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在大洋上生活的150天

遠望6號船的船員跑步

過去的一年裡我有將近150天生活海上,跟隨遠望號船隊一起斷網斷通訊乘風破浪走遍了中國近海、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總航程累計近5萬海里。因爲疫情,這段特殊海上生活的記憶尤爲刻骨銘心。

首次出航感受26年船齡老船的艱苦

遠望號船隊包括7艘航天遠洋測量船和2艘火箭運輸船。衆所周知,海洋佔地球表面71%的面積,從陸地發射升空的航天器必然會經過海洋,這遠遠超出國家陸地測控站的範圍,因此遠洋測量船成爲中國航天任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爲記者,我首次出海是2019年12月1日跟隨我國第二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船,它於1994年下水1995年底投入使用船長180米、滿載排水量1.7萬噸、吃水深度8米。船上住艙狹小,通常爲4-6人間,大部分船員需要在船內的大澡堂洗漱。據船員介紹,有時因任務需要,隨船出海人員多,住艙嚴重飽和,大家會在活動室打地鋪。近年來,我國航天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已進入高密度發射常態化階段,因此遠望號船隊每次出航都有將近45天。從母港帶出去的生活用水很快就會耗光,遠望3號船在有動力航行期間會淨化海水,這些淡化後的海水通常用來洗漱。當航程過半開始用淨化水洗澡時,大家可以明顯感受到區別,被水淋過的身上永遠滑溜溜的,就像剛塗上沐浴露。對於長髮的女生這種煩惱會更多,頭髮似乎永遠衝不乾淨。

遠望3號船於2020年1月20日返航,斷網出海執行任務的我終於結束了“海上衝浪”,重返“網上衝浪”。剛靠岸時,大家還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只想着終於趕上節前回到陸地同家人一起過春節。然而2020年1月22日武漢“封城”,所有船員被緊急召回進入隔離。

在遠望號火箭運輸船上守着火箭過春節

2020年1月23日下午我登上停靠在天津港的遠望21號船,遠望21號是我國第一艘新一代運載火箭運輸船,還有一艘同型船遠望22號姊妹船。火箭運輸船建造的初衷是因爲傳統的幾大發射場酒泉、太原和西昌都需要面臨陸路運輸的隧道問題,隧道直徑決定了允許通過的火箭最大殼體直徑。隨着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投入使用,經由海運從天津到海南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2020年的春節我是在遠望21號船上過的,此時火箭已經裝入船艙,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能夠陪火箭一起過春節,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我是遠望21號船本航次唯一跟外界接觸過的船員,所以大家尤爲關注我的每日體溫。有一天鬧了個大烏龍,滿頭大汗的我用電子測溫儀測的體溫達37攝氏度,導致大家一陣緊張,連忙用水銀溫度計再次測量,還好有驚無險。因疫情防控,這個航次不允許船員聚集,大家都躲在自己的房間。

將長征五號B遙一火箭通過海上運輸到文昌的港口,接下來運輸船船隊還要繼續在海上生活。船上僅接受了陸地單位提供的口罩等防疫用品,讓他們放到碼頭等人員走遠才放下舷梯,完全消毒後再搬到船上。本航次開始火箭的全部吊裝作業均由本船人員獨自完成,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我的海上生活至此也暫告一段落。

遠望6號船

橫跨三大洋,單航程90多天

在經歷半個月的隔離及兩次核酸檢測後,2020年7月11日我來到了遠望6號船,這是我國第二艘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2007年下水,船長222.2米、排水量2.5萬噸,可供400人在船上長期生活和航行。住艙多爲2-4人間,擁有獨立衛生間,可供應24小時熱水。相比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這樣的生活已經很好了,聽老船員介紹,第一代船上沒有女船員,船上無法提供24小時熱水。船舶航行到雨區時會減速,通知大家拿着洗髮水走上甲板,脫光衣服淋雨洗澡。在海上,雨水是最乾淨的淡水資源。

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樣的生活條件遠遠不夠。聽同船的人介紹,中國第三艘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7號船滿載排水量近3萬噸,疫情初期出航,在海上航行到5月,因發射任務一推再推,船舶在測控任務海域附近等待差不多大半個月,船上已經沒有了新鮮蔬菜,只好吃速凍食品。船上淡水和馬桶用水開始嚴格限制使用,每天只限三個時段,共3個小時供應。受疫情影響,就近的國外港口不允許中國船隻靠岸補給,遠望7號船一直在錨地邊緣錨泊,無動力狀態下無法進行淨化海水。等待港方通過小拖船運送補給,卻由於天氣惡劣浪涌撲騰而大費周折

食物短缺的情況同樣影響了遠望6號船,出航時我們就知道冷凍生鮮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因此在國內母港已經將足夠多的冷凍肉類食品放入零下18攝氏度的凍庫,大家做好了無法在國外港口補給冷凍品的準備。出航後一個月,國外疫情嚴重,出於安全考慮,船上決定只在國外港口補給必要的蔬菜,上船後進行消毒焯水熱處理後再食用。對於生吃的水果將不會進行補給。船上先是吃不到一個完整水果,後來是對半切,再後來的標準變成了手指粗細月牙狀可以立住的切片,每人一天一片。

那麼蔬菜呢?哪怕再先進的保鮮技術,面對將近百天的航程依舊會不足。葉片蔬菜脫水相對較早,船上通常採購帶根的綠葉蔬菜,能保存20天左右,也會在出航早期先將他們烹調食用。白菜、土豆、茄子等可以保存兩個月以上。航程時間超過70天后,每天蔬菜限量供應僅兩三種。平淡的海上生活導致航程後半段大家味覺不再靈敏,此時伙食會開始偏油酸鹹辣重口味。西藍花這樣的蔬菜雖然單個密封保存,但儲存時間過長會逐漸發黃變幹,甚至有些異味,經過篩選後跟臭皮蛋進行烹調,別有一番味道。每日進食的蔬菜越來越少,大家的伙食中麪食、肉類佔主角,雖然船上會供應複合維生素泡騰片,但這遠遠不夠,船員陸續出現上火、口腔潰瘍及痔瘡。

執行任務的遠洋航天測量船在海上航行時速度較快,加上航程內跨越緯度大,室外溫差大、氣象情況複雜,通常不建議在室外行走,更不允許拋竿釣魚。任何從船上拋落的東西都會瞬間吸入船底絞成碎片被海水吞噬。長期出海這樣生活雖然單調,經驗豐富的船員卻會自己充實豐富,超長的航程使得船員尤其熱愛運動。遠望6號船的上甲板很寬闊,剛出航在太平洋時風平浪靜,每天下午船員們都會出來跑步,順便看看每日不同的海上日落。不少船員經常會每天跑幾十圈,大量運動助於分散精力。隨着一路南下航行至印度洋,海況變惡劣,單單是普通的行走都變得艱難。隨着船左右搖擺上下起伏,行走時深一腳淺一腳,這樣的環境非常傷膝蓋,船員只能在室內做地面運動。

等到我們圓滿完成各項海上任務,終於可以在10月返航時,臉色蠟黃的船員看到綠色的陸地,眼中重新有了光芒。而此時的中國,已漸漸走出疫情陰霾,一副生龍活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