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磊: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海戰戰略革新
摘要:太平洋戰爭是一場發生在海戰從鉅艦大炮時代向航空時代過渡時期的全面海上戰爭。美軍在這場戰爭中主動推進戰略革新,創新形成了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航母大編隊機動壓制、兩棲跳島進攻等適用於新時代的海戰戰法,爲取得戰爭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分析美軍的海戰戰法創新,以此爲切入點深入研究美軍在這場戰爭中的戰略革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啓示借鑑意義。
關鍵詞:太平洋戰爭 美軍 海戰 戰法創新
文章出處:《孫子兵法研究》2024年第6期
作者簡介:薛磊,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太平洋戰爭是一場長期消耗的海上全面戰爭,也是發生在海戰從鉅艦大炮時代向航空時代過渡時期的重要戰爭。戰爭爆發前,美軍大規模海戰經驗不足,鉅艦大炮的海戰思維仍占主導地位,對日海上戰爭的戰略籌劃仍圍繞決戰殲滅日軍主力艦隊、一舉奪取海洋控制權而展開,飛機、航母等新海戰武器裝備和兩棲作戰等新海戰樣式的運用思路也不成熟。但經兩年多的戰爭磨鍊後,美軍已形成奪取局部海區控制權的新戰略思路,能熟練運用一套大洋機動進攻的組合戰法,以航母大編隊機動壓制爲前鋒,以兩棲跳島登陸爲主攻,以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爲基礎支撐,在大洋上快速機動進攻,不斷將實控海區範圍推進到日本本土周邊。這個蛻變過程依靠主動的戰略革新和戰法創新實現。
一、岸基航空兵制海戰法的創新—— 戰略革新的邏輯起點
岸基航空兵制海戰法,是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以島嶼部署的岸基航空兵控制島嶼周邊廣闊海洋區域,拒止日軍進入和利用該區域海上交通線,保證己方艦艇在區域內行動安全的作戰方法。這一戰法的創新,使美軍得以在不殲滅敵軍主力艦隊的情況下,在較少依賴己方主力艦隊的條件下,牢牢掌握大範圍海區控制權。這打破了只有艦隊決戰才能奪取制海權的傳統思維,成爲美軍新的戰略框架起點。
(一)戰前美軍爲支援艦隊作戰對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的探索
美軍早就認識到飛機在海上偵察和攻擊艦船的可能性。20世紀20年代,美海軍設想在太平洋的島嶼機場部署飛機掩護海上交通線。但當時飛機航程短,很難滿足這一需求。至20世紀30年代,岸基戰術飛機航程已達400海里以上,並具備以炸彈和魚雷攻擊艦船的能力。但與大洋廣闊的空間相比,這樣的航程仍微不足道。尤其太平洋中北部島嶼間距大,一般戰術飛機既不可能在島嶼間轉場飛行,也無法建立連續不斷的控制區域。美軍在島嶼部署岸基戰術飛機,主要用途是島嶼防禦。
岸基航空兵要在太平洋上有效作戰,最重要的是裝備遠程飛機。1933年,美國聯合公司開發出“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偵察搜索半徑達1000海里以上,航程超過美陸軍裝備的所有岸基飛機,既可依託水上機場部署,也可由水面艦艇攜帶。曾在航校進修並擔任過航母艦長的海軍航空局局長歐內斯特·金(Ernest King)敏銳地發現了這一新裝備的潛力,呼籲不僅要大量採購“卡特琳娜”作爲遠程偵察平臺,而且要爲其加裝攻擊武器,讓巡邏機中隊像巡洋艦一樣發揮作用。海軍作戰部計劃處處長威廉·派伊(William Pye)出於在中太平洋支援艦隊作戰的需要,支持金繼續研究。爲此,金重返艦隊擔任海上巡邏機部隊指揮官,主持將“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改裝成能裝載炸彈、魚雷的攻擊平臺,並進行反艦攻擊訓練的工作。
