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一高校館藏法國鍼灸器具 講述中醫“走出去”的故事

作者 韓帥南

雲南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西學博物館,藏有一套有着上百年曆史的特殊金針。它是用於中醫鍼灸針具,金針尾端卻鑲嵌着具有法式浪漫色彩紅藍寶石

雲南中醫藥大學中醫人類學副教授吳凱介紹,這套金針的主人蘇烈(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年出生於法國巴黎。1901年蘇烈被派往北京工作,他在見識到一位中國醫師利用鍼灸治療霍亂患者後,便開始拜師學習鍼灸。隨後,蘇烈先後在北京、上海當地醫生學習鍼灸技藝。1906年至1909年,蘇烈到雲南府(今昆明市)任法國駐雲南副領事。這一期間,在當地官員的幫助下,他結識數位鍼灸師,並受到中醫正規訓練

圖爲蘇烈時任法國駐雲南副領事兼二等翻譯官的制服。 堯雪洲

“1927年,蘇烈開始在法國傳播和推廣鍼灸,並與當地醫院合作開展鍼灸臨牀實驗。”吳凱說,“其著作《鍼灸法》至今仍然是西方人學習鍼灸的教材。蘇烈也被譽爲歐洲鍼灸之父’。”

此前,這套金針被認定爲中國一級文物。與其同時被認定爲中國三級文物的還有:蘇烈任法國駐雲南副領事兼二等翻譯官的制服,被蘇烈帶到西方流傳清光緒本堂木刻滇南本草》,清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頒發給蘇烈准許其由雲南河口入境護照,蘇烈在中國學習中醫鍼灸期間購買、後帶回法國作爲教具的清代晚期仿製雍正鍼灸銅人,蘇烈從中國帶回法國使用的清末銀質鍼灸針具等。這些文物都印證了蘇烈學習和傳播中醫藥的歷史

圖爲清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頒發給蘇烈准許由雲南河口入境的護照。 韓帥南 攝

中醫西學博物館還收藏有臘味愛、滿晰博、曼恩等中醫西學大家的相關藏品,目前共有近3000件實物照片文獻資料。“中醫西學博物館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家以中醫西學爲主題的博物館,館內陳列物品見證了中醫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時刻。”雲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西學研究負責人戴翥表示。

圖爲蘇烈在法國實施鍼灸的照片。 韓帥南 攝

據瞭解,雲南中醫藥大學高度重視中醫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與海外傳播,2013年起連續舉辦七屆中醫西學國際論壇。2011年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人類學重點學科、中醫人類學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西學博物館先後落戶該校,爲更好傳播中醫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和中醫故事,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平臺和學科生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