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獻文專欄-國內疫情對臺股影響持續鈍化

最近臺灣最大的話題,就是國內疫情迅速轉趨嚴峻,一時間衝擊股市表現,但隨着時間讓疫情利空影響性逐漸鈍化,臺股再度迴歸基本面走勢,並迅速收復之前重挫失土,重新站回萬七大關之上。事實上,借鏡國外的例子全球股市現在已少有受到疫情影響,多數都在反映經濟前景與企業獲利表現,並開始聚焦下半年解封后對整體經濟與企業獲利的正面挹注。

據統計,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滑,單日跌落至50萬人以下,目前全球疫苗接種率約10.6%,其中至少接種一劑的比例,以已開發國家施打進度相對較積極,英國59%、加拿大56%、美國50%、德國43%,僅有日本相對落後,比率接近6.5%,預期美國7月以後,將有70%人口比例施打一劑疫苗,帶動已開發國家進入解封后時期,有助於內需消費等產業呈現大幅揚升。

近期造成市場波動因素有受通膨走升、美債殖利率上揚,以及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溝通QE縮減等因素影響,幾乎沒有疫情干擾的問題,因此只要是國內疫情造成的臺股短線下跌,反而都是很好的買點

再從各項數據檢視臺灣經濟,對股市都屬於利多支持,在基本面向好帶動下,臺股屢屢見高不高,包括領先指數景氣對策信號連續兩個月進入紅燈,顯示經濟持續熱絡,回顧前次景氣燈號自2009年11月達32以上至熱絡,維持16個月之久至2011年2月,期間股市擴張長達21個月,其激勵效果一直延續至2011年7月;再者,領先指標也顯示臺灣經濟將迎接近20年、2000年以來最強勁動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亦呈現連續11個月擴張,最新來到68.7,不論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僱用、供應商交貨時間、存貨等指標,都處於擴張水準

2021年在全球經濟逐步復甦之下,整體需求面可望進一步回升,有助於臺股企業產能可望進一步釋放,預估2021年第二季企業獲利仍將維持雙位數增長,進而提振相關供應鏈股價表現。以外銷出口訂單數據來說,在全球景氣強勁復甦帶動下,加速推升外銷出口訂單量,特別是遠距需求持續熱絡,加上高科技應用晶片需求,從以往的庫存去化,轉變爲補庫存且持續爆炸性增長,推升2021年4月外銷訂單年增率高達42.6%,連續第6個月以雙位數擴張,顯示需求持續暢旺。

針對臺灣在半導體供應鏈強項之一的晶圓部分,隨着全球5G普及帶動半導體需求高漲,據估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年增率大幅躍增至雙位數10.9%的水準,總市場規模達4,880億美元。由於晶片在全球短缺現象使得企業存貨量不斷下探,進而推升臺灣晶圓代工重要性與日俱增,戴爾公司甚至日前曾警告全球半導體晶片的短缺,正對電腦製造商造成挑戰,儘管各國已加速投入大量金額來扶植相關產業,但在短期仍無法緩解目前面臨的晶片嚴重短缺,預期其短缺現象可能持續數年之久。

根據統計,2021年臺灣晶圓代工產業市場市佔率,將創下歷史最高水位的65%,更牽動全球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命脈,除反映臺灣半導體在全球屹立不搖的產業地位,更爲臺股多頭動能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反觀過去與臺灣爲競爭關係的南韓,其晶圓代工營收僅佔全球的18%,中國更只有5%市佔率,顯見臺灣晶圓代工市佔遙遙領先全球。

展望臺股未來走勢,將以電子基本面有支撐,搭配週期循環類股獲利持續上修,推升指數緩步上升,至於臺灣疫情不會影響股市看多方向,但將增加指數震盪幅度。

另要留意當衝量能對盤面波動度帶來的影響,目前當衝佔整體成交比重仍高,近期平均達四成以上的水準,顯見籌碼面仍相對不利,除造成市場大幅波動外,也可能影響中長線法人資金進駐臺股的意願,須待當衝比重降至三成左右,配合上市櫃企業獲利上修週期由半導體、原物料交棒消費性產業,臺股下半年將持續維持在多頭漲升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