然而,歐洲爆發戰爭後,其他國家軍隊實戰運用水上飛機的慘痛教訓,使水上飛機速度慢、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差的問題凸顯出來。包括金在內,越來越多的海軍將領認識到除非在“絕望的局面下”,否則不應將水上飛機用於魚雷攻擊。水上飛機制海作戰的嘗試最終停止,“卡特琳娜”仍被用作海上偵察巡邏平臺。
當時,美陸軍已裝備比“卡特琳娜”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的飛機——B-17轟炸機。美陸軍最初將這種飛機用於島嶼防禦,但陸軍和海軍很多人都認爲這種飛機完全可以用於支援艦隊作戰,如空襲中太平洋的日軍海空基地以保障艦隊安全通過等。1941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海軍和陸軍最終同意使用陸軍航空隊飛機,依託威克島支援海軍控制加羅林、馬紹爾羣島,這一舉措意味着美軍已初步具備了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的條件。
(二)戰爭初期美軍島嶼防禦中對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的運用
太平洋戰爭初期,美軍部署在夏威夷和菲律賓的岸基航空兵遭到日軍重點打擊,幾乎未及發揮作用就遭殲滅。而增援至太平洋方向的陸軍航空隊因缺乏海上作戰訓練,至珊瑚海海戰時仍無法給海軍提供有效支援。
直到中途島戰役,美軍纔有機會探索以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的方法。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認爲,日軍聯合艦隊全力進攻中途島,其艦隊兵力遠強於美軍,因此美軍應避免在中途島以西與日軍交鋒,轉而發揮中途島作用,以岸基航空兵支援航母部隊實施側翼伏擊。爲此,他打破了戰術飛機主要用於島嶼防禦的既定思維,調集俯衝轟炸機等多種戰術飛機和B-17轟炸機、“卡特琳娜”增援中途島,下令岸基航空兵部隊嚴密偵搜日軍動向,戰鬥一旦打響便全力以赴攻擊日軍航母,將島嶼防空留給高炮部隊。
根據命令,美軍每日對島嶼周邊700海里範圍實施偵察搜索。“卡特琳娜”在距島600海里處成功發現日軍兩棲部隊運輸船團,協同B-17展開晝夜攻擊。但B-17被設計用於戰略轟炸,中高空水平投彈對快速移動的艦艇命中率很低,只有“卡特琳娜”夜間魚雷攻擊造成個別船舶輕微損傷。次日晨,“卡特琳娜”又及時發現隱蔽靠近至中途島210海里處的日軍航母部隊,美戰術飛機發動多批次反擊,迫使日軍航母持續防空作戰,無法及時出動艦載機攻擊美軍航母。美軍航母根據“卡特琳娜”定位情報搶先起飛攻擊波次,一舉殲滅了日軍最精銳的2個航母戰隊。
此次戰役,美軍進行的是島嶼防禦作戰,但岸基航空兵主動出擊,依託島嶼遠程偵搜、層層攔截,很大程度上是制海作戰的運用方法。儘管遠程飛機反艦攻擊能力弱、戰術飛機飛行員技戰術水平不高等因素,導致其未能獨立擊沉日軍艦艇,但美軍已通過這場戰役認識到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的重要價值。
(三)相持階段美軍岸基航空兵制海戰法的形成
中途島戰役後,美軍充分考慮盟軍總體實力仍較弱的現實,決定以岸基航空兵爲支撐掩護,沿所羅門羣島、俾斯麥羣島、新幾內亞島向東南亞方向進攻。爲此美軍1942年8月初進攻所羅門羣島東部的瓜島。
瓜島戰役期間,美軍沿用中途島戰役中的做法,將岸基航空兵作爲一支制海作戰的主力,建立由水上飛機、遠程轟炸機、戰術飛機等共同組成的力量體系,遠程偵搜、層層攔截日軍船舶,還主動出擊空襲壓制瓜島周邊日軍海空基地,與水面艦艇相互支援配合,牢牢控制着所羅門羣島東部一定範圍海域。在美機能出動的晝間,日軍戰鬥艦船和運輸船基本無法靠近瓜島,也無法有效利用所羅門羣島中東部各重要水道,而盟軍運輸船隊可相對安全地抵達瓜島卸下裝備物資和人員,這是盟軍打贏這場戰役的關鍵。通過此次戰役,美軍真正認識到建有機場的島嶼是“不沉的航母”,岸基航空兵以空制海的威力絕不亞於一支強大艦隊。
