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原標題:制定專門規劃 增強社會性別意識 加強基層婦聯組織建設(引題)

支持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主題)

——對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副題)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韻曦

近年來,廣大女性已成爲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主體力量。近日,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四川蒙頂山合作社發展培訓學院聯合課題組發佈《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策略和路徑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圍繞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女性創業者、農業合作社或集體經濟女性帶頭人、女性致富帶頭人、女性村幹部以及電商、文旅等非傳統農業就業的優秀女性開展研究,深入探索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和路徑。

爲何將研究視角聚焦鄉村振興中的女性?該報告呈現了哪些新現象、新亮點?如何進一步支持促進女性更好地參與鄉村全面振興?圍繞這些問題,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與課題組組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展開對話。張成剛表示,女性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受益者和享有者,更是推動者和建設者,支持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恰逢其時、大有可爲。

記者:該報告以參與鄉村振興中的女性作爲研究對象,其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張成剛: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女性作爲鄉村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在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提高鄉村經濟水平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報告圍繞鄉村振興中女性的社會結構、經濟基礎、發展特徵、限制因素等方面開展研究,可以在多個方面向社會展示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報告強調了全面提升農村女性的價值和地位,對於實現性別平等、增強女性自身能力和提高她們的社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深入研究,促進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的平等參與,有利於推動性別平等的社會環境建設。通過研究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面臨的挑戰和需求,能爲政府和相關機構提供決策參考,幫助更好地制定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女性參與鄉村振興,實現農村女性的發展和鄉村振興的良性互動。

記者:針對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的調研和分析,該報告呈現了哪些新現象、新亮點?

張成剛:報告分析了女性作爲鄉村振興主體的新角色。女性不僅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更是積極的推動者和建設者。女性通過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業等形式,爲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報告反映出農村女性主體意識的逐漸覺醒,她們不僅積極參與鄉村振興,還在性別平等、家庭與社會角色等方面展現出新的認識和要求,這對推動鄉村社會的性別平等和社會進步具有深遠影響;報告展示了女性通過第一產業(如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如加工業、服務業)相融合,開創了鄉村振興的新途徑。特別是女性在鄉村旅遊、電商、手工藝品等領域的創業活動,爲鄉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供了新思路;報告強調了女性在鄉村治理和社區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她們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方法,爲鄉村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做出了貢獻,體現了女性在鄉村社會中角色的多樣性和重要性;報告還明確了教育和培訓對提升女性參與鄉村振興能力的重要性。

記者:報告中提到,超過90%的女性贊成“有一份有收入的工作或勞動對女性很重要”,73.38%的女性反對“男性應該以社會爲主,女性應該以家庭爲主”的傳統觀念,89.92%的女性認爲女性具有領導能力。如何理解這些數據?

張成剛:這些數據表明,農村女性主體意識逐步提高,普遍抱有參與社會勞動的積極態度。

超過90%的女性認爲有一份有收入的工作或勞動對女性很重要,這表明鄉村女性對於經濟獨立和社會參與有着強烈意願,這種態度不僅體現了女性對於個人發展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也反映了她們希望通過參與社會勞動來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經濟狀況;73.38%的女性反對“男性應該以社會爲主,女性應該以家庭爲主”的傳統觀念,反映了女性對傳統性別角色觀念的挑戰,說明鄉村女性正在逐步打破性別界限,追求更平等的社會地位和參與機會;89.92%的女性認爲女性具有領導能力,反映出對女性領導能力的廣泛認可。女性不僅能夠在家庭中發揮作用,也能在社會、經濟和政治等領域擔當重要角色。這種認可有助於爲女性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和參與鄉村治理的空間。

記者:報告指出,女性參與鄉村振興受到內外部雙重製約,主要包括來自哪些方面的挑戰?應如何着手,幫助女性更好地應對挑戰,或消除針對女性的挑戰?

張成剛:深植於鄉村文化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往往將女性定位在“家庭照料者”的角色,這限制了她們在社會和經濟活動中的參與度。農村女性通常面臨較少的教育和職業培訓機會,這限制了她們提升個人技能和參與鄉村振興的能力。在土地、財務資源和技術信息等方面,女性大多處於弱勢,難以獲取足夠的支持來開展農業活動或創業。女性往往還需要承擔較多家庭照料責任,這將佔據她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爲了幫助女性更好應對這些挑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第一,制定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的專門規劃,包括增加針對農村女性的教育和技能培訓項目,提高農村女性的職業技能;爲女性提供更多資源和信息支持,包括財政資助、土地使用權和市場信息,增強女性的資源和信息獲取能力;通過提供托育服務、推動男性參與家務、產假等措施,幫助女性減輕家庭照料的負擔。第二,改變傳統的性別角色觀念,提高社會對女性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認識和尊重。特別是增強公共政策主體、方案和執行中的社會性別意識。第三,加強基層婦聯組織建設。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鄉村女性在遇到困難時會向婦聯尋求幫助。應加強基層婦聯隊伍的建設,提供更多活動資源,構建信息和經驗共享平臺等。

記者:報告詳細分析了“金惠工程-鄉村振興有她”這一具體的支持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的公益項目案例。其中有哪些經驗和思考值得進一步推廣?

張成剛:“金惠工程-鄉村振興有她”是專門針對女性合作社理事長開展的公益培訓項目。學員通過各地政府推薦、資質審覈及綜合面試後,接受“四位一體”培養,包括課堂培訓、點位實訓、種子資金和市場扶持。該公益項目通過提供培訓、資金和資源等,直接回應女性在鄉村振興中面臨的具體挑戰和需求。綜合性培訓不僅提升了女性的技術技能,還增強了她們的創業能力和領導力。這種全方位的培養模式有助於打造更多能夠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女性領導者。

該項目建立起支持女性的平臺和網絡,爲參與者提供相互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增強了女性之間的聯繫和協作。該項目還注重激發女性的主體性和創新精神,鼓勵女性基於自身實際情況發展特色項目,有助於發掘女性潛力,促進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記者:基於報告,如何進一步釋放女性潛能,促進女性更好地參與鄉村全面振興?

張成剛:第一,政府應制定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的專門規劃,以提供更全面、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發掘和激發女性在鄉村振興中的潛力。

第二,創新女性勞動力就業模式,健全女性就業創業服務體系。針對當地就業女性,通過扶持縣域經濟發展和培育第三產業,吸納農村婦女就地就業。針對返鄉創業女性,強化對其資金和資源的支持,抓好農村婦女的新經濟組織建設。

第三,建立女性參與鄉村振興示範點,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用示範點的經驗推廣輻射,激發廣大婦女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