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 中國成「孤家寡人」 臺灣尋求與國際社會合作

新冠中國成「孤家寡人」 臺灣尋求與國際社會合作。(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自2020年3月開始,美國正式透過法律途徑,對中國提出賠償請求。

首先是3月12日,在佛羅里達州,出現個人與企業中國政府提出集團訴訟,指控:「由於中國政府初期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採取錯誤的行動,使我們蒙受了重大的損害」。這立即點燃了全美的訴訟火苗。

到了3月23日也有內華達州的律師事務所表示,準備向中方提出控訴,表明:「全美有百萬家以上的企業由於疫情感染擴大,被迫縮減、甚至停止企業活動,受害程度已高達數千億美元。」

緊接着,德州也出現了受害團體。個人、企業集結成原告訴訟團,表示「因爲學校被迫封鎖,造成莫大的損失」,要求中方至少要賠償20兆美元(按:約新臺幣600兆元)。

英國方面也有相關行動浮上臺面。在4月8日發行的《太陽報》(The Sun)就提到:「中方延誤向WHO報告的時機,違反了規章中的第七、第八條」,並且發表評論:「英國應要求3,510億英鎊(按:約新臺幣12兆9,870億元)的賠償。」

美國除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過去也曾訂立適用於俄羅斯、北韓、利比亞、伊朗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該法的主旨爲,「當發生對美國的國家安全保障和經濟有重大威脅的事件時,針對外國在美的資產,美國可以廢除其權力或使其無效」。

這類法案的存在,想必令中國共產黨的幹部們咬牙切齒、莫可奈何吧。

原本要十年纔會改變的事物,如今在短短一年間就產生了驚人的變化。變化的速度之快,讓世界史的敘述得用速記的方式纔來得及記錄。雖然與4G進化成5G這類技術上的演進同時進行。在過去,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遷得要耗費百年,但自二十世紀開始,就以十年爲單位出現變革。

如此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後的世界,更會以超越想像的速度激烈變動。

【精彩書摘

日本著名的評論家宮崎正弘先生,在本書《新冠後,中國與世界的最終戰爭》中提到,他認爲「武漢肺炎」疫情促使世界各國採取管制措施,人流、物流與金流全面受阻,全球化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由於過去中國的經濟發展受惠於全球化,因此嚴重受挫,全世界將會往「去中國化」的方向邁進,「親中」將會導致毀滅,中國也將在最終戰爭中自取滅亡。另一方面,武漢肺炎疫情也造成中國工廠紛紛停工,仰賴中國供應鏈的企業均深受其害。

但是宮崎正弘也認爲,中國雖然遭受疫情打擊,卻也打算利用疫情的大流行,進一步奪取世界霸權,世界秩序將會快速轉變。而且,中國將侵蝕日本的經濟。

現在看來,這次武漢肺炎,臺灣的防疫是成功的,也成了世界模範生,獲得舉世稱讚;而中國卻是武漢肺炎的罪魁禍首,被千夫所指、成了「孤家寡人」;當臺灣自動自發的超越黨派與藍綠、全民團結一致防疫時,中國卻用國家暴力逼迫西藏、新疆、內蒙、香港「被團結」;當臺灣的經濟在武漢肺炎疫情後逆勢增長,股市和房市大漲,臺灣晶片獲得了舉世矚目,但中國卻是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不斷,經濟前景晦暗不明。

事實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於2020年9月29日的「臺美日」活動致詞時表示,臺灣是良善的力量,世界需要臺灣完整參與聯合國,尤其在公衛和經濟發展等事務上,「沒有臺灣的聯合國是自欺欺人、欺騙世界」。

克拉夫特表示,自2016年川普與蔡英文通話開始,川普便已經改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態度,美國和臺灣等夥伴爲了民主與更美好的世界而合作。克拉夫特批評中國共產黨畏懼自由和開放社會,打壓臺灣國際地位,例如北京阻擋臺灣當局警示武漢肺炎病毒會人傳人,「我們需要臺灣的專業及經驗」。

克拉夫特也分享臺灣的口罩國家隊經驗,作爲公私合作的範例。她當時強調,臺灣國際角色重要,且是美國總統川普信賴的朋友,這也是川普政府與臺灣和日本合作,建立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框架(GCTF)的原因。臺灣理應擁有寬廣平臺,分享其在數位、科學、醫療及通訊等領域傲人的創新與專業。

這是克拉夫特再次提到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也是再度提到川普支持臺灣。2020年9月17日,克拉夫特與臺灣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共進午餐,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稱這場與臺灣官員的餐會是「歷史性會面」,並直言美國正在推動臺灣重返聯合國,她說:「我一直想做總統覺得對的事,我認爲總統一直在努力強化與臺灣的雙邊關係,所以我想代表政府繼續保持這種關係。」