遠程轟炸機反艦攻擊能力弱的問題也得到了實質解決。當時,美軍西南太平洋戰區戰鬥艦艇數量極少,陸軍航空隊的B-17等飛機反艦攻擊效率又不高,迫切需要通過有效手段切斷新幾內亞島東部日軍海上補給線。爲此,戰區航空兵司令喬治·肯尼(George C. Kenney)指導轟炸機部隊進行專門研究攻關。一是組織攻艦戰術試驗驗證,證明能讓炸彈直接命中船舶水線附近的跳彈攻擊方法,要比水平投彈和近炸破片毀傷等方法更容易擊毀快速行駛的船舶,並解決了跳彈使用的延時引信供應不足等問題,探索形成中高空水平轟炸佯攻、超低空跳彈主攻的戰術。二是及時總結B-17轟炸機實戰運用跳彈攻擊的經驗教訓,選擇航速更快的B-25中型轟炸機爲突防平臺,以提升跳彈毀傷效果;在B-25機首部位加裝機槍形成強大前向火力,以便超低空突防投彈時壓制日軍艦載高炮,提高攻擊成功率。三是在轟炸機部隊推廣跳彈攻擊戰術,並組織改裝版B-25轟炸機部隊進行專門集訓。
1943年3月初的俾斯麥海空戰,美軍轟炸機部隊一舉全殲由12艘船舶組成的日軍運輸隊,充分證明了新攻艦技戰術的有效性,標誌着美軍岸基航空兵真正具備了控制大範圍海域的能力。這場戰鬥結束後,美陸軍和西南太平洋戰區便能以岸基航空兵支援爲交換條件,從美海軍和太平洋戰區獲得艦隊兵力。後來,美軍岸基航空兵制海戰法運用日臻成熟,無論在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還是中太平洋,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航母大編隊機動壓制戰法的創新——戰略革新的關鍵條件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的航母大編隊機動壓制戰法,是運用10艘以上航母組成大規模戰鬥編隊,在較大戰場範圍內快速機動,對多點分散部署的日軍海空兵力實施壓制殲滅的作戰方法,其目的是奪取戰場海空制權,爲即將展開的兩棲作戰準備條件。美軍對這一戰法的探索創新,不僅從根本上顛覆了鉅艦大炮時代戰列艦的核心主導地位,而且爲新戰略框架下的海上機動進攻提供了關鍵實現條件。
(一)戰前美軍對航母運用方法的初步探索
美軍航母發展源於20世紀20年代,最初只用於偵察巡邏和艦隊防空。20世紀20年代末,在航速較快、攻擊力較強的新航母服役後,美軍開始在年度性的“艦隊問題”演習中試驗以航母擊沉敵軍水面艦艇、攻擊陸上目標的方法。這些試驗驗證,主要從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傳統思路出發認識航母的價值作用,航母編隊通常部署在戰列艦編隊前方,作爲先制打擊兵力運用,以敵軍航母爲首要攻擊目標,爲戰列艦水面決戰創造條件。
隨着航空兵的發展進步和對航母運用方法探索的深入,美軍一些軍官也擺脫了“大炮俱樂部”的艦隊決戰思維,逐步形成“制海先制空”的認識,並由此出發研究了航母編隊獨立作戰、奪取戰場海空制權的問題。1937年,當時還在美海軍戰爭學院任職的里奇蒙德·特納(Richmond K Turner)詳細地分析了航空兵發展對海戰的重大影響,闡述了“空中力量不足的一方將在海戰中處於明顯劣勢”的理論觀點,並基於此提出集中運用艦隊所屬航空兵力量實施進攻作戰的思想。1939年,已出任美海軍戰列艦部隊航空兵司令的金也簽署了題爲《航母作戰》的指導文件,指出航母的主要任務是以進攻行動奪取並保持海戰戰場的制空權。如果航母前往實施攻擊,戰列艦部隊就必須接受(失去空中掩護)風險。這些思想是美軍探索航母大編隊機動壓制戰法的重要思想源泉。
然而,特納和很多“飛行軍官”承認,當時的美軍還不具備集中運用航母兵力的條件。由於大部分時間只有3至4艘航母,所以美軍無法通過演習驗證多航母集中編組的方法,主要以單艘航母與護航艦艇組成特遣隊,最多進行過2支單航母特遣隊協同作戰的演練。自衛防空能力弱、指揮控制能力有限等問題,也導致美軍無法將多航母編入同一編隊。有人提出可讓2艘航母組成編隊,其中1艘航母搭載戰鬥機、另1艘搭載轟炸機攻擊機,以便解決不同任務機羣相互妨礙的問題。但美海軍高層認爲這種編組方式風險很大,一旦被敵發現,就會有2艘航母遭到攻擊;哪怕1艘航母受損,整個編隊都會失去作戰能力。因此,直至戰爭爆發,美海軍仍以單航母特遣隊爲主編組運用航母力量。
(二)戰爭初期美軍航母大範圍機動奇襲的探索嘗試
珍珠港事件中,美軍太平洋艦隊戰列艦遭全殲,與日軍打一場戰列艦決戰的設想徹底破滅,航母成爲唯一可用的機動進攻兵力。儘管總體處於守勢,但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及其參謀人員還是排除了將航母用於防禦的選項,準備儘快使用航母發動反擊,目的是牽制日軍的快節奏進攻,迫使其將更多兵力用於防禦。爲此,美軍在3個月左右時間輪番出動3支單航母特遣隊,實施至少7次機動奇襲,主要在中太平洋地區空襲日軍前沿據點,最西曾抵近轟炸日本本土,最南曾在珊瑚海伏擊日軍運輸船團。這些行動造成的破壞不大,但有效干擾並遲滯了日軍的進攻,特別是在情報支援下成功阻止日軍兩棲攻佔莫爾茲比港的行動,充分展示了航母大範圍、快節奏機動奇襲的價值作用。
