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資深記者視角 解讀臺灣人政治認同轉變
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李氣虹7日晚間於臺北出席《從「中國人」到「臺灣人」:臺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書籍座談會。(陳冠宇攝)
臺灣人的政治認同與身分認同,一直是政治學界研究不輟的議題,也被認爲是分析兩岸關係必不可少的一環。近期出版的《從「中國人」到「臺灣人」:臺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作者李氣虹曾在臺北留學和工作生活,因此擅長研究與臺灣相關的各種議題,並透過新加坡的第三視角,剖析臺灣人政治認同從「中國人」到「臺灣人」的轉變和緣由。
作者李氣虹是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曾擔任該報駐臺北、香港、廣州特派員長達八年;學涯曾赴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鑽研「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民族認同」。這本最新著作由其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完成之博士論文改寫而成。
不同於大陸學者所分析的三種「臺獨」類型,李氣虹針對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前總統的兩岸政策,提出有別於中共官方所定義的「臺獨」認知,包括「臺獨基本教義派」(建構「臺灣民族」對抗中華民族,以史明、施正鋒爲代表)、「法理臺獨派」(建立「臺灣共和國」、文化上不否定中華民族,如彭明敏、林濁水)、「實質臺獨派」(確立「中華民國」第二共和、特殊兩國論、兩岸統合論)。
前總統李登輝被外界冠上「臺獨教父」之名,該書從豐富的史料與訪談中,提出新的思考。李氣虹7日於書籍座談會上表示,李登輝於張炎憲主編的口述歷史書籍中曾說,「日本剛戰敗時,我認爲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因爲祖先是從中國那邊來的,我認爲自己是中國人的身分可能更大一些。」這顯示李登輝也有「中國意識」,顛覆過去大家的認知。
談及前總統陳水扁,李氣虹舉例,1991年林濁水在民進黨五全大會提出「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黨綱修正草案,陳水扁給草案加上「應交由臺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等於給臺獨黨綱加上公投的「安全閥」。李氣虹還指出,陳水扁首任總統初期強調「全民政府」,意在與民進黨保持適當距離、爭取與江澤民坐下來談。
至於認同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同場出席座談的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先是引述大陸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2021年之言論,後者稱不放棄反共立場的「國民黨頑固派」,以及不放棄臺獨主張的「民進黨反動派」,都是阻礙統一的「主要敵對力量」。
王信賢接着表示,無論從臺灣或大陸的角度而言,「中華民國是唯一解方」,國民黨支持中華民國,民進黨則不反對中華民國,這是藍綠的「公約數」,接下來就在於北京如何看待「中華民國」四字。李氣虹也認爲,臺灣可以做的是重新定位,中華民國確實可以給北京一種「中國」的想像、而非臺獨的想像。
談及臺灣內部陷入「疑美論」和「倚美論」之爭,王信賢認爲,回到本質而言,臺灣不能沒有美國,例如參選總統者需要美國支持,安全方面亦同,但他也強調,臺灣還是要有避險的空間。王信賢舉例,近日美國盟友、尤其是澳洲正在美中之間移動,儘管「站隊沒有改變,但隊形發生改變」,而臺灣應從中去思考自主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