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空污粒子中發現新冠病毒」 學者推測:飛沫+空污傳更遠

▲Nexu Science Communication工作室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共同公佈的新冠病毒電腦繪圖模型。(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編譯

義大利波隆那大學在北部貝爾加墨省(Bergamo)多個空氣污染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研究團隊表示,目前仍不清楚病毒是否能依附在粒子表面存活,或者數量是否足夠引發疾病,但飛沫中的病毒可能透過此途徑傳播更遠,研究釐清這一點非常重要。

英國衛報報導,波隆那大學在貝爾加墨省的都會區工業區蒐集資料,在多個空污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基因。團隊另一項分析則指出,義大利北部是歐洲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高程度空污也許能夠解釋當地較高的感染率。但是,上述研究還在初期階段,仍不清楚病毒是否能依附在空污粒子表面存活,或者數量是否足夠引發疾病。

領導研究團隊的學者塞蒂(Leonardo Setti)指出,介於0.1至1微米(micron)的飛沫,與10微米以下的污染粒子結合,粒子會變得更大,密度更小,因此能在空氣中飄浮更久,傳播更遠。他認爲,調查病毒是否能夠透過此途徑更廣泛地傳播非常重要,「如果我知道,我們可以找到解決方法。但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就只能承擔後果。」

▲義大利研究團隊指出,高程度空污也許能夠解釋較高的新冠肺炎感染率。圖爲羅馬工作人員準備對建築物消毒。(圖/路透)

英國布裡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教授裡德(Jonathan Reid)也在研究冠狀病毒透過空氣傳播的可能性,他說「飛沫能夠與都市中的粒子結合,被帶到各個地方,這也許並不讓人訝異。」

愛爾蘭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教授索多(John Sodeau)也認爲上述推論合理,但以標準科學研究流程而言,可能需要耗費2、3年才能確認結果

科學家過去就發現,空污粒子中含有微生物,很有可能將導致禽流感麻疹以及口蹄疫病毒傳播到更遠的地方。也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死亡數增加,以及空污程度升高之間有着關聯性,且長期暴露在污濁空氣會傷害肺部健康,導致人們面臨新冠肺炎時更加脆弱。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