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多益通】中英文夾雜Wrong了嗎?一起來解析「晶晶體」

▲ 李晶晶出席第一屆康泰納仕社羣風格名人獎。(圖/記者張一中攝)

文/李海碩

最近又重新登上熱門話題的「晶晶體」到底是什麼?愛學英文的你,還不知道就落伍了!晶晶體就是中英文夾雜的句子,源自2016年首都客運千金李晶晶(Crystal Lee)接受時尚媒體採訪時,談話大量使用「真的很amazing」等中英文夾雜的語句網路上便開始將這種表達方式稱之爲晶晶體。

中英夾雜有學問淺談Code Switching

其實,在語言學的世界裡,晶晶體早已是被研究多年的領域了。在語句內穿插不同語言的行爲表現,語言學有個專有名詞叫「語碼轉換」(code-switching),是學習語言中相當重要的過程,有時也是很好的跨語言溝通策略喔!

原來,對非母語的語言學習者來說,適時地轉換語碼,讓初學者能夠避開較困難的部分,有助於學習者更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code本來的概念是「碼」,另一個code目前最常見的用法是code(程式編碼)、coding(寫程式)。例如「你是做什麼的?」「我是寫code的。」只要聽到「寫code」,大家都會知道你是程式設計師,而不是創造密碼的人。

Coding and robotics courses are very popular among international schools nowadays. (程式編碼與機器人課程現今在國際學校中都很流行。)

職場穿着規範dress code

多益測驗中比較常聽見或看見dress code,服裝的密碼,意思就是服裝規範。在國際職場溝通情境中,基本需要知道的有formal(正式服裝)、semi-formal(半正式)、smart casual(半正式休閒)、casual(隨性)等。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smart casual是比casual更爲正式的打扮。若想參考相關穿着方式,可以上Google使用圖片搜尋,再加上自己的性別,例如「smart casual, man/woman」,便可以找到範例。而除了dress code之外,表達「衣着」還有一個更正式的用字則是attire。

What is the proper attire for a banquet? (晚宴的適當衣着爲何?這是很正式的說法,以下是隨性對朋友說的例句

What should I wear to the banquet tonight? (我今晚該穿什麼去晚宴?)

What's the dress code for the banquet tonight?(今晚晚宴的服裝規定是什麼?)

專業溝通中的Code-Switching

在職場或學術情境中,有時需要用到一些英文專有名詞,若翻成中文可能會造成誤解,這時也可能會出現中英文夾雜的溝通語句。以下除了舉出常見例子,也提供全英文的表達方式作爲參考。

中文:根據昨天會議討論結果,記得更新一下deadline(最後期限)。.英文:Please update the deadline for each item mentioned in the meeting yesterday.

中文:您好,我來check in(辦理入住手續)了。英文:Hello. I’m here to check in.

中文:我下週要報五篇paper(論文)。英文:I will present five papers next week.

中文:教授明天要跟我meeting(進行學術討論)。英文:The professor will have a meeting with me tomorrow.

這些用法不但很常用且約定俗成,更有精準表達的獨特意義。例如與教授meeting,就是要確認學習與研究的進度,而不是單純的討論。你是不是也發現,中英夾雜有時也能讓溝通更直接、有效率呢?下面讓我們來試試幾題多益閱讀模擬試題,牛刀小試一下吧!

【多益模擬試題】

1. What's the attire for the ____ tonight?(A) boutique(B) banquet(C) bouquet(D) benefit

2. We need to work extra hours in these two days to ____ the deadline for the project.(A) meet(B) delay(C) create(D) postpone

解析:1. 正解爲(B)。題意爲「今晚晚宴的衣着爲何?」(A)、(B)、(C)爲常見的混淆用字。(A)爲精品店,(B)爲宴會,(C)爲花束,(D)的意思則爲利益,與題意不符。由於題幹中提到attire(衣着),故應選(B)晚宴。

2. 正解爲(A)。題意爲「我們這兩天都需要加班,以趕上專案的最後期限。」趕上最後期限的用法爲meet the deadline。(B)與(D)都是延遲,(C)是創造,語意皆不合適,故應選(A)。

延伸閱讀》女力時代通靈少女劉柏君打破歧視 從仙姑變身棒球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