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修繕奔波300公里 特力屋助門諾弱勢家庭危屋能安居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300公里有多遠?從google地圖上臺北嘉義大約300公里,這個月8日特力屋團隊跑遍花蓮爲弱勢家庭修繕,一路從花蓮市卓溪,再從山線的玉里、光復橫跨到海線豐濱,一天內奔波了300公里,施作據點遍佈花蓮偏鄉,將一間間的「危屋」,打造安全舒適的「家屋」,爲長輩減輕生活的不便。住在豐濱的獨居70歲的李阿公,李阿公的家緊鄰海岸山脈、眺望太平洋,門前還有山泉溪流,家裡是鐵皮組成的貨櫃屋,阿公說原本住得是更簡陋的貨櫃,在臉書社羣「花蓮同鄉會」的網友愛心號召下,幫阿公在貨櫃外搭建了鐵皮,但因年久失修,屋頂上出現了許多個小洞,下雨會滴滴答答的漏水,阿公笑說:「每當下雨的時候,屋外大雨屋內小雨。」因阿公身形先天駝背四肢彎曲,領有中度身障手冊,生活仰賴低收補助, 5年前接受門諾基金會週一至週六的送餐服務,阿公說連吃飯都有問題了,哪敢想着要修房子,而且身體的不便,根本無力自行修繕。李阿公的屋頂被斷裂的枯木壓住,因鄰近山壁,屋頂上密佈許多枯枝落葉,增加修繕的困難,特力屋團隊架設鋁梯爬上屋頂,合力樹幹及枯葉移除、清掃,才能順利進行修補,經過特力屋師傅的巧手,阿公說,他以後再也不怕日曬雨淋了。

這天,跟着特力屋團隊,我們一共修繕了4間房屋,修繕項目包括了加裝扶手、浴廁地板防滑、門窗修繕、照明設備及屋頂修繕等,這不僅讓長輩生活更便利,同時也大幅降低長輩在家中發生的危險。

說起門諾基金會與特力屋的淵源,要從9年前開始說起,社工督導們在訪視的過程中發現,居家環境的照明設備、浴室扶手、門窗等缺失,都是造成人身危險因素。因此,門諾基金會於2010年向特力屋總公司提出企業志工合作企劃,獲得特力屋總公司的大力支持,也開啓了雙方合作的公益修繕之路,目前已修繕近120間的「危屋」。店長陳天惠說,總公司在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的全國志工日全臺25間店要爲需要修繕的學校、教會、課後輔導中心等,進行修繕回饋社會,實際走入社區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的弱勢家庭住在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環境當中。在修繕路途上經過東里,路過去年服務高齡94歲的李阿公家已於年初安詳辭世,店長感觸很深的說:「每一次服務長輩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所以特力屋團都很珍惜每一次服務的機會。」

9年來,由林建良師傅擔任木工黃阿二擔任水電,從第一家開始修到現在他們不曾缺席,問起黃阿二師傅和林建良師傅堅持到現在的動力是什麼,他們說就是一份爲弱勢長輩服務的使命。300公里的修繕之路,從白天修到夜幕漸黑,師傅們的衣服幹了又溼、溼了又幹沒有喊一聲累,爲社福團體服務的榮譽感和使命必達的精神,一直是我們所欽佩的,感謝特力屋企業的支持,用心的付出,細膩的修繕,打造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爲東部弱勢家庭環境安全而努力,嘉惠更多偏鄉弱勢家庭,未來門諾基金會也希望能繼續與企業共同合作,讓東部弱小弟兄都能有的安全平安的家(圖/門諾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