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咬合產業 課堂搬進基地

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第五屆尋找民間好舌頭”挑戰賽上,四川省瀘州職業技術學院7名學生進入前10名幷包攬前4名。冠軍獲得者、釀酒技術專業大二學生周寧溪說,學院產教融合教育理念和方式,讓她取得很大進步,“專業訓練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加深了對專業的興趣”。

近年來,地處祖國西南的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對接地方重點產業,優化專業結構,強化實訓,推進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讓學生更出彩、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將專業設在“產業鏈”上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院長黃順紅最近這兩年深刻地感受到,學校畢業生越來越搶手――她常常因爲“給不出”學生而受到企業的“埋怨”。

“有一家瀘州直播基地的負責人到我們這來要人,一次就是200人,我哪拿得出來,我們一年畢業的電商專業學生也就200人左右,除了留在瀘州的,還有不少去了成都、重慶。”黃順紅說。

畢業生受歡迎的背後,是學校育人質量的不斷提高。作爲瀘州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推進產教融合,爲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基礎,助力瀘州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產教融合,就是要圍繞瀘州的產業鏈建設學校專業,培養高素質人才。”在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何傑看來,職業教育一頭連着教育,一頭連着瀘州骨幹產業,理應承擔起爲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人才的重擔,而產教融合則是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

瀘州地處川渝滇黔接合部,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重要節點城市。隨着電商直播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直播”成爲不少瀘州企業和商家經營的新亮點,當地對於電商直播人才需求急劇增加。

同樣,白酒在瀘州城市發展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2020年,瀘州榮獲“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羣”稱號,全市白酒產業營業收入1008.4億元。從高粱種植到釀造,再到包裝銷售……圍繞白酒,瀘州形成了規模巨大的產業鏈條,也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

產教融合,融是關鍵。近年來,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四川省現代產業體系,瞄準瀘州產業轉型發展趨勢,精準發力,對接“白酒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產業集羣,圍繞自貿區等產業園區,調整專業佈局、重新配置資源,全面實施以產業羣建專業羣,重點建設了中國酒業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智能製造與汽車工程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

3月26日,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與阿里巴巴(中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騰訊雲計算有限責任公司等四家公司舉行了校企合作項目集中籤約儀式,共同建設“阿里巴巴數字商業學院”“騰訊雲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和“中慧軟件產業學院”,就電子信息產業人才培養、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聯合開展社會培訓、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課堂搬進生產性實訓基地

觀色、聞香、嘗滋味……每隔一段時間,在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白酒品評標準化考評室,釀酒技術專業的學生都會跟來自郎酒等著名酒企的白酒嘗評大師學習白酒品評的專業知識。

每個星期二下午,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高原都會到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經緯諾博幼兒園)爲孩子們上一節活動課。“我想成爲一名‘雙師型老師’,通過示範上課,能豐富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能力。”高原說。

教師有本領,學生纔能有絕活。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有計劃地選送教師進企業掛職鍛鍊、引進企業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等方式,充實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使“雙師型”教師人數佔專業教師總人數近90%。

教育課程與經濟發展脫離、人才培養與實際使用相對脫節,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兩大問題。在對標產業鏈建設專業羣,解決了人才培養方向性問題後,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將課堂搬進生產性實訓基地,解決人才供需問題。

白酒產業實訓基地、經緯諾博幼兒園、龍澗酒莊、龍澗假日酒店京倫酒店……近年來,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主動與行業龍頭知名企業行業協會合作辦學,建設了一批“生產性實訓基地”,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校內就能完成從學生、學徒,到準員工、員工的完整轉變。

“通過與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共建實訓基地,爲學生搭建更高的平臺,拓寬他們的視野,培養‘雙證’人才,讓學生在拿到專科畢業證的同時,還要拿到一個職業技能證書,構建產教命運共同體。”在何傑看來,職業技術院校要培養企業用得上的人才,企業不願意要,學生不願意去,企業與學校兩頭冷,就談不上產教深度融合。

在瀘州職業技術學院三期校園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公共實訓基地正在進行緊張的室內裝修和實訓設備的調試,該基地佔地23畝、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是區域共享型產學研用一體化實訓基地,投用後將面向川南渝西提供工業機器人、物聯網應用、雲計算、大數據應用、建築信息模型、智能製造、健康和社會照護等10個以上工種的師資培訓、職業技能訓練、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技能大賽比賽。

“將行業一流大師帶進教室,將行業先進技術引進課程,讓學生直接進入行業龍頭企業實習實訓,確保師生與產業前沿、技術前端無縫對接,確保產教融合育人質量。”何傑說。

讓每個學生都出彩

2020年,瀘州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釀酒技術1班學生周陽畢業後進入古藺郎酒廠工作,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專業技能突出,提前3個月轉爲正式員工。同年8月,在全公司後備幹部選拔中,周洋與衆多知名高校畢業生同臺競爭,以優異成績進入人力資源部掛職鍛鍊。“沒有母校的培養,以及和郎酒集團的深度合作,我走不到今天。”談起自己的就業經歷,周陽感慨地說。

學以致用,讓每個學生都出彩。目前,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已與300多家科研院所、知名企業、上市公司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與企業合作的訂單班項目有25個,訂單育人1200餘人,初步實現“產爲教設,教促產興”。其中,與郎酒共建“郎酒菁英班”,定向培養高素質酒類人才近500名。與國信藍橋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藍橋班”,每年培養人才400名。與洲際集團聯合開班智選假日經理班、洲際英才訂單班,每年爲洲際集團培養酒店管理人才200人。

在“學用零距離”的辦學模式下,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就業市場上成了“香餑餑”,也讓學校招生從以前的“學校上門”變成了現在的“學生擠破門檻”。

近年來,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綜合就業率在97%以上,不少學生成爲瀘州老窖、郎酒等行業龍頭企業員工,並且在與衆多知名高校畢業生競爭時取得優勢。

3月27日,瀘州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單招考試舉行,4490名學子赴考,競爭3000個名額,報考人數創下學校單招考試歷史新高。

學校的中高職銜接五年貫通培養也同樣火爆。今年,近40所中職學校向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表達了合作意向。經過篩選,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其中25所中職學校開展合作,提供2150個培養指標。

何傑說,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將持續推進產教融合,積極探索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爲學生實現出彩人生鋪就更寬廣的道路。(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本報通訊員 劉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