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美國活在過去,中國活在未來

美國總統川普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會面。(圖/路透

雁默/自由撰稿人

在9月23日聯合國的宗教自由會議裡,川普大談「來自於上帝」的美國立國之本,以及全球80%人口的宗教自由受到威脅與禁止,矢言保護宗教自由,並撥出2500萬美元支持以「保護宗教自由」爲主旨的民間企業聯盟。

剝掉這場會議的神聖外衣,美國旨在以「基督徒視角」的宗教自由爲導彈,射向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與中國。川普一方面批判穆斯林對基督徒的迫害,另一方面卻又批判中國對穆斯林的迫害,毫不在意「美式自由」的內在矛盾。反正,這神聖的導彈射出去,美國要的是在世俗利益上得到成效。

川普的口吻與16世紀在中國傳教葡萄牙傳教士並無二致,他們抱怨在中國傳教的兩大障礙,一是「中國人不允許國內出現新鮮事物」,二是「沒有老爺的許可,外國人不得進入中國」(老爺指地方父母官)。(注1)

不同的地方是解決之道,傳教士說,以葡萄牙國王名義派遣一個正式使團給中國皇帝餽贈厚禮,讓皇帝批准信仰入境後,事情就好辦了。如今美國以超級強權之姿,不必送禮,而是以話語權優勢,直接勒索。

川普政府在焦慮於獨強霸權的逐漸崩塌下,用非常古老的方式 —— 宗教聖戰 —— 企圖重整西方基督教文明陣營,齊心壓制東方的新興大國勢力

相對於美國濃烈的「十字軍東征」懷舊感,在本屆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中國卻成爲人類未來議題裡的領頭羊,因爲缺乏美國,澳洲,巴西,日本的減碳承諾,中國減碳能否達標備受矚目。儘管,排碳大國在必須兼顧經濟發展下的減碳承諾,還遠不能符合環保人士的標準,但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的積極度,遠勝美,澳,日也是事實。

因此可以說,美國活在過去,中國活在未來。

今時今日,我們身處於東西方勢力漸趨平衡的節點上,中國的崛起正在拉拔那些非發達國家跟上工業化的腳步,也正在催生一個新型態的政治制度,並逐漸形塑一個全球新秩序。誠然,發達的西方文明在話語權上仍佔據優勢,將古老的宗教衝突外掛」自由價值,以掩飾基督教文明世俗的侵略性本質,壓制強勢崛起的東方文明,但長期來看,這個套路必然逐漸失效於操弄它的文明。

霸權化的自由主義

川普對全球的正面貢獻,就是譭棄民主黨人努力多年所建立的「美國假面」。在宗教議題上,川普的核心支持者是福音派,他們佔美國人口四分之一,也是敵視穆斯林的主要人羣。因此川普在上任之初就下達了「穆斯林禁令」,最後得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背書,這不是歧視性打壓宗教自由,又是什麼呢?

關於此,最典型的振振有詞是,穆斯林文明不符合人權標準,因此是「壞的宗教」,是反進步價值的異端團體,因此對之豎起圍籬無罪,拔劍出鞘有理,一切都是爲了捍衛進步的自由價值。而在宗教之外,這樣的概念擴及政治上的民主制度,以國安爲由,在原初的自由主義理念上枷鎖,曰之「防禦性民主」(Defensive democracy),以對付「政治異端」。

▲川普上任後所推的旅遊禁令仍普遍被稱爲「禁穆令」。(圖/路透社)

既然如此,美國又有何資格批評中國對待穆斯林的政策?是非很清楚,自由主義霸權化,就是美國價值的真相。

這類說法特別爲臺灣的「美國價值控」所援引,以意識形態區分「好壞」,以便做爲仇視對岸和整肅內部思想的利器。追本溯源,就是來自於川普單邊主義與國家民族主義。

單邊主義對抗的是全球化多邊主義,類似遏制溫室效應這類的人類生存議題,卻是需要各國齊心協力的多邊主義。從這一點上來看,捍衛全球化多邊主義的中國被寄與厚望,也就十分正常。

當川普在聯合國演說中大談「未來世界不屬於全球主義者,而屬於愛國者」(The future does not belong to globalists, the future belongs to patriots )時,昭示全世界都已捲進了一個長期的文明對撞。而如同過去幾年的趨勢,開發中國家逐漸聚集在中國這一邊,在多邊主義下求發展, 已開發國家則猶豫不決,在美國霸權衰弱信號還不夠強烈時,不敢輕易跨出傳統「朋友圈」,卻又已活生生掛鉤於中國的經濟列車。

目前中國是全球124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美國只是56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連同它所帶動的新興經濟體,爲全世界經濟增長貢獻70%以上,美國只有18%。(注2)