但另一方面,實戰對抗中單航母特遣隊攻擊和自衛能力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不僅空襲威力小,很難實現壓制性效果,而且一旦暴露行蹤遭日軍空襲,就只能全力防禦、無力攻擊,無法完成任務。1942年2月中旬,空襲拉包爾行動失敗後,太平洋艦隊轉而採取2支單航母特遣隊近距離協同作戰的方法,以便集中兵力,同時儘可能保持戰術靈活性。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戰役中,太平洋戰區將所有可用航母編入2個航母特遣隊,在一位將領指揮下協同作戰,並嘗試將2艘航母合編入1個特遣隊。但由於珊瑚海海戰中雙航母特遣隊的2艘航母同時遭敵重創,經多次戰鬥後航母損失也較大,所以已升任美海軍作戰部長的金不得不下令,在護航兵力得到顯著增強前,禁止多艘航母組成編隊,以避免兵力集中所帶來的風險。
美軍也採取相應措施來提升編隊自衛能力,如增加警巡戰鬥機數量,強化艦載高炮射擊的組織指揮,護航艦艇以密集陣型保衛航母等。但美軍艦載雷達探測距離近,戰鬥機防空作戰組織指揮不完善,艦載高炮命中毀傷概率低,有限的改進措施未能實質提升編隊防禦能力,也就無法解決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擔憂。
(三)反攻階段美軍航母大編隊機動壓制戰法的形成
瓜島相持階段,美軍航母在激烈對抗中相繼受損或沉沒,太平洋艦隊幾乎喪失了機動作戰能力。新造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和“獨立”級輕航母在1943年纔會陸續分配給太平洋戰區。利用這一間隙,太平洋艦隊深入研究了航母運用問題。
爭論的核心仍然是編組方式。曾作爲航母艦長參加珊瑚海海戰和瓜島戰役的弗裡德里克·謝爾曼(Frederick Sherman)總結教訓,提出組織運用戰鬥機防空作戰的更有效辦法,並解決了多航母編隊協調不同任務機羣行動的難題。在此基礎上,他極力倡導多艘航母共同編組,以提升編隊攻防能力,設想以5艘航母組建特遣隊。謝爾曼的觀點對很多軍官而言是難以置信的,他們認爲2個單航母特遣隊靠近至20海里協同作戰都已十分困難和笨拙,更何況多航母合編後還要指揮不同任務、不同單位、不同風格習慣的艦載機部隊作戰。此外,也有人認爲,關於多航母編隊和單航母編隊的爭論已持續多年,各種觀點早已探討過,繼續爭論毫無意義,最好採取既定方法編組運用航母。
急於找到航母運用新方法的尼米茲很關注各方的研討。由於各種意見相互對立、難以達成一致,他決定通過剛剛分配至艦隊的少數航母進行多航母、單航母編隊的對照驗證。新航母使用了很多新技術裝備,有助於讓謝爾曼的方案爲更多人所接受,這些技術裝備主要包括:一是探測距離更遠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以及融合處理情報信息的戰情中心;二是性能更強的戰鬥機,而且所有艦載機都有敵我識別裝置,降低防空識別難度、提升作戰指揮效率,有助於解決不同任務機羣相互妨礙的問題;三是新的無線電臺使艦上人員可同時使用4個加密頻道與在空飛行員通聯,使更多批次飛機同時執行任務成爲可能。此外,這一時期美軍艦艇的高炮數量已明顯增加,特別是127毫米口徑遠射程高炮和近炸引信炮彈的運用,大幅提升了命中毀傷概率。
試驗證明了大編隊作戰方法的可行性,尼米茲下令重新修訂太平洋艦隊作戰條令,建立起2艘“埃塞克斯”級航母、2艘“獨立”級輕航母合編爲1個特遣大隊的具體方法和戰術,謝爾曼也被任命爲航母特遣大隊指揮官。由此,美軍太平洋艦隊不再使用單航母特遣隊,而是把4個航母特遣大隊與戰列艦部隊合編組成1支航母特混艦隊,形成強大的進攻力量。
至1943年下半年,美軍太平洋戰區的航母特混艦隊已有10艘以上航母。在金、尼米茲、特納等人主導下,美軍的航母大編隊主要用於奪取戰場海空制權,爲兩棲作戰創造條件,其方法就是以大範圍、快節奏的空襲壓制行動,集中殲滅戰場區域內的日軍海空兵力。萊特島登陸行動前夕,美軍以17至艘航母爲核心的特混艦隊,在沖繩至呂宋島一線的廣闊海域進行持續7天的空襲壓制,艦載機單日出單量最高達1300餘架次,不僅頂住近千架日機的輪番攻擊,而且殲滅其半數以上兵力,展現出強大的攻防能力。
