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超/惠臺31條看出彼岸的戰略主動與此端的消極苟且

▲中共惠臺31條措施目前最大貢獻是,讓我們重新省思臺灣政治人物對於人民意義內政不修,纔是對臺民主體制的最大威脅。(圖/總統府

關於中共近期推出的惠臺31條措施,臺灣目前對此的看法,主要見諸於朝野政治人物與媒體,他們多將之視爲中共正在吸走臺灣技術、人才,推動直接統一政策。此種論斷,等於假設這些措施未來必有所成。然而,對本文來說,現在這些論斷都嫌早了些,目前它的最大貢獻是,讓我們重新省思臺灣政治人物對於人民的意義,而內政不修,纔是對臺灣民主體制的最大威脅。

中共不是第一次推出類似的對臺政策了。兩岸從早期未交流時的葉九條說,「臺灣地方財政遇有困難時,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補助」,到後來胡錦濤時代的讓利,我們看到的卻是經濟熱絡但認同背離趨勢。如此認同趨勢固然與兩岸執政者的作爲相關,但「因誤解而靠近,因瞭解而分開」的影響恐怕也不能小覷。

簡單說來,密切交流亦會使得雙方出現利益衝突、發現彼此心靈鴻溝,這是當初主張交流者始料未及之處。就拿惠臺31條措施來談,確實對志在四方的臺人臺資展現了善意,但這些政策落實到執行面會是怎樣情況?恐怕誰也說不準。例如都講中共以商圍政,此次31條第一項也直接點出「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臺資企業大陸企業同等待遇」,但臺商心知肚明,私營企業中國大陸的生存環境相對不友善,臺商要的不是國民待遇,而是特權待遇,沒有臺灣,他們在對岸的處境恐怕不會比現在更好。

再以教育爲例,政策鼓勵臺灣教師去大陸高校任教,其在臺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再加上大陸近幾年薪資不斷提高,輔以臺人可申請各項國家基金項目,臺灣教育人才赴陸者必然多如過江之鯽。但就筆者瞭解,對岸大學要的是真正有競爭力的人才,求職者在受聘時必須籤契約,契約上載明學術表現要有一定水準才能續聘,他們沒有在達不到要求時幫忙找理由打官司的組織、也沒有住房、退休金等補貼;至於傳聞年收百萬以上消息則多有誇大,除了「長江學者」、「千人計劃」這類招收本來就有名的學者可獲得較優渥待遇外,一般招聘學者除了基本薪水外,校方承諾的某些薪資項目是分年給付,但在報導中被計入一年可獲薪水。這些宣傳與實際的落差是否會影響臺人去對岸後的安身立命?能否改善?大陸方面落實政策的機構又是否可切實體會兩岸交流的意旨?這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得到的答案。

無論如何,這措施確實反映出中共目前的自信與積極追求的戰略主動,他們相信時間在他們那邊,並不急於立刻以武力解決兩岸僵局,但不幸的是,從臺灣政治人物的反應看來,卻似乎映照出海峽另邊的消極與因循苟且。如果臺灣政府有能力搞好環境,誰會希望離鄉背井?企業圈的「五缺六失」問題長期存在早是不爭的現實,連工業發展最重要的電力問題,政府都搞不定,甚至可以說,目前臺灣電力無虞,也跟企業投資與GDP成長率偏低有關;而少子化、大學退場、教師空缺、薪資、雙薪肥貓等一系列問題知道多久了?教育部又拿出了多少不是虛應故事,而是能切實解決問題的辦法來?

過去蔣經國自信的說過:「海峽兩岸的競爭不是政黨之爭,而是生活方式之爭。我們奮鬥的目標是爲所有中國人建立一個自由、民主、和平、繁榮的中國,我們爲這種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選擇。」當時還要對岸「經濟學臺灣,政治學臺北」,甚至有人在李登輝總統執政初期建議經援大陸,只是到了行政院長層級被否決掉了。「小」臺灣曾經做過這麼有氣魄的事,也帶給中共競爭的壓力,後來的政治人物則只會讓人民在爛蘋果中挑一個比較不爛的。現在境外出現了一股爭取民心的力量,臺灣政治人物初步作的,是在分贓政治之餘說官話、恐嚇,還沒搞清楚,這次中共針對的對象是一羣什麼樣的人民。我們盼望這又是一個良性競爭的開始,兩岸人民都很勤奮,都值得享有平安富足的生活,而不是隻能有個會說大話、空話幹話的政府。

好文推薦

楊穎超/打通兩岸關節 單靠陳明通能成嗎?

楊穎超/美衰弱日不甩 臺灣真能一起「印太」?

楊穎超/以形塑的「真相」還原真相,就是促轉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楊穎超,臺大國家發展所博士,曾於北京清大、南京大學蹲點研究。關注美中臺、兩岸政經發展、交流議題。現於大學任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