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從這3次和解開始

史鐵生還在世時,他一位身患重病的鄰居上他家裡找他談心。

那鄰居說:“我要是你,我都得瘋了。”

史鐵生說:“你以爲我沒瘋過嗎?”

鄰居又說:“我要是像你,我得自殺。”

史鐵生回她:“你以爲我沒自殺過嗎。”

鄰居聽了一時平靜下來,沉默了。

史鐵生緩緩告訴她:“但是上帝給我們每個人都公平。”

鄰居不解:“就這樣上帝還對你公平呢?”

那時的史鐵生,已癱瘓多年又患上腎病。

怎麼看,命運對他都不算公平。

實際上,史鐵生也有過憤憤不平的時候,直到他走進那個後來名聞天下的地壇。

21歲那年,史鐵生再也站不起來了。

殘疾之前,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附中,且尤其擅長田徑。

清華附中舉辦的運動會,史鐵生摘獲80米跨欄第一名。

當時他的夢想,是攢零花錢買一雙“回力”牌運動鞋。

然而,命運開了個玩笑。

21歲生日第二天,史鐵生住進了醫院。

由於先天性脊柱裂,加上插隊期間長期受到潮溼冰冷環境的影響,他腰腿病加重,導致雙腿癱瘓。

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讓史鐵生無數次動了輕生的念頭。

一次他趁病友們去乘涼的時機,費盡力氣爬下牀,將電線咬去兩端塑料殼後往插座裡插。

幸好電線短路,才撿回一條命。

那段日子每天醒來他都很沮喪——怎麼還沒死。

大好年華,別人在工作、戀愛、爲明天奮鬥。

史鐵生生活不能自理,痛苦迷茫。

一次偶然機會,史鐵生進入了地壇。

400多年前,地壇是皇帝祭祀的地方,如今,它只是個破敗荒蕪的古園。

地壇對史鐵生的第一個意義,是一個“避難場所”。

在這裡,他可以暫時忘掉身體上的傷痛,與外界隔絕,獨自舔舐傷口。

但史鐵生沒想到的是,地壇回饋給他的,遠比他期求的更多。

在這裡,史鐵生見到了另一個世界。

蜜蜂像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螞蟻搖頭晃腦地,會猛然間轉身疾行;

瓢蟲爬着爬着便展開翅膀,忽悠一下飛走了;

露水轟然墜落到地上,彷彿摔開萬道金光。

過去,史鐵生忙着參加比賽和工作,從來沒機會仔細地欣賞這樣的景緻。

現在,他的生活被迫慢了下來,周圍的一切開始散發自身的魅力。

萬物,似乎被賦予了靈性。

史鐵生開始樂了,原來一個小小的地壇裡,竟藏着大千世界。

即使是靜靜地觀摩,也會覺得其樂無窮。

史鐵生髮現,輪椅困住了他的身體,卻打開了他對萬物的感知。

其實那句“上帝關上一扇門,也會爲你打開一扇窗”,着實不假。

在這個世間,目盲者可聆聽世間千音,失聰者可感知風中萬物。

上天收走了什麼,必定會回饋你一份禮物。

只是很多人執着於“失去”,而忽略了饋贈。

當史鐵生開始欣賞生命之美時,身體的痛苦也便不那麼深了。

他與殘疾的身體,開始和解。

他知道,縱使行動不便,世間依舊爲他預留了一份快樂。

就在這地壇之內。

在地壇裡,史鐵生見證了很多人的命運。

朋友因爲出言不慎坐了幾年牢,苦悶至極,於是便練習長跑排解。

第一年,朋友在春節環城賽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見前十名的照片都掛在了長安街的新聞櫥窗裡,於是有了信心。

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聞櫥窗裡只掛了前三名的照片。

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櫥窗裡掛前六名的照片。

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櫥窗裡卻只掛了第一名的照片。

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櫥窗裡只有一幅環城賽羣衆場面的照片。

最後一次參加環城賽,朋友以38歲高齡得了第一名並破了紀錄。

一位專業隊的教練對他說:“我要是十年前發現你就好了。”