三、兩棲跳島進攻戰法的創新——戰略革新的最終實現
太平洋戰爭中的兩棲跳島進攻戰法,是美軍整合運用航母、兩棲、岸基航空兵的力量,繞過日軍前沿堅固設防島嶼,攻佔其後方防禦薄弱的島嶼,在大洋上快速機動進攻的一套組合作戰方法。這套戰法的創新解決了突破日軍海上縱深防禦體系、保障美軍戰略兵團抵達西太平洋的重大問題,標誌着美軍已全面接受奪取局部海區控制權這一新戰略思維。
(一)戰前美軍對太平洋方向兩棲作戰的籌劃準備
美軍對現代兩棲作戰的探索始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美海軍陸戰隊的厄爾·艾利斯(Earl Ellis)着眼美日在太平洋爆發戰爭的場景,提出奪佔中太平洋的馬紹爾、加羅林羣島關鍵島礁,建立前進基地,以保障海軍主力艦隊橫渡太平洋的戰略思想,並設計了一套兩棲登陸攻佔島嶼的戰術。由於與海軍作戰部計劃處“橫渡中太平洋、在西太平洋與日軍艦隊決戰”的戰略計劃不謀而合,這一構想被融入對日作戰的“橙色計劃”中,其兩棲登陸戰術也成爲美軍兩棲作戰理論發展和力量建設的基礎。
20世紀30年代,日軍加快推進在馬紹爾、加羅林羣島的建設,逐步形成“蜘蛛網”狀縱深防禦,在衆多島嶼節點上部署海空兵力和陸上防禦力量。美軍要在這裡建設前進基地、支撐主力艦隊橫渡大洋,就不得不兩棲攻佔數量衆多的島嶼,這樣才能打破日軍縱深防禦體系、保證海上交通線安全。這樣的作戰主要面臨兩方面困難。
一是兩棲登陸缺少空中支援掩護。美軍兩棲登陸要求至少3比1的空中優勢。中太平洋地區島嶼間距很大,超出當時岸基航空兵作戰半徑。而美海軍拒絕將寶貴的航母部署在島嶼附近支援兩棲作戰,認爲這將使其喪失機動性,而且會削弱艦隊進攻力量。戰列艦也同樣不允許用於爲兩棲作戰提供火力支援。這些都是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主力艦種,美海軍不願將其分配給次要作戰行動使用。
二是所需兵力大、代價高昂。日軍設防島嶼多,尤其特魯克易守難攻。美軍攻佔堅固設防島嶼需1.5萬人,而攻佔特魯克需5萬人以上,並付出很大傷亡代價。有人建議繞過一些設防島嶼、只奪取個別核心島嶼建立艦隊前進基地,但這樣就無法徹底切斷日軍交通線,也無法真正保證美軍交通線的安全。
由於存在這些無法解決的難題,美海軍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逐漸放棄了中太平洋進攻方案。1940年後,歐洲戰場戰略形勢惡化,美軍決定於戰爭初期在太平洋進行戰略防禦,準備圍繞威克島這個前沿據點展開艦隊攻防。戰列艦部隊出身的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主持擬製計劃,準備在威克島附近以航母吸引日軍主力艦隊,用戰列艦與之進行一場艦隊決戰。
(二)相持階段和反攻前期美軍兩棲逐島進攻戰法
戰爭初期,美軍艦隊決戰的設想徹底落空,盟軍也很快丟失在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的幾乎所有戰略據點,退守至夏威夷至澳大利亞一線。借中途島戰役穩住局面後,美軍試圖抓住日軍攻勢受挫的時機實施局部反擊。海軍作戰部長金和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主張把島嶼綿延密集的南太平洋作爲反擊的主攻方向,提出從新赫布里底羣島出發,沿所羅門羣島、俾斯麥羣島、新幾內亞島建立一系列間距較近、可相互空中支援的島嶼支撐點,在岸基航空兵支援掩護下向西太平洋推進,進攻東南亞日軍佔領區的腹地。
這項建議的開創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它沒有采用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傳統思路,而是立足“制海先制空”的新思維,以兩棲奪島引領反擊行動,支撐岸基航空兵前推戰線、不斷擴大實控海區的範圍,這是海軍戰略指導思想的重要調整。其次,它選擇了一個新的進攻方向,蘊含了一套兩棲逐島躍進的可行戰法,利用南太平洋島嶼間距小、綿延不絕的地形特點,採用逐島躍進策略,奪佔島嶼、建設機場,使岸基航空兵支援兩棲登陸、控制新佔領島嶼及其周邊海空域成爲可能,解決了戰前美軍籌劃中太平洋兩棲進攻時所面臨的難題。
