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楊旭:中國市場提供更多互補性機遇,未來十年共同做大

(原標題:英特爾楊旭中國市場提供更多互補性機遇,未來十年共同做大)

2日,英特爾公司全球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對未來做大膽預測,根據半導體行業現在的增長速度以及中國現在市場整個趨勢,在未來五年乃至十年以後,英特爾全球更大比重的業務在中國,這都有可能。

楊旭是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京舉辦的以“聚焦變局下的全球營商環境”爲主題的智薈中歐·北京論壇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他並表示,目前中國(在英特爾營收貢獻方面)跟美國並駕齊驅,美國市場可能稍大一點,但是中國的增長速度快一點。

芯片問題上,他表示,在半導體領域,面對5G時代萬物互聯的機遇,會呈現出更多互補性機遇。

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多樣化的芯片技術,從高端的雲芯片到碎片化的衆多的‘物’所需要的定製化模塊化芯片,後者要求設計成本低、設計速度快。”他稱,“我們和本地的創新力量可以形成最大化的互補,共贏數字未來。”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

中外芯片互補

楊旭表示,過去幾年芯片行業存在一種擔憂,如果中國自主研發芯片,最終是否要替代英特爾的芯片。“這個矛盾是不是無法破解,是不是一定是種替代關係?今天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許多問題,都是過早地被定位成了替代關係。任何東西,一說替代關係,就會激化矛盾。”

“實際上,很多東西一開始不是替代關係,而可能是互補關係。”楊旭舉例稱,21世紀初期,全球汽車企業希望進軍中國市場。儘管中國市場巨大、機會很多,外國車企仍然擔憂,進入中國市場意味着必須建立合資公司,而如果中方學會了相應的造車技術,外方的業務可能會因此被替代。

“因此,當時這些車企都很保守,一般會拿較老的車型在中國市場驗證。後來他們發現,中國學會製造汽車後,並沒有替代他們的低端車業務。”楊旭表示,早期許多跨國公司擔憂中方製造的汽車會在低端車型市場取而代之,因此往往提前佈局,特別是歐系車企設計出許多入門級型號,試圖守住低端市場。但隨着時間的發展,外企發現中國本土汽車產業沒有替代低端市場,反而是做大了市場份額。

楊旭說:“市場增長了許多倍,外方車企嚐到了規模化帶來的甜頭,同時也獲得了信心。這些企業的高端車型並沒有因此減少銷售,反而以比世界上任何地區都要快的速度增長。這樣一來,市場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外方車企把更多的車型、更多的合資甚至更前沿的技術都帶到了中國。”

楊旭分析稱,當今中國汽車行業,尤其是外方車企的許多超前技術都在中國進行研發,比如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技術。“從最開始對中國的情況完全不瞭解、存在擔憂,到逐漸瞭解,到現在隨着規模和利潤的增加,市場對(在中國發展的)未來有了清楚的判斷和信心。”

楊旭認爲,半導體產業可能也會經歷一條與汽車產業類似的路徑:“數字經濟需要海量智能終端,這麼大規模的芯片,沒有哪一家公司能夠完全包攬,一定是有互補空間的。在一個具體的市場段裡有很大規模的芯片需求,這是一家公司自己做不了的生意,但是有很多合作伙伴就可以做成,這是互補的地方。”

楊旭表示,英特爾正基於此制定在中國發展的更長期的本地化策略,在“雙循環”的環境下,設計好自身未來要走的路。

數據大國,數據需增值

談到數字經濟的話題時,楊旭表示,中國不是石油大國,但從數據規模來看,中國一定是全世界最大的國家。中國一定是數據大國,而數據就是未來的“石油”。

楊旭稱,數據僅僅量大是沒有效用的,必須要讓數據增值,否則就無法轉換成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現在各行各業都配備了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採集數據,再將數據進行處理、傳輸、存儲,最後增值,變成各種各樣的服務。這催化了很多傳統互聯網公司和其他行業的傳統企業向數字經濟過渡。大家都在產生數據,如何讓這些數據在增值以後,能給傳統行業、工業和企業找到新的發展空間,這就是當前最大的機會,這就是數字經濟的過渡。”

對於疫情的影響,楊旭稱,過去一年多,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趨勢和速度。“去年上半年,許多跨國企業都很擔憂,因爲國際大環境和經濟都很脆弱,讓人看不到希望。但到了下半年,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經濟實現快速反彈,許多(跨國)公司一下子感覺到是中國市場拯救了他們。”楊旭說,“那一瞬間,我才真正明白了,現在已經不是單一國家靠着它的超級力量帶着世界往前走。世界已經進入了多元化的發展時期,不僅(像以前)靠一臺發動機去拉動。”

楊旭因此認爲:“接下來,所有跨國公司,包括我們在內,必須要研究中國市場的特徵和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當前最大的一個市場特徵就是規模化,要迅速地使技術能夠落地,然後產生規模,這種規模本身就是極其有顛覆性的東西。”

楊旭表示,跨國公司和本土產業生態並非互爲替代關係,而是互補性發展的關係。競爭不是壞事,良性競爭可以創造更大的市場。中國市場足夠大、足夠多樣化,通過更多互補性合作,不僅能滿足高端需求,也能滿足更廣大的主流需求,兩種需求的機會都會越做越大。

楊旭繼續以汽車產業爲例稱,中國本土汽車品牌起飛前,比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前,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約爲(每年)200萬輛左右。2009年時,這一數字已超過1360萬輛,超越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外國品牌通過建立合資企業獲得了巨大成功,例如大衆和豐田。數據分析表明,本土品牌由低向高推動車型、品牌不斷升級的同時,國外品牌車型也從高端下沉,面向中國市場需求,定製製造出了許多主流、入門級車型,滿足了更廣大車主的購車需求。這體現出互補性增長的規律,即不論本土還是國外品牌,需要共同創造更大的市場,共同滿足高、中、低多樣化的用戶需求。

給CEO講好中國故事

這一背景下,楊旭認爲,現在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需要把中國故事講好。

他以自身經歷爲例:“我在英特爾算‘五朝元老’,(自從加入英特爾後)首席執行官(CEO)已經換了五位。對於每一任CEO,我都會去跟他們講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市場對英特爾的重要性。不管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用數字說話,這是他們最喜歡聽的。”

楊旭表示:“關鍵是,要把中國未來的方向、趨勢和政策給他們講清楚,(這些)給大家帶來的是希望,而不是擔憂。要告訴他們,以前的策略行不通,必須要更改。至於如何改,也要給他們提出有效的建議。當他們看到未來的希望,真正相信跟中國共同發展,才能夠加入快速規模化的經濟發展中去,而且外企與中國並不是替代關係。要把這幾點講清楚,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首先(講中國故事的人)要有話語權,要和高層建立這樣的信任,你的工作成果和能力擺在這兒,對未來的判斷也很準確,他不相信也不行。”楊旭說,“你一定要從兩邊(外方和中方)進行分析,對兩邊的需求都要講清楚。既然我們是搭橋建橋的人,那就要關注橋的兩端,要非常清楚兩端的需要,清楚他們的差異點和共同點在哪,然後才能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