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泰男童「小馬」返臺 最想找臺灣的阿公

社會中心臺北報導滯留泰北阿卡部落臺灣沈姓男童小馬」,31日搭乘機返臺,下午1時15分抵達桃園機場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艾應昌表示,男童在飛機上跟他說,現在最想找臺灣的阿公,至於會不會回泰國,艾應昌表示,等小馬長大成人後,有很大的機率會回去。

7歲阿美族男童「小馬」兩年前被母親帶到泰國,但後來母親的泰國籍男友娶了別人,母親竟把小馬留在泰國、自己回臺。小馬被當成皮球踢來踢去,由村莊居民輪流撫養,被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艾應昌去年前往宣教時意外發現,後來由外交部接手處理。

▲7歲臺籍童小馬滯泰國2年,終於順利返臺。(圖/東森新聞資料照)「小馬」在泰國繼父宋才的表姊妹Phisamai、Mailiwan、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艾應昌陪同下,告別居住兩年的清萊美塞阿卡村落先抵達曼谷,31日再由外交部駐泰代表處行政組長蔣維瀚、艾應昌陪同搭機返臺。

「小馬」一行人下午1時15分抵達桃園機場,戴着口罩的他,對於不熟悉的機場環境相當好奇,不斷張望並緊握與他能溝通的艾應昌的手,並不時躲在艾應昌身後,完全不會講中文的「小馬」直到踩上會移動的電扶梯時,才難掩童真,忽前忽後的測試電扶梯的速度

艾應昌受訪時表示,非常感謝外交部協助與臺灣善心人士的資助,他也非常高興能把「小馬」帶回來;對於「小馬」的未來,艾應昌希望「小馬」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前途光明。而爲了「小馬」的新生活,艾應昌表示他這幾天用中文教導「小馬」吃飯、喝水、便便(上廁所)等簡單字彙

對於「小馬」安置與國籍問題,艾應昌相信政府一定會做最好的處置,至於小馬會不會回泰國,艾應昌表示,「小馬」在飛機上跟他說,現在最想找臺灣的阿公,未來長大有機會也會回泰國;小馬抵臺後,隨即被臺東縣政府社會處人員接走,展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