綜合考慮盟軍總體實力仍處劣勢的現實和多種反擊作戰方案後,美軍參聯會批准了金的建議。隨後發生的瓜島戰役,使美軍確立了以岸基航空兵奪取局部海區控制權的思想,同時也堅定了以兩棲奪島引領戰略反攻的決心。隨後,盟軍採取逐島爭奪、步步爲營的兩棲進攻戰法,繼續在所羅門羣島展開戰略反攻。即便進攻距瓜島僅170海里新喬治亞島,盟軍也要首先佔領2個島嶼之間的若干島嶼並建立機場,以確保岸基航空兵能最大程度發揮支援和制海作戰威力。但新喬治亞羣島戰役也凸顯了兩棲逐島進攻戰法的不足。在逐個攻佔日軍堅固設防島嶼的過程中,盟軍損耗很大、推進很慢,3個月才前進200多海里,跟不上戰略計劃要求。而日軍利用前沿島嶼遲滯盟軍攻勢,同時加緊在後方鞏固強化防禦,使盟軍的進攻越來越困難。隨着總體實力優勢的確立和戰略反攻的全面展開,盟軍戰法的調整勢在必行。
(三)反攻階段後期美軍兩棲跳島進攻戰法的形成
在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方向盟軍轉入戰略反攻的同時,美軍太平洋戰區也在積極籌劃以更經濟、更快速的方式推進戰爭進程。當時,該戰區所屬航母部隊已具備大編隊作戰能力,岸基航空兵能控制大範圍海域,兩棲部隊兵力也已補充就位。根據此前的成功經驗,在金、尼米茲、特納等人主導下,美軍沒有考慮運用已佔據明顯優勢的航母、戰列艦力量尋找日軍主力艦隊決戰,而是決定以島嶼相對稀疏的中太平洋爲主攻方向,以航母大編隊支援掩護兩棲部隊,繞過日軍前沿據點、攻佔建有機場的核心島嶼並建成基地,把控制海區的範圍快速推進至西太平洋。
起初,美軍對自身跳島進攻能力還不自信,對日軍岸基航空兵的攻擊威力仍有所畏懼,因此主要在遠程轟炸機作戰半徑範圍內選擇登陸目標島嶼。在吉爾伯特羣島、馬紹爾羣島兩棲進攻行動中,美軍都首先運用遠程轟炸機持續壓制目標島嶼周邊日軍海空兵力,登陸即將開始時航母特混艦隊才進入戰場、實施航空火力準備,這就大大限制了兩棲作戰的機動性。
1944年2月,奇襲特魯克是促成新戰法形成的重要事件。爲支援埃尼威托克兩棲登陸行動,美軍航母特混艦隊奇襲特魯克,連續2天在該羣島周邊空襲日軍海空兵力,取得重大戰果。這場戰鬥使美軍充分意識到航母大編隊的強大攻擊威力和自衛能力。此後,美軍兩棲跳島進攻不再受制於岸基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充分發揮出海上力量的機動性靈活性,形成了新的組合戰法。這套戰法主要包括3個部分。
一是航母大編隊機動壓制。每次兩棲登陸前,首先由航母特混艦隊實施快節奏、大範圍機動奇襲,對兩棲部隊航渡即將途經的日軍島嶼、目標島嶼周邊日軍交通樞紐和海空兵力集結區等實施高強度空襲壓制,力求消滅區域內日軍威脅,並阻斷區域外日軍增援路徑。
二是兩棲登陸奪佔島嶼。在兩棲部隊進入預定戰場後,航母部隊靠近目標島嶼,封控戰場、提供火力支援,殲滅任何試圖突破進入登陸場的日軍海空力量。同時,兩棲部隊開始實施登島作戰,優先攻佔島上已建成的機場。
三是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登陸部隊奪佔修復島嶼機場後,岸基航空兵進駐並建立海上封控圈,保持對周邊廣闊海域的長期控制,並持續壓制消滅繞過島嶼上的日軍。而航母適時撤離戰場,返回後方休整,爲下一場兩棲跳島進攻做準備。
依靠這套組合戰法,1944年6月,美軍繞過加羅林羣島中東部的特魯克等防禦堅固的島嶼,直接進攻馬里亞納羣島,兩棲部隊航渡起點至終點直線距離達1000海里左右。其間,美軍航母大編隊成功壓制戰場周邊日軍海空兵力,岸基航空兵也有效掩護了美軍漫長的後方交通線。此後的帕勞羣島戰役、萊特戰役、沖繩戰役等,也都是遠程的兩棲跳島進攻作戰。這種機動靈活、快速推進的戰法打破了日軍依託縱深防禦體系層層攔截美軍的企圖,有效減少了盟軍的損失,大大加快了戰爭進程。
四、啓示思考
縱觀太平洋戰爭的歷史,美軍的戰法創新與戰略革新相互推動促進,產生了積極的結果,具有重要的啓示借鑑意義。
(一)戰略革新與戰法創新有極密切的互動關係
