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伯公一同漫步安平鎮 平鎮客家獅隊文化重現

桃園市「漫步平鎮社區景觀改造啓動。(圖/桃園市政府客家局提供)

記者楊熾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客家局14日於坑西伯公舉行「漫步安平鎮社區」景觀改造啓動儀式,號召平鎮居民共襄盛舉,一同感受濃厚的客家氛圍及平鎮特色,其中「安平獅客家獅隊現身,則是讓消失近30年客家獅隊文化重現。

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中央客家委員會爭取補助辦理之一年期「掌路寮守護客莊-平鎮客莊後生手團計劃,由「平鎮社區發展協會」的「漫步安平鎮」主題,執行方向以客家「伯公文化」爲主軸,四個施作地點分別爲「小伯公的清美」-水汴頭伯公、「五分車的文史」-坑西伯公、「結合客家文學大莊伯公」-大莊伯公及「客家藝術之美」-小紅樓,四點均結合客家意象、在地文化與伯公信仰等多重元素,期間廣邀社區居民及平鎮高中師生參與,爲社區妝點出獨特人文風情面貌,透過社區親自動手做的方式,更加認識家鄉特有的文化內涵,點亮居民的共同記憶

▲「安平獅客家獅隊」現身,則是讓消失近30年客家獅隊文化重現。(圖/桃園市政府客家局提供)

客家局局長蔣絜安表示,平鎮地區移墾的先民大多來自廣東客家人,客家人口多達12萬人,佔平鎮區7成以上,早期安平鎮莊範圍包括平鎮裡鎮興裡,聚集許多獅隊好手,但由於經濟因素和表演隊伍老化,讓這項珍貴的獅隊文化已經消失近30個年頭。近年客家居民下定決心重組安平鎮獅隊,讓這項曾經發光發熱的安平鎮獅隊文化再現光芒期能透過此段表演喚醒社會大衆對客家文化之重視,鼓勵更多「後生」(青年人)回家鄉來「添手」(幫忙),傳承客家傳統民俗精神

蔣絜安指出,此次改造景觀正式啓用,可向社會傳達平鎮濃厚的在地文化內涵、並展現經由在地發聲齊心打造的優質生活環境,並與區公所合作帶動平鎮區發展,讓大衆看見桃園臺三線平鎮客莊的文化底蘊活動詳情請至Facebook搜尋「添手掌路寮工作站粉絲專頁查詢。 (https://www.facebook.com/tszhanglu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