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淦故居成古蹟!未來可望開放參觀

文化保存更進一步!喜愛古蹟文青有福了,國定古蹟再新增3處。文化部今(22日)公告臺北陳悅祖宅、自由之家、大同之家等3處爲國定古蹟,此3處都是歷史悠久,具有一定文化、保存價值,三處古蹟均經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通過,其中「大同之家」是前總統嚴家淦故居所改建,過去在爭取美援時期作爲接待美軍援華顧問團之用,從今日起古蹟增加3處,累計全臺國定古蹟已達98處。

文化部表示,陳悅記爲來自福建省泉州同安縣之陳家的公號,由開臺祖陳採海(字文瀾)之長子陳遜言所創設,於1807(嘉慶12)年興建大厝,即公媽廳於臺北大龍峒的港仔墘,後陳家又陸續增建公媽廳後進、公館廳、餘慶堂等,形成規模龐大的宅邸族系子孫世居於此,是爲陳悅記祖宅。陳遜言長子陳維藻、四子陳維英先後於1825 (道光5)年、1859(咸豐9)年中式舉人,故宅邸前埕立有兩對彰顯其功名旗竿,其中以現存的一對石造旗竿最具特色。而陳維英因長期投身文教作育英才,時人尊稱其「老師」,故陳悅記祖宅又有「老師府」之名流傳於世,該祖宅是大龍峒清代文風鼎盛的象徵。

陳悅記祖宅在建築方面反應原籍地同安民宅式樣,整體建築包括公媽廳、公館廳雙軸配置,並發展成各四進,帶有左、中、右三道護龍之規模,保存格局完整。所選用的石材種類豐富包括花崗岩、安山岩玄武岩砂岩等。在主要空間踏階櫃檯腳造型、柱珠石窗及石旗竿等等均可見石雕作品大木構架部分基本上採取硬山擱檁的作法,僅公媽廳第一進、第二進兩座軒亭採用擡樑式,其中以第一進作品最爲精美。1985年8月19日,陳家邸宅內政部公告爲臺北市之三級古蹟(修法後爲直轄市定古蹟)。

另自由之家原爲臺灣銀行董事長(頭取)宅邸,興建於1902年,1911年轉爲「臺銀俱樂部」供員工休憩之用。1945年戰後交由國防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作爲外事招待所,接待外賓國際友人之用;外交部使節回國亦多寄居於此,曾一度被稱爲「大使之家」。在50年代臺北缺乏大型聚會及旅社,因此自由之家成爲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救總)、世界反共聯盟(世盟)固定舉辦世界反共活動的主要場所。早期也是胡適殷海光雷震等知識份子發行的思想開放政論雜誌《自由中國》重要集會演說地點。

大同之家創建於民國42(1953)年,由當時美援運用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家淦先生爲爭取美援而規劃,交臺灣銀行與聯勤總部外事處合建,作爲接待美軍援華顧問團之用;1975年轉爲嚴家淦總統接待貴賓與辦公的官邸附屬建築空間。見證中美合作發展臺灣經濟建設之歷史,具重要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