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習慣,趕走溼性體質

文、圖/退休好幸福

事實上,當身體發出不舒服的症狀時,正是一種警訊,告訴我們應該要多休息,好復原健康。以夏天常見的「身體潮溼」症狀來說,也是相同的道理,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維持人體的舒暢度。

症狀:舌苔厚、糞便

醫師角度,是如何斷定患者體內潮溼的現象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趙品諭說明,當患者前來就診時,中醫的診斷方式,會先檢查舌頭,倘若舌苔很厚的話,即是體內溼氣過重最明顯的表現。另外,也會把脈確認患者的脈動是否無異狀,若身體有潮溼現象,脈象會比較軟綿,稱作「濡脈」或「軟脈」。

在自我察覺方面如廁後,如果糞便沒有在馬桶水中,反而黏在馬桶的邊緣上,則表示糞便過於潮溼、黏膩,也是體內太溼熱的一種表現。

環境除溼與增強免疫力

趙品諭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避免身體過於勞累,並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像女生可以做一些瑜珈有氧運動等較緩和的運動,男生則能以肌力的鍛鍊爲主,維持體力

在環境方面,想要預防家中潮溼的現象,可以使用除溼機、隔水壁紙等,來降低居住空間溼度,以預防外界影響

更多健康訊息,請上《退休好幸福》 https://retire.hhh.com.tw/article?type=4

何謂身體潮溼?中醫這樣說 這4種症狀,代表身體太「潮溼」 去溼解潮!4個天然好食材 天然藥材穴道按摩,改善體內潮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