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火車票雙向覈驗真能遏制“黃牛”嗎?

文|康斯坦丁(微信公衆號:科技新發現)

一直以來,車票始終都與“黃牛”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人工購票時代,黃牛氾濫,幾乎壟斷熱門線路的火車票。即使加大打擊力度,也對爲獲得暴利而鋌而走險的黃牛沒有太大威懾力。即使後來隨着12306購票網站的推出,黃牛依然屢禁不止。甚至還屢次進化,與12306網站玩起技術之戰,讓人“歎爲觀止”。

近日,爲應對網上倒票人員利用虛假手機號註冊賬戶,在春運售票期間囤票倒票行爲,12306網站將對註冊用戶手機可聯絡性進行覈驗,即實行雙向覈驗手段,以保證購票的公平公正。從購買火車票技術的演變角度看,這只是技術的再一次升級而已。但與以往純技術的升級不同,此次更注重的是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把控。而此項政策的出臺,真的能夠遏制住黃牛嗎?

魔道之爭 從未停止

黃牛與火車票銷售,似乎之間的關係一直就像武俠小說中“魔”與“道”的一樣。正邪不兩立,且形勢隨時都有可能變幻。“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成爲黃牛與火車票銷售之間永恆的旋律。但可惜的是,似乎“魔”總是能夠佔據上風。人工售票的黑暗時期暫且不去提,自12306售票網站上線之後,就一直飽受黃牛的“騷擾”,且黃牛從個人快速向集團化科技化等方面轉變。

12306售票網站上線之後,首先就受到搶票軟件的“威脅”。衆多搶票軟件層出不窮,甚至成爲巨頭爭奪用戶、搶佔市場排頭兵。當時紅極一時的獵豹瀏覽器、360搶票插件等,就成功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極致。極小的研發投入、極高的回報,讓互聯網企業趨之若鶩。而爲了對抗搶票軟件,12306售票網站也不斷革新購票認證技術,甚至不惜約談衆多搶票軟件開發商

而此前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推出圖形驗證,號稱能將搶票軟件“一網打盡”。雖然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很快就被實力超絕的互聯網企業再度攻破。至於增加提前購票天數、改革退票費率等,都在某種程度上是對黃牛的遏制手段。可惜的是,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對猖狂的黃牛來說,始終是杯水車薪。

開啓雙向覈驗 遏制≠杜絕

而近日推出的雙向覈驗政策,據瞭解這項服務是爲了防止身份信息被搶注——還是針對黃牛的。而在雙向覈驗後,若旅客遺忘了不好記憶用戶名郵箱時,則可以直接使用手機號碼登錄。同時,購票網站還會及時向旅客提供購票成功及列車晚點等信息,便於旅客出行——這項服務更像是買一送一的附贈品

實事求是地說,雙向覈驗絕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黃牛。畢竟隨着手機號越來越承載着用戶更多個人信息、綁定服務的當下,每個用戶都會相當珍惜自己手機號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隨着手機號實名制的逐步深入,黃牛購買手機號的難度也在增加。雖然仍舊不可避免黃牛的出現,但無疑會加大其成本。

從這個角度看,雙向覈驗的推出,將對黃牛是沉重的打擊。但若指望就此杜絕黃牛出現,還是天方夜譚而已。當初蘋果爲治理App Store刷榜氾濫的情況,推出很多治理措施。但有的刷榜公司硬是低價購入N部N手iPhone,同時進行人工刷榜操作,蘋果也對其無能爲力。黃牛肯定還會找出細微的漏洞,或者強行以量取勝,達到獲取暴利的目的。

打壓、對抗不能根治頑疾 治理黃牛需放開思想

其實,我倒是認爲12306的做法一直以來是有些偏激。火車票作爲一種剛需,是爲滿足大衆基本的出行需求而出現的,在價格上自然必須嚴格管理,但在售票渠道方式上卻可以更加多元化。黃牛的加價行爲固然不可取,但能夠讓用戶體驗更加的搶票軟件等的出現,其實是市場規律自然調節結果

以打壓、對抗的方式,根本不可能根治黃牛這一頑疾。必須放開思想,走出固有思維模式怪圈,以市場化的手段讓黃牛自然滅絕,這纔是王道。話說回來,12306購票網站本身就出現過N個問題,爲什麼不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呢?

就以這次雙向覈驗爲例,原本便民舉動,卻因12306購票網站本身的問題引來無數吐槽。很多用戶在微博等發出批評:“連接不上啊,登錄都登不了”、“我準確無誤輸了3遍驗證碼,結果都說我驗證碼錯誤”、“我的手機還沒有驗證過,爲什麼顯示的是‘已驗證’,以後會不會買不了車票啊”……看到這些,12360購票網站還能一直淡定下去嗎?

更多有態度內容請下載本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