朋友只剩下苦笑。

命運就是這樣,不停地折磨你,撞擊你,等你倒下後還要再調戲下你。

而我們對它,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

只能嘆息與無奈。

嘆息與無奈過後,也只能聽從它的安排。

在地壇裡,還有一個帶給史鐵生震撼的故事。

初到地壇時,史鐵生遇到過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大約三歲。

小姑娘常常在春天,由哥哥陪着在欒樹下撿欒樹果子。

許多年後的一個春天,史鐵生搖着車到那棵大欒樹下去。

他看到有幾個流氓在嚇唬一個少女。

少女在幾棵大樹間驚惶地東跑西躲,兩條腿袒露着。

他看出少女有智力缺陷,正要驅車上前爲少女解圍,就見遠處飛快地騎車來了個小夥子,趕走了那幾個討厭的傢伙。

史鐵生認出了他們,他們就是當年那對小兄妹。

至此,史鐵生大爲感慨。

如此漂亮的女孩,卻有着智力缺陷。

假如是個健康的女孩,她的人生該有多麼不同。

她可能被人們羨慕,被高富帥追求,甚至成爲一個耀眼的女明星。

然而此刻的她,只能在這地壇之內,被幾個流氓欺負。

史鐵生不禁爲女孩惋惜。

似乎這世間的美滿,總不會同時降臨。

這一點史鐵生也感同身受。

當初史鐵生打算後半生以寫作爲生時,母親立馬跑了好多個圖書館爲他借書。

其實母親並不是期望他寫出什麼名堂,而是希望他能找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然而等到1983年史鐵生小說獲獎名動文壇時,母親卻早已去世。

此番種種,讓史鐵生頓悟了那句振聾發聵的——

“於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命運這件事,沒什麼公平可說。

上天給的劇本,你只能照着來演。

就算是苦酒,你也得一飲而盡。

在瞭解到這一點後,史鐵生和命運和解了,他甚至發展出了一套自洽的邏輯,他說:

正因爲有他這樣“殘缺”的人,才凸顯出健康的可貴。

到這,他與命運和解了。

他願意以自身的殘缺之軀,來照拂世間的美好。

當一塊破碎的鑽石,去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這是一份慈悲,一種獻身精神。

當年母親去世前不久,史鐵生才知道母親患了肝病,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睡不了覺。

但她怕史鐵生擔心,一直瞞着。

母親去世後,史鐵生無比愧疚。

他陷入抑鬱,一個人在地壇,無止盡地思索生與死到底是怎麼回事。

直到一瞬間,他聽到“園神”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剎那,醍醐灌頂。

其實人生是什麼?

人生就是“有常”與“無常”的結合。

所謂“有常”,就是那些恆久不變的事物。

比如這座飽經風霜的地壇,比如地壇裡的一草一木。

比如春花和秋月,陽光和霜雪。

它們日復一日,總會再來。

那麼“無常”是什麼呢?

無常,是那些有生命長度的事物。

是地壇裡的衆生,是偷偷在角落裡瞭望的母親,是那對相依爲命的兄妹;

也是曾經日日守望在此的史鐵生自己。

文中史鐵生寫道:“必有一天,我會聽見(有人)喊我回去。”

到那一天降臨的時候,衆生平等。

無論美醜、貧富、殘疾還是健全,我們都會化作宇宙間漂浮的塵埃。

至此,史鐵生徹底消解了苦難對他的創傷。

不會再有一絲一毫的憤懣不平。

在地壇裡,史鐵生見萬物,見衆生,見宇宙。

最後消解了自身的苦難,完成了自我的修行。

地壇也從一個“避難場所”變成了他的“悟道龍場”。

萬物於此開始涅槃。

2010年12月30日下午,史鐵生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醫院。

因爲身體狀況過於糟糕,失去了搶救的可能。

他最後的心願,是在死後將器官全部捐贈給有需要的人。

最後一天凌晨,寒風呼嘯,史鐵生永遠地合上了雙眼。

那時,他輪椅經過的地壇,正經歷着一場大雪。

淡褪硃紅的門壁在一片雪白的映襯下顯得鮮豔了幾分,古殿檐頭的琉璃被冰雪滑過後,似乎恢復了往日的神采。

冥冥中,他寫在《我與地壇》裡的文字,悄然響起:

史鐵生安然地離去了,他完成了生命的答卷——

也成就了不朽的地壇。

十點讀書開視頻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頻裡學知識

歡迎點贊關注

本期解讀:詞牌名

作者 | 海邊的漁車伕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狸愛CUC,公衆號:笙夜時間。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