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發文引導金融支持鄉村振興 專家:強化考覈的激勵約束作用

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杜燕飛)爲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近日聯合發佈《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覈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自今年7月4日起正式施行。

記者梳理,《評估辦法》共分爲5章21條,明確了評估對象、評估指標和方法、評估程序、評估結果運用具體內容,強調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農戶等的支持。

《評估辦法》明確,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覈評估指標分爲定量定性兩類,其中,定量指標權重75%,定性指標權重25%。其中,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覈評估定量指標包括貸款總量、貸款結構、貸款比重金融服務資產質量五類,定性指標包括政策實施、制度建設、金融創新、金融環境、外部評價五類,另設加分項、扣分項。

《評估辦法》指出,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覈每年評估一次,並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資產規模、網點數量、客戶羣體等標準分組考覈評分,評估結果分爲優秀、良好、一般、勉勵四檔。

《評估辦法》強調,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可以把評估結果作爲履行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市場準入管理、金融監管評級、機構審批設立、業務範圍調整等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職能的重要參考。

業內人士認爲,《評估辦法》爲金融機構服務全面鄉村振興提供了指引,明確了方向,體現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實踐新要求,突出了金融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強化了考覈評估工作的激勵約束作用,有助於督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和服務。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下一步,金融機構要立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服務需求,創新業務模式和產品服務,助力農業變強;立足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發展農村綠色金融,助力農村變美;立足“生活富裕”的目標,加快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推進“融資加融智”模式,助力農民變富

值得注意的是,爲健全考覈評估機制、引導信貸資金優先供給鄉村振興,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一級巡視員紅軍表示,除印發《評估辦法》外,銀保監會還將繼續指導銀行建立健全服務鄉村振興的內設機構,優化完善專業化運行機制

“我們鼓勵銀行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費用安排、人員配置、考覈激勵、盡職免責、不良容忍度等方面向鄉村振興金融業務進行政策傾斜;加大鄉村振興信貸供給,在全國實現同口徑涉農貸款餘額持續增長的基礎上,要求農發行、大中型商業毛紅軍銀行實現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高於自身各項貸款增速的目標。指導各銀保監局提升轄內縣域信貸資金適配性,滿足縣域有效資金需求。”毛紅軍說。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涉農貸款餘額達到40.7萬億,連續多年實現持續增長。其中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達到8.1萬億,同比增速19.9%,高於各項貸款增速7.4個百分點。去年農業保險保額4.1萬億,同比增長8.6%,支付賠款616.6億元,同比增長10.1%,保障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