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臺灣民衆愛情與麪包的選擇
社評
蔡政府第二任期兩岸關係急轉直下,觸發大陸內部對惠臺政策的強烈質疑,甚至喊出「絕不讓民進黨一邊賺大陸錢一邊搞臺獨」,官方亦不時放風研擬「臺獨清單」,成爲兩岸經貿關係不確定的風險。不過,隨着今年4月習近平「以惠促融」一錘定音,大陸對惠臺政策的爭議至此平息,但不可否認,新情勢下大陸對臺經貿政策也需要有新思維、新方法。
民主和經濟同等重要
大陸從不諱言兩岸經貿合作就是爲對臺工作服務,爲和平統一奠定「經濟基礎」,這也是近年來大陸輿論不斷出現反對惠臺政策聲浪的原因。不少人看來,馬政府8年大陸讓利很多,兩岸交流固然熱絡、制度化合作發展也很快,卻無法改變2016年臺灣大選一夕變天的結果。
蔡政府執政後,大陸繼續釋出惠臺政策,臺灣對大陸經貿依賴度持續上升,卻依然換來了2020民進黨高票連任、美臺關係更緊密的尷尬局面。再加上綠營長期營造出「臺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甚於追求經濟利益」的輿論氛圍,更讓大陸民間坐實了主觀判斷,開始將檢討對象轉向臺灣民衆,由此出現了大陸惠臺「花冤枉錢」或「養白眼狼」的聲討。
事實真的如此嗎?近期政大選研中心公佈的一份民調,有力駁回了上述錯誤認知。民調數據顯示,若在民主和經濟發展之間做選擇,有42.3%臺灣民衆認爲「兩者同等重要」,有40.9%認爲經濟發展比較重要,只有15%認爲民主比較重要。若對受訪者的政黨傾向、年齡分佈做交叉分析,則可發現愈趨泛藍者、愈偏年長者愈認同經濟發展的優先性,反之愈趨泛綠者、愈偏年輕者愈認同民主的優先性,但無論是哪一種政治光譜或年齡段,認爲「兩者同等重要」的比重都在各自分組內最高。簡言之,這個民調清晰地告訴外界,臺灣民衆固然將「既要麪包又要愛情」列爲最理想狀態,但「愛情誠可貴、麪包價更高」纔是在現實情況下的理智選擇。
正如俗話所言「先顧腹肚,才顧佛祖」,臺灣民衆對經濟發展與民主之間的態度,說明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所創造的紅利,在過去近30年間已經給臺灣社會帶來深厚而紮實的吸引力,也回擊了各種出於政治考量否定或貶低兩岸經貿交流和大陸惠臺政策的偏頗論斷,還爲未來大陸進一步秉持「以惠促融」思維繼續造福臺灣民衆、繁榮臺灣經濟創造了巨大的空間。但也應注意到,今天的大陸經濟結構、兩岸經濟格局和中美經貿關係與往日相比已經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個背景下,兩岸經貿政策思維的調整和檢討勢在必行。
融合動力來自於民間
至於前者,關鍵在於未來的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當然不用迴避、也不需調整「政策驅動」的模式,但需要改變「政治驅動」的傳統思維。換言之,惠臺絕不是基於一種「賞罰式」的政治導向政策,更不應與臺灣內部選舉結果或政黨版圖掛鉤,惠臺的根本目的是讓兩岸的市場主體、市場要素自然而然地走近走好、合作融合,因而回歸市場機制、鼓勵市場競爭,才能更好發揮大陸14億廣闊市場的吸引力,讓臺灣經濟逐漸與大陸「新發展格局」融爲一體。過去30年來,衝破阻礙、促成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主體都是民間和企業,而非政府,今後30年兩岸融合的動力也註定來自民間、來自市場經濟。
至於後者,想必更多在大陸成長、紮根的臺商更有發言權。隨着大陸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外部經貿情勢的變動加劇,在陸臺商也面臨沉重的轉型壓力,能否讓壓力轉化爲動力,讓更多在陸臺資臺企爲創新型經濟做出更大貢獻,核心關鍵在於大陸自身能否打造一個公平、法治、國際化的市場環境,這與中共追求「治理現代化」的目標不謀而合。
新階段下大陸「以惠促融」的「惠」應不僅僅再是以政治驅動、講求政治回饋的政策優惠,而是基於現代化治理體系的制度吸引力。若能達成上述目標,兩岸經濟既能實現「高品質融合」,相信因「制度之爭」所產生的政治認同分歧也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