和雲南北部一帶,因整體在劍門關以南,故名劍南道。
開元十五年,李隆基又把天下分爲十五道,劍南道的轄區基本維持不變。
需要注意的是,劍南道從北到南,一個設了鬆、茂、雅、黎、巂、姚、戎、瀘八個都督府,密集程度堪稱全國之最。而且轄區內都督府的設置,偏向西部和南部,東部、北部很少。
原因不言自明,劍南都督府主要是應對吐蕃和南詔的軍事威脅。
天寶十四年,李隆基去四川自駕遊,李亨跑到靈武稱帝,遙尊李隆基爲太上皇。
於是在唐朝國內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雖然李隆基的表現很好,馬上就把傳國玉璽給兒子送了過去。但在李亨心裡,老爸在四川的影響力依舊讓他如芒在背。
至德二載(757)九月,唐軍收復長安以後,肅宗立刻就把老爸接回京城“享福”,然後就下令將劍南道分爲東、西兩川。
從地理上看,東川的轄區位於西川的東北面,控制着入川的要道,再加上東川轄區內的州郡是蜀地經濟發達,人口衆多的區域。
李亨分立兩川,很可能就是爲了從道路和經濟上鉗制西川。
這個手法在政治上很正確,可在軍事上是個敗筆。
西川作爲防禦吐蕃的最前線,沒錢了。
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高適做了劍南西川節度使。
吐蕃的兄弟們聽說高適來了,很高興!
聽說你會作詩對吧,來咱們比武!
劈頭蓋臉吶,把高適好頓削。
《新唐書高適》記載:“廣德元年,吐蕃取隴右,適率兵出南鄙,欲牽制其力, 既無功,遂亡鬆、維二州及雲山城。召還,爲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
廣德元年就是吐蕃打進長安那一年,高適出兵側擊吐蕃,緩解關中的壓力,結果吐蕃軍隊反手拿下了鬆州、維州和雲山城,高適不能救。
不過高適兵敗也不是沒有理由,他在奏疏裡說:“以劍南全道之力,再加上山南道的協助,也就是勉強頂住吐蕃進攻。可現在到好,東西川分立,就剩成都、彭、蜀、漢四州之力了。這打敗了,也不賴我啊?!”《新唐書·高適傳》
廣德元年一戰,“吐蕃拿下了鬆、維、保等州及雲山新龍城,保寧都督府及轄下的故洪、安戎、柔遠、明威、萬安等城,也同時淪陷。”
這也就意味着,唐朝在劍南西北長期經營的成果幾乎全部喪失,尚在掌握的重鎮僅剩茂、翼等州。
快速惡化的局面,讓唐朝意識到了兩川分立的危害,爲了扭轉戰局,廣德二年(764)正月,代宗再次啓用嚴武出鎮劍南,合東西兩川爲一道。[2]
嚴武至任後,立即集中兵力在劍南西北地區展開大規模反攻。
《舊唐書·崔寧傳》載“吐蕃與諸雜羌戎寇陷西山拓、靜等州,詔嚴武收復。武遣盰[gàn]統兵西山……再宿而拔其城。因拓地數百里,下城寨數四。番衆相語曰:‘崔旰,神兵也。’”。
“武遣盰[gàn]統兵西山”這句中的“盰”指的是崔盰,也就是日後的崔寧。
嚴武主政之後,確實扭轉了劍南的局勢,廣德二年,他還指揮蜀軍,“破吐蕃七萬餘衆,拔當狗城。十月,取鹽川城。”
當時在嚴武幕府中的杜甫杜老爺子,還曾寫過一首《奉和嚴鄭公軍城早秋》的詩,專門表揚了領導。
永泰元年(765)四月,嚴武病逝於成都。
他死後,在劍南節度使的人選問題上,朝廷與蜀地將領之間發生了很大的分歧,蜀地將領甚至不惜訴諸武力,再次把劍南道推上了風口浪尖。
崔寧(崔盰)本是山南西道的利州刺史,嚴武愛其才,重金招至摩下。崔寧到劍南後,負責西山防務,率兵收復了靜、拓等州,威名大振。嚴武大加賞賜後,提拔他爲西山都知兵馬使,成爲蜀軍西山邊兵系統的頭牌。