一般而言,戰略革新需要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支撐條件。戰法創新一方面通過整合運用新技術、新裝備、新組織,爲研究提出新的、前瞻性戰略理論提供必不可少的經驗素材,另一方面也爲新戰略指導思想和方案計劃的實現提供了物質條件。以戰法創新爲基礎,積極推動戰略理論與戰略實踐兩方面的創新進步,有助於兼顧前瞻性、預見性、穩妥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先人一步實現戰略的革新。
(二)戰略革新可能在創新的戰法基本形成體系、奠定堅實物質條件後自發實現,也可能在戰法創新勃興之初、在前瞻理論指引下自覺推進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戰略革新與戰法創新緊密結合在一起,比較充分地利用了戰法創新所提供的實踐基礎和物質條件,具有穩妥可靠、操作性強的優點,避免了激進式、急轉式革新可能造成的重大失誤。但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從思維方式上看,美國人更擅長聚焦具體的事物,將其從背景中抽離出來進行分析,並不擅長系統的理論抽象概括。美國的傳統文化固然講究求新求變,但對實踐的高度重視,使其軍事創新較少遵從理論的指引,而帶有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運用技術解決戰略問題的傾向既是這種文化傳統的具體體現,也是其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因此,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的戰略革新總體上欠缺理論指引,其前瞻性、預見性不足,帶有“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頭過河”的鮮明特點。戰前對“制海先制空”問題的理性認識和相關戰法的探索創新,還未從解決具體作戰問題中超脫出來,未演化爲系統的戰略理論,也未對推動戰略革新發揮應有作用。直到開戰後,面臨具體的困難問題時,美軍仍是從解決問題的實用主義入手進行戰略上的探索,依託戰法創新形成的基礎條件,一步步試探着調整戰略指導思想和方案計劃。而這隻因太平洋戰爭是一場持久消耗戰,美軍有足夠的實力基礎,而日軍恰好沒有準備好進行一場航空時代的海上戰爭,才使得這樣的革新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得以實現。
(三)當前美軍通過概念開發前瞻設計、主動推進戰略革新的做法,本質上是對歷史經驗做法的傳承
近年來,美軍十分重視對未來戰爭的前瞻性思考和設計,提出要打一場對手看不懂的戰爭。美軍的作戰概念開發,在其軍事轉型中發揮着核心牽引作用,其本質就是通過自下而上的戰法創新,促進形成全新的戰爭設計,推進技術、裝備、組織、戰術、程序、條令等方面進步。這樣的創新思路和機制,與太平洋戰爭中美軍的經驗做法一脈相承,具有穩妥可靠、操作性強等優點,信息化的試驗驗證手段還爲平時加快迭代更新創造了條件。但另一方面,作戰概念畢竟仍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案,是圍繞明確場景想定進行的構想。如不能在其基礎上形成系統的新理論,戰略革新缺乏“理論之光”的指引,可能仍需經歷“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快節奏高強度的信息化智能化戰爭,能否給這樣的革新提供足夠時間,還是很大的未知數。
(四)戰略的革新是戰法創新的“源頭活水”
太平洋戰爭發生在海戰從鉅艦大炮時代向航空時代過渡的重要時期。美軍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航母編組運用、兩棲進攻等方面進行探索嘗試,主要爲解決飛機、航母用於海戰後在中太平洋與日軍作戰可能面臨的各種新問題。正因“大炮俱樂部”仍占主導地位,戰略籌劃擺脫不了鉅艦大炮、艦隊決戰的窠臼,美軍戰前的嘗試纔出現反覆和曲折,戰法創新成果零散而鮮有突破。戰爭爆發後,美軍之所以能把技戰術上的各種創新匯聚起來快速形成新戰法,除了戰爭壓力和技術進步外,關鍵是主動或被動打破了思維定式,在戰略籌劃上真正貫徹了“制海先制空”的思想。尤其美軍在南太平洋發動局部反擊的戰略決策,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主攻方向的調整很快就促成新戰法的形成。事實證明,戰法創新長期難有突破性成果,未必是思維不夠先進,也未必是技術積累不夠厚實,關鍵是戰略上沒有真正革新突破。只有把對戰爭形態發展趨勢的準確判斷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戰略計劃方案上,使其與新的戰爭形態和制勝機理相匹配,纔會有源源不斷的戰法創新成果出現。