克拉夫特作爲川普政府極爲重要的外交高層工作人員,在不到一個月內兩次提到臺灣,顯示力挺臺灣的立場甚爲堅定。反之,中美關係在武漢肺炎爆發後,則是每況愈下,再也回不去了。

「依賴中國的企業」下場慘

說到「依賴中國的企業」,首先想到的就是汽車豐田、日產、本田歐美也有大型工廠,而中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的災難,因此對他們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在北美,也有7家工廠臨時關閉,而且印度的工廠還決定暫時停工,業界前景一片黑暗。不僅如此,豐田汽車在日本的5家工廠最後也暫停運轉。豐田旗下的大發工業(DAIHATSU)、日野汽車(HINO),與合作伙伴速霸陸汽車(SUBARU),一直以來都牽引着日本的經濟。

豐田最大的零件供應制造商──愛信精機(AISIN,世界最大的自動變速箱生產商)縮減了設備投資,雙葉產業(FUTABA,壓焊和製造車身)與曙煞車工業(AKEBONO BRAKE)也在縮減業務規模。

日產汽車在武漢擁有大型工廠和零件工廠,但這些工廠面臨長期停產。由於日本的主要零件工廠必須依賴中國進口,因此九州工廠也出現了連鎖性的停產。日產的供應商發爾特克(FALTEC)和理研(RIKEN)都在苦苦掙扎。

本田汽車也好景不常,由於決定撤出英國,因此最近的表現與2019年的517萬輛的新車產量紀錄(全球銷量)相去甚遠,在機車方面表現亮眼亞洲亦陷入了低迷。

本田的子公司禾豐技研(YUTAKA,生產驅動系統零件和排氣系統零件)也受到撤出英國的負面影響。

本田汽車在中國有3家工廠,不僅全面恢復營運的時程被推遲,其零件製造商京濱(KEIHIN)與三葉(MITSUBA,製造雨刷等零件)在武漢的2家工廠停止生產,而且在中國的其他3個生產據點,同樣面臨訂單銳減的困境

五十鈴汽車(ISUZU)和三菱汽車(MITSUBISHI)也受到龐大的打擊,加上他們在亞洲的銷量也不佳,重建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相比之下,鈴木汽車(SUZUKI)早早就撤出中國,在印度獲得40%的市場佔有率,並在古加拉特邦(按:印度最西邊的邦)設有工廠,在印度是知名度最高的汽機車製造商。日本精工(NSK)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和軸承製造商,這兩種產品在工業上不可或缺,但由於中國汽車產業的嚴重停滯,導致零件的供給逐漸減少。

安川電機(YASKAWA Electric)是現在需求量很大的工業用機器人制造商,但由於中國汽車產業委靡不振,半導體產業也遲遲無法復甦,因此也開始陷入衰退。

進駐武漢的日本企業有160家,其中有許多是大型製造商。

在武漢肺炎的疫情中,有一家日本企業反而趁勢突起,那就是防塵、防毒面具製造商興研(KOKEN),其所生產的一次性口罩表現強勁,由於工廠位於泰國,股價還因此逆勢大幅上漲。生產工業用防毒面具的重鬆製作所(SHIGEMATSU)也生產一次性口罩,並代理銷售自給式正壓空氣呼吸器,不僅將業務拓展到中國,還擴展至歐美市場。

精密機械製造商理光(RICOH)也在廣東東莞建設新工廠,但這個時機點實在很不好。理光過去一段時間,曾在高科技辦公用品和多功能事務機方面取得突破性發展。然而,理光目前的業務卻委靡不振,對於未來的預測也不樂觀。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也正爲噴墨印表機的激烈削價競爭,在中國市場陷入苦戰。

島津製作所(SHIMADZU)製造的量測儀器、醫療儀器以及生化技術,在亞洲表現亮眼,但在武漢肺炎爆發後出現推遲交貨的情況。田村製作所(Tamura)在中國擁有變壓器和反應器(reactor)的生產基地,其設備投資急遽下降,尤其中國交貨期延長,導致其庫存不斷增加,再加上物流停滯,因此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日本機械產業中,高度依賴中國的代表就是小松製作所(KOMATSU)。小松製作所是僅次於美國開拓重工(CATERPILLAR,簡稱CAT)、世界第二大的建築機械製造商。施工現場使用的工程機械、車輛的基本零件,都是在日本製造,並於當地組裝。目前中國的市場需求已經觸底,印尼的需求也尚未恢復,日本的基礎建設項目也相當稀少。同樣的,住友重工(Sumitomo)和日立建機(Hitachi)等企業,也被廉價的中國製產品壓制。但是,世界最大的移動式起重機制造商多田野(Tadano),在中國卻沒有任何生產基地。

