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中考改革:體育與語數英並列爲100分引爭議

12月30日,一項新的中考改革政策瞬間刷爆雲南學生家長朋友圈

12月27日,雲南省教育廳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新的改革方案,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設定的科目,將全部納入雲南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全科開考,共計14門,總分爲700分。各學科分值分配爲: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各100分;物理50分;政治、歷史、生物學各40分;化學、地理各30分;音樂、美術、勞技各20分(優秀20分,良好15分,合格10分,不合格零分);信息10分(合格10分,不合格零分);此外,生物、物理、化學要考實驗操作,首次計入中考成績

這一改革從2020年秋季學期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開始實施。

據悉,從2012年以來,雲南3次對中考進行改革。而此次中考改革,與以往相比力度之大,再次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春驊就此次改革的原因解釋說,當前,雲南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不能較好地體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要求,教、學、考、招有機銜接不夠,不能從指揮棒導向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他介紹,從2019年3月以來,省教育廳將多次討論修改形成的徵求意見稿,交給州、市、縣、區政府和教育體育局進行討論;在昆明市大理州的4個縣、區召開了座談會;組織了兩場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育部門中學校長教師、家長參加的專家論證會。經過反覆權衡利弊、修改完善,並做合法性審查後,於2019年12月27日正式印發

這一改革引來家長不同看法,有家長認爲物理化學是與生活生產聯繫密切的實用學科,是第一生產力的學科,分值偏低,會讓初中學生不重視,基礎不好,將給高中學習帶來影響。

對此,雲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劉剛解釋說,此次改革分值的變化,是根據各科目的課時、容量、難度來測算的。過去有的科目分值太高,導致學生要去補習班超前學,加重了學習負擔,也導致學校偏科,成爲學校難以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的原因。比如八年級開始學習的物理,在整個初中階段的課時總佔比只佔了4.9%,但在現行的中考方案中,分值爲80分,佔了13%。現在物理下降到50分,在700分的總分佔比中爲7.1%,仍然高於其在課程中的佔比,就是考慮到這門學科的實際份量

對於新的改革方案,關注度最高的是體育分值上升,與語文、數學、英語均爲100分。

有家長認爲,“這對於不愛運動和天生體質差的孩子來說就是噩夢”;更多的家長認爲,“將體育列爲主科是必要的,沒有體質一切都爲零”,“孩子的健康比數理化成績重要”。

對政策的出臺,網友稱:“體育老師笑了”,“體育老師終於不用‘卑微’地要課了”。

前段時間,一位體育老師因曬出他總是把課讓給主科老師的聊天記錄而走紅網絡。網友同情地說:體育老師“本應該是體質最好的那個,最後卻經常被‘生病’”。

“體育老師,有求必應,體育課萬能課,其他老師隨需索取”的現象目前普遍存在於許多中學。體育課上取消籃球賽、長跑改短跑,測試中引體向上大多數學生不達標,運動會紀錄多年無人打破。加之學業負擔過重,作業過多,週末要上補習班,學生幾乎沒有戶外運動時間。

雲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徐忠翔用16個字來總結現行的招生考試製度:“考什麼,學什麼,教什麼,考得多學得多,考得少學得少”。

雲南省教育廳2018年對該省16個縣的小學四年級和初中八年級的抽查顯示,四年級的數學周課時超過正常課時的60%,八年級數學周課時超過正常課時數的90%。四年級體育開課達標率61.2%,八年級體育開課達標率只有38.7%。

青少年的體育健康已存在很大的問題,學生中的‘小胖墩’‘小眼鏡’‘豆芽菜’越來越多。”徐忠翔說,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身體和心理健康發育的關鍵時期,必須通過相應的運動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爲此,新的中考改革,將體育的成績從50分提高到100分,身體素質60分,包括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長跑等;體育技能40分,包括排球、籃球、足球等。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考試方式將三年一考改爲一年一考。

有家長認爲,此舉也是對體育教育的“倒逼”:提高體育教師素質,完善體育考覈機制,減少人爲操作空間。

劉剛表示:“中考改革就是要發揮正確的指揮棒作用,扭轉現代教學中一些不合理的偏科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