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芯片短缺、數據安全等熱點、痛點全解讀

5月28日,遷往辦公新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迎來了第一撥客人:包括《證券日報記者在內40多位來自市場主流媒體的汽車媒體人,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的帶領下,中汽協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與媒體進行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交流

此次交流話題涉及芯片短缺、“雙碳”目標數據安全、雙積分政策、電池報廢處理、新一輪跨界造車、品牌向上和中國汽車論壇預告等,雙方就當前汽車行業痛點熱點、重點進行深入溝通。

國內車市銷量穩定回升

“我國汽車市場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分析指出,由於2020年4月份汽車產銷逐步恢復,低基數帶來的高增長影響明顯減弱。爲此,許海東選擇了與2019年的產銷數據加以對比。從這個維度來看,今年1至4月的銷量較2019年增長了4.5%,整個車市仍處於可喜的恢復期中。

乘用車數據方面,4月份的增速達到了10.8%。1-4月份,乘用車的銷量增幅達到22.4%。更令人興奮的則是中國品牌在今年前幾個月的表現,在4月份的銷量佔比達到42.2%,前4個月銷量佔比更是從38.2%增加到了41.6%。

與此同時,商用車的數據同樣喜人。1-4月份的商用車銷量較2019年增長了接近30%,其中以貨車的表現尤爲突出,佔到商用車銷量的九成以上。

此外,被業界寄予極大期望的新能源市場同樣表現良好,單月達到了18%的增長。其中,今年三、四兩月的銷量都已經超過了去年11月份的數據。“行業內很多人都認爲今年突破200萬臺應該沒有問題。”許海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着新能源整車銷量的提升,動力電池的裝機量也在隨之增加,略顯遺憾的是儘管2020年新能源整車銷量與2019年相比增加逾10萬臺,但是動力電池的裝機量卻僅增加了1GWh有餘,其原因在於五菱MINIEV這樣的車型儘管銷量在快速增長,單車的動力電池容量卻很小。

許海東認爲,前4個月我國汽車市場總銷量數據超過預期。2021年度中國汽車總銷量數據預期可能會在之前預期增長6.5%的基礎上有所上調,預測結果會在年中彙報時公佈。

多舉措促進產業向上發展

作爲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中汽協一直致力於營造有利於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爲汽車產業的發展努力。

自汽車芯片緊缺問題發生以來,中汽協赴半導體協會、國內外芯片、汽車企業等,深入調研汽車半導體產業鏈情況;建立了芯片問題定期報送工作機制,配合工信部、發改委等主管部門,及時瞭解企業芯片短缺情況;在媒體和行業會議發聲,正確引導輿論;編制並已連續發佈6期汽車半導體情況簡報,幫助企業客觀瞭解行業情況,並開展車用芯片短期、長期發展和政策研究。

針對近期受到廣泛關注的汽車智能網信息安全問題,協會也做了大量工作。關於數據究竟怎麼管、有沒有傳輸到境外、如何建立安全的數據交互體系,協會在法律法規及制度層面提出了大量有益的建議,就《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指南征求意見稿》提出建議方向及具體調整建議,推動相關法規的儘快完善。

爲助力國家達成“達峰、碳中和”目標,中汽協也在積極開展汽車產業分製造領域、產品領域碳排放的相關研究,配合政府部門做好碳配額交易、碳稅和車輛低碳技術等方面工作。並積極推動相關政策法規的實施。如中汽協於3月19日組織C8企業召開重型車國六切換準備情況交流會,穩步推動重型柴油車國六全面實施

聚焦汽車產業痛點及熱點

關於近兩年業內熱議換電前景問題,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中明確提出,在居民區要積極推廣智能有序的慢充服務,加大以快充爲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建設,並鼓勵開展換電模式的應用。換電未來可能是新能源汽車補電的一種補充。

“目前來看,換電模式只是一個方向,尤其是在運營車上,比如出租車、城市最後一公里、物流車和環保車,這種推動可能更好。”許海東認爲,對於私家車,要看消費者的選擇。根據新能源汽車目前發展判斷,換電更多是商用方向。

談及“雙碳”目標,付炳鋒表示,汽車行業的碳達峰過程非常複雜,當前碳達峰邊界和前提條件還很模糊,過急地表態是不完整、不安全、不繫統的。碳達峰對汽車行業提出了新課題,動力與壓力並存,既會拉動科技進步,促進創新,壓力也顯而易見。他同時呼籲,對於碳達峰目標的實現,希望各界給汽車行業留點空間,讓汽車這一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發揮穩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操之過急容易給行業的正常運行帶來波折

當記者問到行業普遍關注的芯片問題時,中汽協副秘書長李邵華告訴記者,芯片影響主要表現在部分車企在一定程度上調整了生產節奏,目前來看,二季度所受影響會比一季度嚴重。隱性影響主要表現在相對於企業原計劃產銷量,可能降低10%左右。對汽車行業來說,缺芯問題有望在年底有明顯改善。

在付炳鋒看來,“芯慌”問題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主要是前期的產能分配失調以及中後期美國寒流、日本工廠失火、東南亞疫情等對產能的影響,而其必然性就是中國芯片企業要儘快成長起來,中國汽車芯片要實現自主設計、生產、製造等,汽車企業有責任在這方面“拉一把”。

據悉,“2021中國汽車論壇”將於6月17日-19日在上海隆重召開,目前正在緊張有序地籌備中。中汽協副秘書長柳燕表示,站在“十四五”規劃的新起點,2021中國汽車論壇圍繞“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設置了“1場閉門峰會+1個大會論壇+14個主題論壇”,將邀請200餘位嘉賓發表演講,預計參會人數將繼續突破2000人。(證券日報網 龔夢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