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牛奶針」奪流行天王命 在臺5年害死300人

▲要命「牛奶針」奪流行天王命,在臺5年害死300人。(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讓流行天王麥克傑克森送命的丙泊酚(Propofol),因爲製劑外觀呈現乳白色而有「牛奶針」之稱,原本醫療用途上是以靜脈注射達到全身麻醉效果,但近年來卻遭部分毒癮者濫用,常因施打過量造成意外。2010年至2014年間,就有近300人因丙泊酚喪命。

食藥管制藥品科長吳孟修表示,丙泊酚常用在插管、全身麻醉等外科手術,或侵入性局部檢查時使用,施用後可能會導致心跳減緩、呼吸抑制而死亡,因此必須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醫療機構下使用,且須由專業醫師給藥,使用過程中必須有醫療人員持續監測病患心臟及呼吸功能,避免因藥物過量,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風險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開平教授也說,近年來毒品濫用盛行,但牛奶針往往是造成毒癮犯暴斃的最後一根稻草,自2010年至2014年間,全臺共有近300人因自行施打過量牛奶針喪命,經法醫解剖的就有17件。由於牛奶針致死率高,「有些法醫化驗時看到丙泊酚成分,甚至就不解剖了」。

▲「牛奶針」丙泊酚使用三要三不要。(圖/記者嚴雲岑攝)

爲維護國人用藥安全及健康,行政院已於2015年3月26日公告將Propofol增列爲第四級管制藥品,加強其流向管理。從列管日至今,食藥署查獲之違規案件計16件,以無管制藥品登記證爲最多,其次爲簿冊未詳實登載收支結存情形違規者以診所、醫院藥局藥商最多,皆被食藥署依相關法規,處6~30萬元罰鍰。

爲了防止藥物濫用,行政院去年8月10日除了公告將丙泊酚列爲第四級毒品外,更增列了5像管制藥品,其中具醫療用途的尚有離胺右旋安非他命(Lisdexamphetamine);無醫療用途的新興濫用物質則爲卡西酮類甲氧基甲基卡西酮(Methoxymethcathinone, MMC)及3,4-亞甲基雙氧苯基甲胺戊酮(Pentylone),與類大麻活性物質AB-CHMINACA。希望藉由列管,維護國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