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尼漁夫撈到陸水下滑翔機 北京想幹嘛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8月23日在「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啓動式中,透過視訊連線,展示研製的「海翼」水下滑翔機。(中新社)
一名印尼漁夫最近撈到與衆不同的漁獲,從外觀看來,它似乎是中方的水下滑翔機。而在近兩年間,印尼海域至少還發現了另兩具就算不相同,但也十分相似的水下滑翔機。
據「戰區」(The War Zone)網報導,這發現令人懷疑,北京是不是想秘密在水下調查南海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道。而對穿越相關海域的中方潛艦來說,這些資訊可能特別有用。
據說這位名叫沙魯丁(Saeruddin)的漁民是2020年12月20日在南蘇拉威西(South Sulawesi)省的塞拉亞羣島(Selayar Islands)附近撈到這具水下滑翔機。接着他把這「漁獲」交給當地警方,而警方再轉交給印尼軍方。
據印尼detikNews新聞網報導,這水下滑翔機前端有感測器陣列,如果不算後端地天線或感測器,全長還不到7.4英尺(近2.3公尺)。而推特用戶@Jatosint則率先指出,它酷似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起碼從2014年起就開始使用的「海翼」水下滑翔機。
而「海翼」系列有300米級,1000米級和7000米級等多種不同作業深度的滑翔機,可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2017年時,7000米級水下滑翔機成功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6329米,打破了由美國締造最大下潛深度6003米的世界紀錄。
從外形來看,水下滑翔機構造簡單:圓筒狀的機身上有一對翅膀,尾椎還拖着長長的天線。它沒有螺旋槳推進裝置,是靠自身的浮力驅動,而機腹內裝有類似魚鰾的油囊。此外,機腹內的電池可以前後移動。當滑翔機要下潛時,「魚鰾」就縮小,浮力也減小,同時電池向前移動,讓整體重心前移,水下滑翔機頭部就會向下滑行。
而藉由翅膀的幫助,在下降過程中,會產生向前的推力,這樣滑翔機就有了水準方向上的速度。而需要上浮時,「魚鰾」就會鼓起來,浮力增大,同時電池向後移動,這樣就會擡起頭向上滑行。水下滑翔機靠這種驅動方式,只需要在調節電池位置和「魚鰾」時耗費少許電能,因此續航力很長。
中方曾宣稱,「海翼」能在海中超過30天,並下潛近4英里(6437公尺)。中科院公開利用「海翼」來進行海洋研究,它的傳感器能測量諸如海流的強度、方向、水溫,含氧量和含鹽度等資料。而包括軍方在內,也常用這類無人潛航器在世界各地進行相關調查。
2019年12月時,「向陽紅」6號科學考察船在東印度洋布放了12具「海翼」水下滑翔機。而中科院說,它們最後共潛航了超過1.2萬公里。儘管中方並未說,有任何水下滑翔機遺失,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報導說,布放的是14,而不是12具水下滑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