(五)戰法創新是戰略革新不可或缺的促進條件
戰略革新是關係戰爭勝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沒有一定把握,不可能輕易推進。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海戰戰略革新,首先都是看到了戰法創新的一些苗頭或初步成果後,才大膽做出決策。其中,從南太平洋沿所羅門羣島發動反擊的決定,一定程度上是受中途島岸基航空兵作戰的啓發,也是在盟軍實力處於劣勢情況下的選擇,本身具有一定試驗性質。打贏瓜島戰役,美軍才真正看清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戰的能力,從而堅定了繼續在南太平洋以兩棲進攻引領戰略反攻的決心。同樣,美軍在基本解決航母大編隊作戰的難題後,中太平洋才成爲其戰略反攻的方向;航母部隊空襲特魯克後,兩棲跳島進攻戰法基本形成,中太平洋才成爲美軍戰略反攻的主要方向。因此,戰法創新與戰略革新從來都有密切的互動關係,戰略革新雖處於主導地位,但必須深深根植於戰法土壤中。在戰爭形態過渡時期,層出不窮的新戰法思路中可能蘊藏有很多新的戰略機遇,戰略層級的指揮人員需要有很強的預判能力和革新意識,能敏銳地發現新機遇,在原有戰略構想已明顯行不通的情況下,敢於主動打破常規、大膽用新。
(六)海戰戰法創新是頂層驅動主抓的系統工程
海戰的體系性歷來很強,海戰戰法創新不僅是一個主動突破解決技戰術難題的過程,而且是把戰略、作戰理論、體制機制、技戰術等各方面創新成果整合起來形成有機整體的系統工程。尤其在戰爭形態發生重要變革的過渡時期,新舊思想觀念和利益格局的碰撞格外激烈,戰法創新的系統工程往往牽涉面廣、爭議大,需要軍隊高層領導指揮機關看準趨勢和方向後直接領導推動。二戰時期美軍的軍種兼具作戰指揮和建設管理的雙重職能,美海軍作戰部計劃處是一個和平時期統籌推動戰法創新的關鍵部門,水上飛機項目、航母戰法研究和兩棲作戰探索,都是在這個部門直接或間接推動下展開的。戰爭爆發後,實戰檢驗結果會消弭部分分歧,但戰法創新更需要充分權限,以儘快調動作戰、訓練、裝備、後勤等各方面資源進行相應革新。作爲美軍參聯會成員的海軍作戰部長金,以及戰區指揮官尼米茲,擁有先進的思維觀念和全局視野,是組織實施或推動戰法創新的最重要角色。突破具體技術和戰術“瓶頸”,雖需一定權限調動資源,但更需專業知識。肯尼、謝爾曼、特納等專家型將領的作用,就在於長期深入鑽研,提出解決難題的具體方案。
(七)平時戰法創新既要厚實積累也要保持靈活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對已有事物的繼承和揚棄。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所創新運用的海戰戰法,無一不與和平時期的探索密切相關。尤其岸基航空兵在戰前已基本具備制海作戰的能力,跳彈攻擊、延時引信、機首機槍等也都已出現。美軍只是以新的思維調整了兵力和裝備運用的方法策略,很快就組合形成了新戰法。在中太平洋的兩棲跳島進攻,很大程度上也是戰前兩棲進攻方案在新戰略框架和裝備條件下的實現。因此戰爭的準備至關重要,只有平時多研究設計戰法方案、多積累技戰術創新成果,哪怕有些暫時不具備實現條件、有些暫時還無用武之地,戰時都可能成爲組裝新戰法的關鍵“零件”。此外,平時和戰時人們對對手、條件、環境的評估差異很大,平時戰法創新的成果在經歷戰爭檢驗後,往往需要大幅調整改進。美軍戰前發展水上飛機制海作戰能力的嘗試,就反映了對戰爭對抗激烈性、殘酷性考慮不足。而以單航母特遣隊攻擊日軍堅固設防據點,也表明美軍高估己方作戰效能。無論如何,平時都很難真正設想到戰時的所有困難,戰法的創新和相應的變革調整既要從戰時最困難局面出發,堅定不移地推進,也應留下一定靈活空間,避免出現“一條腿走路”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