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臺運動員「享受主場待遇」 陸開放冬奧設施移地訓練

▲國臺辦26條措施專題記者會。(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曾俊豪/北京報導

大陸國臺辦今(25日)舉行26措施專題記者會,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指出,未來幾年,大陸將舉辦多項國際大型綜合性賽事,都優先考慮臺灣運動員的需求,爲訓練參賽提供便利條件與積極協助。例如2020年的北京冬季奧運,訓練設施場館若率先開放,歡迎臺灣運動員移地訓練,「享受主場待遇」。

國臺辦等20個有關部門11月4日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其中,第25條提到,歡迎臺灣運動員來大陸參加全國性體育比賽職業聯賽,積極爲臺灣運動員、教練員專業人員來大陸考察、訓練、參賽、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條件,爲臺灣運動員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提供協助。

對此,吳堅在專題記者會上解釋,大陸未來幾年將依序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2020年三亞亞沙會、2021年汕頭亞青會、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等系列國際大型綜合性賽事。因此,將優先考慮臺灣運動員的需求,爲他們訓練、參賽提供便利條件和積極協助,使其享受主場待遇。

他以冬季奧運會爲例,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缺乏冬季運動項目訓練的條件,因此大陸將利用籌辦冬奧會的契機,率先將場館設施和訓練資源向臺灣運動員開放,包含移地訓練、服務保障、交流比賽等方面,幫助臺灣運動員提升冬季運動水平力爭在北京冬奧會上取得好成績

▲國家速滑館將進行速度滑冰的比賽。(圖/北京冬奧會官網

此外,第26條措施提到,臺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足球籃球乒乓球、圍棋等職業聯賽,符合條件的臺灣體育團隊俱樂部亦可參與大陸相關職業聯賽。大陸單項體育運動協會可向臺灣同胞授予運動技術等級證書。歡迎臺灣運動員報考大陸體育院校

吳堅進一步表示,臺灣運動員參加大陸職業聯賽,並享受同等待遇是這次體育惠臺措施的亮點,大陸主要從「質」和「量」下功夫。首先,從「質」上進行轉變,允許臺灣運動員以內援而不是外援身份來參加大陸職業聯賽。

他指出,像是大陸的籃球、足球等職業聯賽,對外援水平都有一定要求,數量也有限制,如果將臺灣運動員按照外援來對待,其競爭力很難與歐美高水平運動員相提並論,也大大降低了臺灣運動員被大陸俱樂部選中的機會。「允許臺灣運動員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職業聯賽,將爲更多的臺灣運動員來大陸發展、提高水平提供機會。」

下一步,則將在此基礎上推動有關協會和職業聯賽進一步研擬優惠舉措,擴大聯賽開放力度,在量上爲臺灣運動員參加大陸職業聯賽提供更多機會。至於如果臺灣運動員被大陸職業運動俱樂部選中後,若俱樂部參加亞冠等國際比賽時,是否能夠正常代表俱樂部出賽。吳堅則迴應,屆時將聽從俱樂部的安排。

周儀翔本季效力CBA聯賽北京首鋼隊。(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