精密機械領域受到的影響更大。

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前,日本電產(Nidec)就因來自中國的訂單突然停止,而陷入困境。日本電產生產的精密小型馬達,從家用電器轉爲製造用途,也看中了龐大的車載市場。但自2019年秋季以來,也受到了中國經濟衰退的直接衝擊。

萬寶至馬達的產品全都在海外生產,該公司將工廠移交至大連和蘇州管理,現在在越南也設有工廠,是一家相當特殊的企業。萬寶至與中國關係密切,隨着汽車銷量減少,電動車窗等車載零件,也等比的呈現低空飛過的情況,股價更是隻有巔峰時期的一半。

堀場製作所(HORIBA)將在上海建設半導體設備的新工廠。集中於京都的衆多高科技企業中,堀場製作所是獨立的體系,於檢查設備、分析儀器、發動機測量儀等領域中不斷成長。汽車的相關檢查設備,是廢氣排放管制的必需品;醫療相關的檢查儀器,則是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必要設備。然而,美國對於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入中國的情況,也提高了警戒。

村田製作所(Murata)由於生產電子零件、通信基地臺用的陶瓷電容器、5G的核心零件,因此其風險隨着華爲的低迷而擴大。羅姆(ROHM)也因專門生產客製化的大型積體電路(LSI),而高度依賴中國。

DMG森精機制作所(DMG MORI)是世界聞名的NC車牀和綜合加工機(machining center,簡稱MC)製造商,但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因此來自歐美航空業相關的訂單也隨之減少。

有些日本企業依賴中國的零件和外包生產,因供應鏈中斷而導致出貨延遲,任天堂(Nintendo)的遊戲機銷量就受到了影響。

瞄準中國消費市場的日本企業,日子自然不好過,資生堂、高絲(KOSE)的化妝品銷量也下降了。過去曾是中國訪日旅客必買的尼康單眼反光相機,現在也因爲智慧型手機的畫素比數位相機更高、可以拍出更漂亮的照片。而導致銷量不振。

第一興商(DAIICHIKOSHO)是一家卡拉OK設備製造商,在中國隨處可見,經營卡拉OK館「Big Echo」等直營店,新機種的租賃狀況良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大,但卻因市場氛圍而導致其股價下跌。眼鏡連鎖店「巴黎三城」(PARIS MIKI)的三城控股公司也在中國開設了連鎖店,但因連年虧損,導致店鋪數量減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和民(Watami)是最早決定撤出中國的公司。該公司還決定退出照護事業,雖然年長者的送餐到府服務,曾讓該公司一時獲得喘息空間,但中國的居酒屋熱潮已經結束,公司的虧損也日益擴大。日本的餐飲業也處於崩潰狀態,居酒屋和燒烤連鎖店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薩莉亞(Saizeriya)則是太慢撤出中國,過去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共開設了330家分店,但在武漢肺炎疫情後,大多數分店都暫停營業,薩莉亞因此遭受相當大的打擊。

即使將設備賣給中國企業、撤出中國,中村超硬(Nakamura choukou)也陷入窘境,該公司以17億日圓出售用於切割晶圓的鑽石線設備給中國工廠,但股價卻從最高點的7820日圓,直接跌至625日圓(2020年3月23日),甚至還有傳言稱中村超硬即將下市。

日本經濟自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陷入了嚴重的困境,要如何使經濟復甦,也考驗着日本人的智慧。

(本文摘自《新冠後,中國與世界的最終戰爭》/大是文化)

【作者簡介】

宮崎正弘

1946年出生於日本金澤,早稻田大學肄業。

評論家、作家。採訪的足跡遍及中國全境,對於中國實際經濟狀況的描寫頗受好評,並有多本相關著作。近着有《再會了,習近平》(Business社出版)。

關於中國,曾出版與福島香織、宮脇淳子、河添惠子、渡邊哲也、室谷克實、石平等人的對談系列書籍。新作《震撼世界的歷史之國——日本》(德間書店出版,與高山正之的對談錄)廣受好評。歷史評論著作包括吉田松陰、西鄉隆盛論,近期着有《明智光秀 五百年的孤獨》(德間書店出版)。

譯者簡介】

林佑純

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曾任日商企業秘書,現爲專職譯者。熱愛旅遊及接觸世界各地文化,相信任何類型作品皆有迷人之處。翻譯作品囊括奇幻、文藝、心理、財經、休閒等領域,期許自己成爲廣度、深度皆具的日文譯者。

譯有《豐田人高效率動線思考》、《醫生強烈建議你買的保險》(以上爲大是文化出版)。

《新冠後,中國與世界的最終戰爭》/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