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百億級市場規模將出現 哪些A股公司已入局?

6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科學綠化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制定林業草原碳匯行動方案,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來源:中國政府網

據悉,森林碳匯是目前世界上最爲經濟的“碳吸收”手段,我國目前可作爲林業碳匯資源開發的林地(符合CCER開發條件)約有數億畝,每年可以抵扣同等規模的碳排放量,假設每噸林業碳匯的價格爲100元,則林業碳匯交易規模將超百億。

超百億的市場中,哪些上市公司已經有所佈局並將分羹呢?

林業碳匯市場規模究竟多大?

事實上,爲解決國內自願減排市場缺乏統一規範化管理體系的問題,早在2012年6月,國家發改委便頒佈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目前公開可查的備案CCER(注:指經國家核證的減排量,可作爲清繳配額用於履約,抵消企業部分實際排放量,因而具有市場交易價值)項目共有861個,其中林業碳匯備案項目爲15個。

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共同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意見中要求,推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合法合規開展森林覆蓋率等資源權益指標交易,探索碳匯權益交易試點。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國內外已形成多類型林業碳匯項目。我國在國際、國內項目開發方面均有較爲成功的案例,同時取得了顯著的增匯減排和經濟效益。未來隨着森林覆蓋率等目標逐步落實,加之相關法律法規等持續完善,林業碳匯項目數有望提升,並增厚項目收益。填埋氣項目成長空間廣闊,碳減排交易助力經濟性提升。

華西證券研報表示,保守預計未來林業碳匯價格爲100元,按4億畝可開發林地計算,則林業碳匯交易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元。同時,隨着代運營林地的規模不斷擴大,以及林業碳匯價格的不斷提升,林業碳匯業務的收入與利潤也將不斷提升。

林業碳匯概念股“含碳量”如何?

就資本市場表現來看,“碳中和”概念頗受關注。以林業碳匯爲例,多家機構在有關研報中指出,目前保有大量林地資源以及成熟林業碳匯開發團隊的企業如晨鳴紙業、青山紙業;資金實力雄厚的大紙企如太陽紙業、博彙紙業等,因有實力進行節能減排的投資,前期可以出售多餘配額獲利,均將有望受益。

此外,從事植被恢復、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生態修復業務的冠中生態;深入佈局水體治理、森林公園、國儲林以及沙漠公園項目的東珠生態;正在加大荒漠化草原、礦山、鹽鹼地等的生態修復技術研究蒙草生態等,亦被看好。這些公司的“含碳量”究竟如何呢?

晨鳴紙業:公司80萬畝林地中大部分是符合碳中和政策

晨鳴紙業近期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被問及“公司林地資源是否與碳中和政策相關;這方面未來的盈利潛力如何”時表示:

公司80萬畝林地中大部分是符合碳中和政策的,比如江西贛州林業基地已與專業機構合作,共同開發國際核證自願減排VCS碳匯項目,其餘林地也在積極推進國內核證自願減排CCER項目和VCS+CCB標準碳匯項目開發。目前造林年均碳匯量爲0.5-0.8噸/畝、森林經營管理年均碳匯量0.2-0.4噸/畝,目前行業看漲趨勢。同時,晨鳴紙業在互動e上答投資者問時表示,相關業務板塊已經與專業機構合作,制定了較爲科學和完備的整體方案,同時共同開發國際碳匯和森林經營管理項目。

康欣新材:公司擁有的近140萬畝林地適用於碳匯交易

來源:上證e互動

近期,康欣新材在互動易上答投資者問時表示,公司擁有的近140萬畝林地適用於碳匯交易。公司正積極研究最新政策,進一步開發自有林業碳匯資源,抓住機遇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

蒙草生態:公司已經成立碳匯研究院

蒙草生態近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有繁育基地4.7萬畝,培育耐旱、耐寒、耐鹽鹼、耐陰溼特色草種200多個,公司已經成立碳匯研究院,將根據國家政策積極研究碳匯交易項目、跟進碳匯林草地的建設等項目。

綠茵生態:與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綠茵生態此前披露,公司與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探索以碳中和爲目的的林業增匯減排合作,發掘和提升林業碳匯項目在碳交易、碳中和及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中的潛力,共同搭建平臺以市場化手段量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環境權益、生態權益,實現造林綠化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

但據公司披露,截至目前綠茵生態暫未有林業碳匯相關資質。

福建金森:公司林業碳匯業務合計收入較低且佔公司整體收入比重

此外,亦有公司緊急澄清並提示風險。如福建金森披露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注意到有關於公司涉及“林業碳匯”、“碳中和”相關情況的報道。公司雖有開展林業碳匯、碳中和有關業務,但目前上述業務合計收入較低且佔公司整體收入比重小,預計短期內對公司盈利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來源:公司公告

同時,公司表示,公司自有林地80萬畝,碳匯儲量正在按照國家碳交易管理辦法開發中,還未準確統計,並將積極推進和參與地方林業碳匯業務的開展。目前,全國碳交易市場尚未開放,與林業碳匯相關的碳交易規則並未明確,參與門檻、參與方式以及林業碳匯產品能否持續交易亦存在重大不確定。

岳陽林紙:公司目前無林業碳匯交易的相關業務收入

來源:公司公告

此前在互動易平臺上就該話題互動頻繁的岳陽林紙,亦在公司股價5月21日、5月24日、5月25日,累計漲幅偏離值達31.04%後,披露了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其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公司目前無林業碳匯交易的相關業務收入,且預計短期內對公司盈利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編輯:郭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