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報告公宅防災與治安 柯坦承4年2萬戶只能達到動工

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赴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圖/臺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張暐珩/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16日前往議會,就公共住宅政策公辦防災都更(土壤液化配套)、社會治安加強措施幼童安全)、重大交通政策與問題(塞車、取消優惠、輕軌、三橫三縱等)進行專案報告。其中,公宅部分,柯雖重申「4年2萬戶」的進度與目標,他坦承自己也不認爲可以全部蓋完,只要動工,就算達到目標。

公共住宅部分,柯文哲重申市府「4年2萬戶、8年5萬戶」的目標,並強調公共住宅全市住宅存量要達到5% (5萬戶)。目前2萬戶公共住宅執行情形,105年度預算已達成20處基地(4處施工中、11處專案管理或設計監造標已發包)。其中,文山區因爲公宅比例分佈高,被議員居民抨擊將衝擊交通,簡報中也提到要以TOD策略改善。(捷運站在500公尺、公車站在300公尺內爲原則

公宅財務規劃方面,2萬戶公共住宅,約1300億成本,包括土地及營建成本;土地爲永久資產或採分期付款,每年佔市府預算<2%,「不至於排擠其他預算」;營運55年的房租收入,第36年可還本。簡報中還寫到「小英新政府?20萬戶/8年」。

柯文哲也提到,北市府雖沒有中央補助公宅,但準總統英文的「8年20萬戶」公宅,相信8年20萬戶公宅有包含臺北市的5萬戶,當準閣揆林全上任後,北市府就要趕快去跟中央談;若國有地可以無償撥用,約可省下300多億元經費

至於公辦防災都更(土壤液化配套),柯文哲表示,「臺北市防救災量能精進6大方案」,是針對北市建築物耐震及土壤液化之配套,老屋健檢與補強計劃」則是主要政策。從4月底開始申請的老屋健檢,續以提供耐震評補助款、都更整維或都更模式協助民衆辦理「耐震性能詳細評 估」、「補強修繕」及「拆除重建」等後續配套措施。最後宣示「8月公佈土壤液化潛勢圖。」

社會治安加強措施 (幼童安全)」部分,柯文哲指出,「社會安全網」的七大主軸分別是社會局的「福利安全網」落實福利、擴大照顧、衛生局「自殺防治網」打造社區健康關懷照顧網絡服務勞動局「就業安全網」創造機會、照顧失業教育局「就學安全網」。

其中,「就學安全網」內容包括國小校警或保全人力基本編制爲2名、軟體方面,增進上課期間門禁管制等,硬體則有電子圍籬公廁緊急求救鈴、學生上、放學刷卡系統、校園安全地圖。另外,加強教育宣導、社區支援,還有警察局的「治安維護網」、消防局「緊急救護網」、民政局區裡關懷網」。

►►臺北市更多影音、報導,請鎖定【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