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添財/臺灣經濟發展第二曲線的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的宗旨在引進「高價值的工作」來到地方,創造新的「服務」,透過與觀光、文創等合作,吸引外來金流。(示意圖/取自pixabay)
地方創生理念起源於日本。因有見於城鎮結構的崩解將使日本無法抵擋人口減少的洪流,乃思「產、地、人」三位一體,透過創新作爲,結合基礎建設、地方特色、現代智慧科技、新商業模式與文化創意,讓年輕人迴流,或引進新人口與新投資,創造就業,重建地方經濟發展創新生態系。目前臺灣亦仿其方法大力促進。
在國家經濟發展第一曲線逐漸走入生命週期的衰落期,同見區域發展失衡與鄉村城鎮年輕人口外流的凋零現象。
臺灣南北失衡嚴重且日趨惡化。將面積由中切半,在2015年北半部人口爲南半部的2.25倍。據2011年工商普查顯示,北中南部工業與服務業年底總從業員工人數分佔55.2%,21.9%,22.9%;其全年總薪資佔比,又分別爲60.8%,18.7%,20.5%。若單就服務業比較,落差更大,2016年產值佔比,北中南部分別爲68%,15%,17%。這表示,北部相對上人口多,就業機會多,人均薪資高,當然其總所得與消費能力就高。人口、產業、所得的南北差距形成惡性循環,經濟發展理論上所稱的「雙元經濟」形成,進步者越進步,落後者越落後。尤有進者,整體經濟因發展失衡而致資源配置效率下降,國家生產力無法提升,且社會福利的需求壓力不斷升高,國家財政也因此惡化,政府乃日缺加強基礎建設、促進教育投資、鼓勵研發、甚至國防安全的能力。經濟與社會發展同形落後,政治與社會更潛藏日見動盪不安的因素。
經濟發展第一曲線生命週期的衰落,同見總體經濟體制的失能失序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失衡與失敗。第二曲線的重建無法單從總體面的發展策略與政策做一般性的努力,必須同時因地制宜地從地方與基層進行創新生態系的重建,讓總體成長與區域均衡同步共進,互動互補,相輔相成。否則,即使第二曲線在局部相對進步地區產生新生動能,新又加劇的失衡立即產生系統負面反饋與衝突,阻礙第二曲線創新生態系的價值鏈規模擴張與結構功能內生的優化與演化。
臺灣經濟發展第二曲線是因應世界網民智慧行動互聯網新消費時代與生活方式而生。第二曲線地方創生並非要讓落後的偏鄉從進步城市複製其第一曲線發展的生產方式與商業模式等經驗傳承,或接收其汰舊的產業設備與資源遺產。一樣要基於地方特色重建屬於自己符合第二曲線新價值觀具有競爭力的地方創新生態系。
舉個簡單例子來說,2018年臺灣12歲以上民衆個人上網率已高達86.5%。換算人數已有1830萬爲網路族。其中上網率男性88.2%,只高出女性3.5%,且以個人資訊載具擁有狀況看,持有智慧型手機不分男女均逾9成7,顯見數位生活的性別差距並不大。但就年齡別觀察,12~49歲各年齡組別上網率均逾9成7,但65歲以上則降至42.8%,顯見網路使用有世代差距。可想像的是偏鄉高齡化較爲嚴重,加上有效使用智慧化行動化功能內容的差距,數位的世代落差與區域落差明顯伴隨存在,第二曲線的地方創生卻需與數位轉型互爲因果相循共生,我們因此面臨雙重挑戰,必須加倍努力,兼顧解決。
第二曲線不再是價值鏈與價值鏈的競合,而是生態系與生態系的競合。因此地方也不再只是供應鏈生產垂直分工的一個環節,或平行組合的一個分子。這是第一曲線組織分工模式的產物,第一曲線生命週期一旦結束,原地方價值體系也隨之崩解,無法單憑新物種、新產業的移入而再生(regeneration)。就像城市機能一旦在此際衰退,單憑傳統都市更新並無法挽救城市競爭力危機,而必須重建以智慧城市爲環境條件的城市創新生態系。
第二曲線地方創生是運用人才之聚集,提高工作方式與工作場域的自由度,引進「高價值的工作」來到地方,創造新的「服務」,透過與觀光、文創等合作,吸引外來金流,實現區域內從新科技甚至智慧農業或核心產業、景觀、觀光到各種服務的良性經濟循環,而達成自主發展。此一創新生態系不再是孤立而封閉的,雖不能萬事具備自給自足,但經由網路連結與互換交流卻是獨立自主且永續發展的。資源的定義從傳統的生產要素觀念轉爲數位經濟的數據,就地取材的替代能源,循環經濟的運用,共享經濟與提高對外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地方社羣生活與社區共同協作,甚至網際網路虛擬生態系,皆爲地方成功創新生態系的可能嶄新樣態。
雖然臺灣面積不大,人口不多,市場規模不足,但利用第二曲線原理重建總體高速成長與地方均衡發展的「創造性人口減少」(creative depopulation)經濟社會創新生態系,擺脫依賴,獨立自主地再融入智慧互聯網新全球化世界市場與秩序,一樣可以永續發展,享受民主自由安定繁榮富強快樂的生活。
熱門推薦》►中美匯率談判美霸王硬上弓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