在此環境下,川普掀起的中美對抗可以理解,但其深遠的影響卻是兩極化的世界,而且與過往的美蘇冷戰形態十分不同,就如美國自己體認到的,美蘇對抗如同家族內的紛爭,中美對抗則是不同家族的對決。

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大咖傾輒下的小咖,左右逢源的空間只會隨着對決態勢的升高而愈來愈小。

新政治與新秩序

無論多麼鄙視川普的人都應該承認,他讓兩種文明的對抗單純化,直白而復古,不像民主黨人那麼假掰而陰險。簡單說,川普對中國既要錢也要命,但又絕對會避免軍事上的衝突。

種族與宗教衝突是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點燃情緒的對決途徑,問題只在於川普並無法擴大十字軍的規模,因爲他只在意美國利益,要錢的對象遍及其盟友。試問,如何想像十字軍隊伍裡絕大部分成員繳交給盟主的錢,來自於其敵對陣營?

再者,川普同情中國境內的穆斯林,根本毫無說服力,因爲他通篇演說稿裡的宗教敵人正是穆斯林。而有太多的事例證明,川普,乃至於他挑選出來的政府成員,對中華文化圈裡宗教文化與歷史的理解,趨近於零。對於自己不瞭解的文明採取掠奪式的意識形態攻擊,只會強化基督教文明與其他文明的疏離,讓自己陷於孤立。

三者,與美國霸權(外掛有強烈干涉他人傾向的基督徒)截然相反的是,中國主張尊重其他文化,並反對他國加以干涉。此一新話語權的建立,正逐漸取得非基督教文明國度的認同。這便使得中美間的史詩級對抗,將長期處於美國攻擊,中國還擊的態勢。這樣的交手模式,至少在宗教文化方面,靠攏中國的國家會愈來愈多,因爲許多弱勢國家對近代基督教文明的侵略性,記憶猶新。

中國活在未來的另一種解釋,就是那些亟欲翻身的開發中國家中,有不少在政治西化上失敗的政權,唯有嘗試取經於中國改革模式翻轉未來這條路。中國現在處於制度自信,話語權強度卻仍弱於西方陣營的階段,從大趨勢看,新興經濟體羣的崛起,有助於彰顯此政治制度的優越性,話語權也將從這個「新朋友圈」裡得到有效的強化。

因此,以宏觀的角度來看,中美之爭,是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之爭,是開放與封閉之爭,也是新舊之爭。新與舊,纔是中國在話語權上絕地反攻的關鍵概念。

至於中美對抗最終會不會以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作結,雖難以逆料,但至少在川普執政時(就算還有5年)不會發生,因爲美國媒體總算意識到,在外交的場域裡,「川普教義」(The Trump Doctrine)「確保」了這屆美國政府在處理外交事務上的不夠靈活,行事倉促,並可能只是虛張聲勢的現象(紐約時報形容)—— 這一點,蔡英文應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這樣的政府玩不起大規模戰爭。

這麼看,川普就是中國夢寐以求的對手,他不但將美國的霸權本質展露無遺,同時盡情揭穿自由派價值的虛僞與包藏禍心,決策也陰晴不定,反襯托出中國的穩健,堅忍,謀略與包容性。重點是,川普不會贏,中國也不必將自身優勢消耗在真槍實彈的戰爭裡。

川普「老舊腐朽」的選舉文化

▲美國聯邦衆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宣佈對總統川普展開彈劾調查。(圖/路透)

要鄙視移民並拒絕接收難民的川普大談人權毫無說服力,從宗教自由的角度拐彎抹角地切入容或貼合他的形象,但怎麼看都還是不協調。在宗教自由會議隔天,「川普教義」發揮了作用,將貿易問題與香港事件和宗教問題掛勾,企圖以話語權優勢威逼中國在貿易協議上就範,這種做法再一次凸顯了川普政府的行事倉促與虛張聲勢。

而所有的嘴砲不過都在挽救他選舉支持度的頹勢,出口轉內銷。

同一天,衆議院正式啓動對川普的彈劾調查,因爲他涉嫌施壓烏克蘭總統調查他的競爭對手拜登。

爲了轉移選舉醜聞焦點而砲口對外,是一種老舊腐朽的選舉文化,無論多少華麗的價值外衣,都掩飾不了的政治醜態。選民浸泡在醜聞裡的政治環境,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是阻礙進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想活在未來的國度,沒有太多理由選擇弊病叢生的西式政治裡。

美國活在過去,中國活在未來,兩國的消長是如何形成的?值得臺灣人民深思。

注1: 「中國志」 —— 加斯帕.達.克路士

注2:「東方學刊」新中國70週年與中國話語專題 —— 朱雲漢

►南太平洋的戰略風雲 臺索會斷交嗎?

►臺灣地位若未定 政府都不政府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