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火災最好「關門求生」!消防局:躲浴室等於送死

晶華酒店25日發生火災,許多房客緊張到穿着浴袍就趕緊逃生,究竟火場最佳的保命機會是什麼?(圖/東森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晶華酒店25日凌晨驚傳失火,348名房客被緊急疏散,甚至當時還有房客緊張到直接破窗逃出。許多人在面對火災時,第一想法都是要立即逃出火場,究竟火災應該要往哪裡逃,消防人員表示,火場如果來不及在第一時間逃出,最好的方法其實是「關門求生」!

晶華飯店失火時,火勢迅速延燒,嚇得許多房客穿着浴袍就匆忙逃出,還有人緊張到破窗逃命,另外有2名外籍旅客遭到嗆傷;但臺北市消防局強調,當發現房間外面起火,且已經有大量濃煙無法逃生時,其實最佳的逃生方式反而是「立即緊閉房門」,避免濃煙竄入,像晶華飯店的房間是密閉型的空間,還要用衣物棉被門縫塞住,若房間內對外開口,就應該將開口打開,同時儘快報案,說明受困位置並等待救援

2月初桃園市就發生一起火災事件,2名民衆躲在浴室內卻不幸喪命的案件,12日上午臺北市也同樣發生民衆爲了躲避火災而在浴室內死亡的事件。另外5日臺北長安西路上的公寓發生火災,其中3名家人順利獲救,關鍵就在於屋主女兒聞到煙味開門驚見起火,叫醒家人後,分別躲在2間房間內並關上房門阻絕濃煙。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除了在居家安裝住警器之外,最重要的是民衆對於火場避難逃生的觀念要改變!

▲近10年來臺北市的死亡事件,民衆死亡位置第3位爲倒臥於浴室(10.5%)。但這些事件中起火處所均非浴室,而是民衆因避難逃生而躲於浴室,反而造成憾事。(圖/東森新聞)

消防局指出,不少人會誤以爲「有水的地方最安全」,所以一發生火災時就會躲進浴室,但一般浴室的門爲了排氣,一定會留通風口和縫隙,導致民衆躲進浴室時,根本無法阻絕濃煙。另外,浴室的門板多半是木門塑膠門,並沒有防火功能,一接觸火源就燒熔了,加上若浴室沒有設置對外窗口的話,空氣無法流通,也無法呼救,「躲浴室等於送死」。

根據《聯合報》報導,臺北市消防局火災調查科長林義承表示,「雖然挑戰人性,但關門活命機會大!」,若是發現房門外已經有濃煙,逃出房間時就有可能會被煙熱擊倒,此時就應該關門躲回房間,因爲有濃煙就代表逃生路徑被阻斷,緊閉房門等待救援才能爭取活命機會。

▼若發現房門外已濃煙密佈,最好躲在房間內求生。(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