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野菜 在柏林品嚐春天的味道

柏林野蔥製成的青醬

歐洲西部冰天雪地、不見陽光的冬天終於過去,又到了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季節,柏林森林裡的各種野菜也開始冒頭。近幾年,食用野菜開始在德國流行起來,素食者、“慢食”運動支持者以及重視健康飲食、希望親近自然的城市居民,都將野菜帶進了自家廚房筆者也早已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在晴朗的週末動身前往附近的森林,尋找今年春天的第一茬嫩野菜。

筆者以前在奧地利工作期間,春天常見的野菜是葉片又寬又短的“熊蔥”,但是現在生活的城市柏林因爲光照條件不足,氣候寒冷乾燥,熊蔥無法生長,取而代之的是有着細長葉子和白色球莖的柏林野蔥。這種野蔥原產於高加索地區、中亞山區和伊朗北部,19世紀時被引入德國,最初種植在植物園中,隨後憑藉頑強的生命力在柏林及周邊地區的大片森林裡安家落戶。

野蔥在外觀上與中國的韭菜非常相似,生命週期從3月至6月,在5月開花後葉子就老了,因此要趁鮮嫩的時候品嚐。初春時節,在森林裡已經能夠發現野蔥的蹤跡,一叢叢鬱鬱蔥蔥、青翠欲滴的嫩葉,從樹蔭下厚厚的一層枯葉中鑽出來,俯下身就能聞到熟悉的辛辣氣味,因此不難識別。

筆者到森林遠足時會換上舒服的運動鞋,準備裝野菜的飯盒布袋,還會隨身攜帶一把小剪刀德國人環保意識較強,採摘野蔥及其他野菜時會從莖部剪斷,而不是破壞植物根部或帶走土壤,以保證來年還會發芽。每次採摘的數量也不宜太多,因爲野蔥等綠葉菜不容易保存,新鮮野菜的味道和營養最佳,最好隨吃隨採。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德國法律,自然保護區內的草木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在這裡禁止採野菜。此外,馬路邊和熱鬧的公園也不是採野菜的好地方,汽車尾氣寵物狗糞便都有可能污染植物。

野蔥的葉子、花蕾和球莖均可食用,其中含有大蒜素、類黃酮等有益成分,具有開胃、助消化、降低膽固醇等功效。我們中國人習慣用各種野菜包餃子,而柏林野蔥的味道不同於韭菜,反而更接近蔥和蒜,因此筆者通常會用野蔥搭配雞蛋或牛肉調餡,做成餡餅。鮮嫩的野蔥水分充足,氣味格外辛辣,剁餡時會嗆得雙眼流淚,但吃起來卻清新爽口

德國民衆採摘柏林野蔥。

今年,筆者還根據德國人的家常食譜嘗試製作了簡單美味的青醬:將新鮮的野蔥洗淨、晾乾、切碎後,與堅果橄欖油和鹽混合,放入攪拌器打成均勻的糊狀,裝進乾淨的玻璃瓶密封,隨吃隨取。青醬是百搭的調味品,拌意大利麪或抹面包都不錯,因爲加了食用油保鮮,所以能夠保存幾個月之久。此外,野蔥沙拉奶油野蔥湯、野蔥糰子、野蔥口味黃油奶酪食品,也是德國人常做的野菜食品。

柏林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市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柏林人從小就熱愛自然,喜歡在週末前往森林裡鍛鍊身體或休閒娛樂。據統計,德國有1500多種可食用野生植物,一年四季都能採到不同的野菜,比較常見的有蒲公英雛菊、寬葉羊角芹等。除了當作蔬菜食用,這些野菜還可以作爲調製茶飲、果蔬汁飲品的原料。

可以說,“野菜”已經成爲一門學問,德國以此爲主題的書籍和網站不勝枚舉,涉及飲食、文化、旅遊、醫藥、生活等多個領域。早在10年前,4名德國人創立了名爲“偷嘴網”的網站,以地圖標註的形式顯示了德國各城市的野菜和野果分佈區域,鼓勵人們前去採摘。該網站非常實用,不少老用戶還會將自己新發現的採摘地點添加上去。筆者初到德國時,就是在上面找到了柏林生長野蔥的森林。

春天時,柏林還有一些公益機構和個人會發起關於野菜的有趣活動。比如,柏林自然保護基金會每年都會組織“城市自然日”活動,其中的野菜工作坊很受歡迎。布里茨公園會定期舉辦“露天實驗室”活動,爲自然愛好者們進行野菜導覽,科普相關知識。曼努埃爾∙拉比齊是柏林的一位生物學家和野生植物專家。他在業餘時間開設了“野菜遠足”“野菜廚房”“藥用野菜”等興趣班,帶領活動參與者實地走訪森林,爲他們介紹不同野菜的生長環境、收穫時間、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講解如何區分可食用和有毒性的植物。此外,大家還可以一起動手烹飪野菜美食,學習製作簡單的植物藥膏藥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