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攜手機械業 搶攻航太大餅

漢翔董事長廖榮鑫(右4)昨日與友嘉總裁朱志洋(右3)等14家智慧機械業者簽署合作備忘錄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左6)、臺中市市長張光瑤(左5)、臺灣機械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左3)等人見證。

漢翔航空工業昨(19)日分別與友嘉、大前、恩德、東臺福裕等14家智慧機械業者簽署策略合作備忘錄,預定1年後開發出航太用智慧機械;將依各家業者專精項目,分別開發飛機結構金屬件復材件發動機零件等所需航太專用機械,讓國防航太、智慧機械兩大產業交流合作邁出一大步。

包括友嘉、大前、永進、亞太菁英協鴻、東臺、油機、恩德、高明喬崴進、新虎將榮田、福裕及歐羣等14家機械業者,昨分別與漢翔簽訂策略合作備忘錄,期待透過智慧機械業者多年製造研改經驗,加上漢翔的加工經驗分享,共同打入國際航太產業供應鏈,爭取國際訂單以提升航太產值

漢翔董事長廖榮鑫指出,根據空巴(Airbus)的預測,未來10年估計有1萬架新機的需求,與過去花了42年才達成此規模不同,顯示未來航太產業仍有強勁需求及機會

他也以爐大也需要柴火比喻,強調人才練兵場及柴火對智慧機械的重要性,其中,柴火即指民用飛機教練機業務,漢翔整合A-Team4.0是提供業務機會,給供應鏈一個有柴可燒的練兵場。舉例來說,漢翔去年落成啓用的岡山ECMC機匣三廠機械設備中,約有90%使用國內製造機臺,是響應政府提供「國機國造」的另一個練兵場。

與會的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表示,臺中市是製造業精密機械及航太零組件重要聚落,要讓智慧機械與國防產業結合,讓在地的智慧機械由國內廠家自行研發、生產、製造、使用,使生產的成本有效降低,纔有機會走向國際。

臺中市副市長張光瑤指出,航太屬於應用端,機械則爲設備端,由於現階段機械產業技術已相當成熟,具有與航太產業合作發展的能力雙方合作必須建立互信,才能與日本德國等國家競爭。張光瑤說,市府未來將整合漢翔水湳廠區中科院航研所及「機159」用地,做爲水湳航太產業總部,同時也規畫清泉崗門戶計劃清水區的東山里、海風裡及漢翔沙鹿廠區,成爲航太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