但崔寧穿紅,讓蜀軍另外兩個山頭,成都府駐兵和川南邊兵很不爽。
嚴武活着,誰也不敢嘚瑟。
他死了,這事兒就起包了。
屬於成都府駐兵系統將領,推舉名將郭知運的兒子郭英乂爲節度使;屬於西山邊兵系統的崔寧,推舉了大將王崇俊。
兩份奏摺都送到長安的時候,代宗已經任命了郭英乂接班。
結果,郭英乂懷恨在心,到任沒幾天就找了藉口把王崇俊殺了。
然後他又召崔寧回成都,崔寧也不傻,藉口抵禦吐蕃,就是不回去。郭英乂一生氣,斷了西山邊兵的糧餉,還親自帶兵去討伐崔寧。
可他運氣實在太差,途中天降大雪,馬匹多數凍死。崔寧反戈一擊,郭英乂大敗。
郭英乂斷糧餉的舉動,引起了邊兵的普遍憤慨。
崔寧見軍心可用,便帶兵逼近成都,再敗郭英乂。
郭英乂單騎逃走,被普州刺史韓澄所殺,腦袋送給了崔寧。
但川南邊兵系統的將領是支持郭英乂,他們集合鄧、劍、滬等州的兵馬發起討伐,於是“蜀中大亂”。
鬧成這個樣子,朝廷必須得出來收拾殘局了。於是又把劍南道分成了東西兩川。
大曆元年(766年)二月,唐代宗任命宰相杜鴻漸爲劍南西川節度使,任命張獻誠爲劍南東川節度使。
但杜鴻漸入蜀後,手裡沒多少兵,根本轄制不了崔寧。張獻誠徵討崔寧也遭到慘敗,節度使的旌節都被崔寧搶走了。
大曆二年(767)六月,杜鴻漸奉旨還朝,崔寧畢竟也不是真的想造反,他也向朝廷表示的忠順,“獻金銀器五十牀,錦羅十五牀,麝香臍五石”。
次年,崔寧又親自入朝,代宗特意改他的名字爲“寧”,取安寧蜀中之意。隨後,崔寧被任命爲劍南西川節度使。
背景講完了,我們來看看崔寧的表現。
大曆三年,也就是崔寧做西川節度使的當年,“西川破吐蕃萬餘衆。”
“大曆十年,崔寧奏破吐蕃數萬於西山,斬首萬級,捕虜數千人。”
“大曆十一年,崔寧奏破吐蕃四節度及突厥、吐谷渾、氐、羌羣蠻衆二十餘萬,斬首萬餘級,生擒首領一千三百五十人,獻功闕下。”
“大曆十二年四月,吐蕃寇黎、雅州。西川節度使崔寧擊破之。”
“十月,崔寧奏大破吐蕃於望漢城。”
“十二月,崔寧奏破吐蕃十餘萬衆,斬首八千餘級。”
崔寧很能打是毫無疑問的,不然也不會有“崔旰,神兵也”的評價。但是不是能打到,動輒砍上萬的腦袋,這是有疑問的。
對比一下同時期的隴山戰場,坐擁安西、北庭、朔方強兵的唐軍,面對吐蕃進攻,都沒打出殲滅上萬的戰績,崔寧的戰報會不會有點水分?!
咱不是說四川人不能打仗啊。
川軍抗日是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因此有了“川人從未負國,國人決不負川”。
當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很多救援隊都打着這句話的橫幅,真是感動得我熱淚盈眶。
“川不亡,國不滅”,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這句話力量。
但崔寧是在川西羣山中打仗,部隊很難展開,取得如此戰績,確實令人瞠目。
再加上,兩川分治的大背景、戰績都來自於崔寧的奏報,而且沒有攻城略地的記載,確實讓人疑竇叢生。
但這些只是從背景來推測,沒有具體的證據,我們還是得以史料記載爲準。
至少我們知道,吐蕃在打隴山的同時,也在打劍南。
相比之下,劍南可能比隴山要困難,沒取得什麼進展,反倒是損失了不少。
好啦,這期的內容已經夠多的了。
大曆年間後面幾年的內容,咱們下期接着講。
參考書目:
[1]、《吐蕃王朝歷史軍事地理研究》_朱悅梅;
[2]、《唐代劍南道研究》_陳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