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豪專欄-通膨有望降溫 市場焦點轉向經濟、基本面

首先在利率政策方面,今年上半年供應鏈短缺及烏俄戰爭引發通膨遠高於預期,市場持續上修美國聯準會升息幅度,但近期在聯準會宣示不惜影響經濟也要壓抑通膨之下,市場認爲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現爲1.5%~1.75%)升至4%以上的機率反而降低,最新市場已不再調升聯準會升息的預期。

其次在通膨壓方面,未來通膨仍有望放緩,儘管速度可能緩慢。美國6月CPI年增率由5月的8.6%增至9.1%,主要由能源價格所貢獻,核心CPI年增率自6.0%降至5.9%,爲第三個月回降,但因均高於預期,顯示短期仍將維持於較高水準。

7月以來,油價和糧食價格滑落,有助7月通膨數據的回落,這也意味美國公佈6月通膨數據應爲高峰。未來在國際能源價格走軟、中國大陸解封控有助緩解供應鏈壓力,以及貨幣政策陸續發酵的環境下,預期通膨壓力有望逐步趨緩。

第三是下半年市場焦點轉向經濟的軟或硬着陸。聯準會積極升息及經濟加速放緩預期的拉鋸,短率彈升趨勢不變,同時景氣衰退的擔憂壓抑長率走勢,導致部分天期殖利率曲線開始呈現倒掛。但未來關鍵是長端變化,亦即升息幅度已不是焦點,而是未來經濟數據影響性將逐漸增加。

隨着疫情和緩,旺季效應仍有望帶動景氣反彈。全球疫情新增病例數已明顯降低,此受到疫苗施打率提高及醫療動能提升,此次重症率遠低於疫情初始,受此影響,各國陸續降低管制程度,民衆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影響正在下降,預期歐美暑假旅遊旺季與返校需求將帶動內需,景氣可望獲得支撐。

要留意的是,未來企業獲利仍有下修風險。預估第二季之後,烏俄戰爭所帶來的能源費用急劇上升、消費疲軟、供應鏈中斷、運輸成本增加和潛在的天然氣中斷等的影響會逐漸顯現,對營收及利潤率造成壓力。因此從Bottom-Up角度觀察,後續EPS修正的可能性高,特別是利潤率下降所驅動的修正趨勢。

展望後市,上半年全球經濟受到原物料高漲與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影響而放緩,分析師持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然而第三季隨着各國陸續解除更多疫情的管制措施,旅遊旺季與返校需求帶動下,民衆消費可望增溫,經濟表現依然可期。

主要國家貨幣政策方面,全球通膨續創新高,各國央行表示,在今年將加速貨幣政策正常化步調,聯準會近期談話顯示即便影響景氣表現,也要壓抑通膨的決定,年底聯邦基準利率將到長期中性水準之上,同樣狀況也發生在歐洲,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在面臨通膨高漲下,貨幣政策將擺脫負利率。

至於內需較爲疲弱的中國與日本,其近期通膨數據則仍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明顯偏向積極與寬鬆,希望藉此來提振經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