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促轉會可以休矣

中時社論

鄭運鵬莊瑞雄等多位民進黨立委和行政院長蘇貞昌「唱雙簧」的表演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幾乎確定將繼續運作。若果如此,這將是促轉會的二度延任;綠委甚至提案修正《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將每次限期延長的年限由1年改爲3年,聲稱可以「一勞永逸」。

違背非常設性編制設立初衷

依《促轉條例》規定,促轉會爲任務編組,以2年爲期。2020年兩年期滿,立法院通過延展1年,轉眼又將期滿。綠委日前提案再延長,蘇貞昌也以「面對幾十年的威權統治,促轉會不可能在短短的2、3年間完成任務」爲由支持延長。若立法院輕率通過,促轉會將實質變相爲萬年機構,違背非常設性任務型編制的設立初衷,是公然的政治欺騙行爲。

社會探究蘇貞昌所稱「以3年時間無法完成的任務」究竟是哪些工作?3年無成是促轉會不爲、不能,還是那些工作根本就不應該由促轉會這樣一個具有高度政治性道德性的組織來進行?事實上,一些事務性工作,如資料收集、受害者平反與遺族照顧等,交由行政院其他相關部會承接即可,不需要促轉會繼續運作。

2020年促轉會準備進行第一次延期時,有立委質詢促轉會主委楊翠,是不是有把握可以在延長的1年裡完成所有的工作,楊翠支支吾吾,就是不肯承諾,只說會盡力。那時促轉會就給人一種「無論如何就是想要一直延長任期下去」的惡劣觀感

矛盾的是,當立委質詢工作成果時,楊翠卻又強調,政治檔案解密已完成了99%,意思是促轉會績效斐然,不料今年蘇貞昌又以政治檔案的徵集、解密等工作還沒有完成爲由,要求讓促轉會再延長。蔡政府到底有完沒完莫非促轉會實在是太好用了,所以民進黨政府就是捨不得放手?

外界質疑,蔡政府竭盡所能就是要讓促轉會變相成爲一個常設性的組織,透過立法院的優勢,民進黨一開始就排除了《行政院組織法》的規定,硬是把促轉會塞了進來,接着又一再延長促轉會的存在期間,顯然就是沒把法律放在眼裡。蔡政府帶頭違法、無法無天,形同「朕即天下」的威權復辟。這樣的組織竟然還要領銜處理所謂威權時期的不公不義作爲,這不僅是個笑話,更是對臺灣民主法治的褻瀆。

消費死人、欺騙活人、詐取選票

蔡政府一心一意要讓促轉會延長任期,但是促轉會卻連基本的工作都疏於執行,拖拖拉拉、亳無紀律。例如,根據《促轉條例》規定,促轉會2年任期屆滿時,要提出工作總結報告,但促轉會臉皮厚厚的就是不交,甚至連階段性報告都提不出來;楊翠去年曾經明確承諾,會在當年的5月底完成總結報告的初稿,1年過去了,報告迄今仍未見蹤影效率這麼低,行政院怎麼還好意思提出促轉會再度延期的要求?

其實促轉會最引發爭議的地方還不只是上述行政懈怠等問題,而是如前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在2018年所說的,促轉會是民進黨的「東廠」。在外界看來,促轉會本質上已近乎成爲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打壓政敵、整肅異己工具,難怪「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擔心,再這樣下去,促轉會將成爲執政者「消費死人、欺騙活人、詐取選票」的御用機構。

促轉會在臺灣轉型最後階段,理應扮演促進社會溝通、調和、相互接納的角色。可嘆的是,目前促轉會的主事者完全不具備這樣的心態格局,只陷溺於狹隘膚淺的政治清算,甚至流於內部人事鬥爭,以致於促轉會迄今對社會的貢獻相當有限。

試想,促轉會運作3年來,臺灣社會是越來越趨向於和諧還是變得更爲對立?族羣是越來越趨向和解還是撕裂?政黨鬥爭是不是越來越激烈?執政者對不同政治族羣的惡意追殺,是不是越來越嚴峻兇狠?

促轉會既功能不彰,又缺乏良善動機與政治高度,完全沒有促進臺灣成爲一個更進步、更包容的社會,反而加深了社會的對立與仇恨,還有必要繼續運作下去嗎?況且促轉會每延長1年,就要多花至少1.5億元的預算,太浪費納稅人的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