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爾東微評專欄》白令海上空大爆炸

美國太空總署NASA3月22日發佈消息分析2018年12月18日NASA代號Tara的地球觀察衛星觀測影像,發現當天有一顆流星白令海海平約26公里爆炸,幸無傷亡報導。這次爆炸約17.3萬噸黃色炸藥TNT能量,比促使日本投降的廣島原子彈威力約強10倍。NASA估計這顆流星寬約爲10公尺重約1500噸,以約11萬5200 公里時速進入大氣層,日本稱其向日葵衛星也有類似觀察。

這是自2013年俄國車里雅賓斯克重約173噸流星隕石以約6萬至6萬9000公里時速進入大氣層,在海平約29.7公里爆炸以來,威力最強的隕石爆炸。那次爆炸約44萬噸TNT當量,造成1200人多爲玻璃碎片所傷。

值得注意的是,無數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隕石都會在距地球海平50至80公里的大氣中間層氣化灰燼,釋出熱與光,即便有剩餘的也會在隕石下降到同溫層(距海平12至50公里)被燒光,若還有尚未燒光的,在下降到對流層(海平12公里以下)後,因爲海平12公里的大氣密度還不到地球海平大氣的十萬分之一,隨着高度的再下降,大氣密度迅速增加,隕石會被更徹底燒光。人類受大氣層的層層保護,相當安全。

但也不能太放心,地球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隕石爆炸發生於1908年在西北利亞,當時一顆寬約40公尺的小行星或大流星,在海平僅6公里上空爆炸,炸平面積約爲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其能量約320萬噸TNT,爲廣島原子彈的185倍。

居安思危,保護大氣層少受破壞,人人有責。(作者爲太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