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林建甫》攻讀碩博士的CP值
前陣子網上有些年輕學子在討論讀碩士與博士的CP值。基本上都是從月薪的收入面來比較,其實攻讀博士還有很多的挑戰及有形無形方面的收入,這些都是網上討論未涉及的。
網上舉的例子最吸睛的是「臺積電碩士4.5萬元、博士6萬元;聯發科碩士7.6萬元、博士11.4萬元」、「臺積博士職等還領先碩士2等」,所以一般的結論覺得博士似乎除了「有機會」留在學校做研究、當教授之外,若未來在外工作,待遇似乎不會跟碩士差太多。
其實碩士、博士的訓練差很多,收入也可能差很多。在某個不相干的網站上面,我剛好也看到一段:「在美國讀博,我光是學費就花了超過600萬新臺幣,這還不包含學雜費、機票,以及食宿等種種開銷。這世界第一學府的黃金文憑,我可是拚了命纔拿到的。當初以爲繳繳學費,隨便念念就可以畢業,誰知道這麼硬!完全沒有混的機會,要憑真本事才能畢業。」
所以真的要論月薪,博士與碩士的差別有限。加上博士比碩士可能晚4年或更久才進入職場。如果博比碩每月只多2萬元,那碩士賺的4年薪水加上讀博600萬的成本,不計利息,算一下要35年才能扯平。好像讀博真的不划算。
但是否能簡化成這樣的計算?誠如前面讀博的這位網友所說的,「讀博不能混,憑真本事才能畢業」。這個過程,相信讓他需要面對很大的挑戰,藉此可以培養不少能力,日後可以承擔更大的責任,做更大的事。
一般說來,一個高中畢業生,職場期望他大概懂得就是基礎的知識。類似的,一個大學畢業生則對整個知識體系應該有廣泛的認知,對主修的科系則應有深入的瞭解。這從大學的系所知識地圖及必、選學分應該可以看得出來。然而進了研究所,取得了碩士學位,一般的期望應該是要熟悉該領域的最新發展,能夠讀專業期刊,能夠簡報及寫出像樣的文章。
要取得博士學位,歐美的過程可能有不一樣。美式的一般有嚴格的流程:除了有核心領域修課,還要考過學科考或是資格考。歐洲的博士攻讀過程不一定要修課,全看指導教授的指示,去補不足的課程知識。但寫論文的過程,歐美都先要通過博士論文的方向或大綱考試,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再焚膏繼晷,夜以繼日的研究、寫作,直到論文具有一定的品質和學術創新,才能獲得指導教授首肯進行口試。口試,要逐一回答盲審或口委當場的提問,才能算是通過答辯。
最後博士學位的取得,一定要繳給學校圖書館數份口試後修改完成的博士論文,這需完全符合系所要求的寫作規範,經圖書館員檢查認可,才能大功告成,辦理離校手續。
創造新理論是科研工作者的終極目標,因此創造力是一個博士生要培養的重要能力。且攻讀博士過程冗長,將面臨諸多挑戰與挫折,能否對抗壓力並進行調整,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關鍵。此外,由於研究工作往往是自主型的,而不是灌輸型的,所以這需要興趣與良好的自我驅動能力,否則可能會一事無成。由此可見,要取得博士,真的是要吃大量苦頭。
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如果真的具備創新跟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到社會上工作,一定能逐漸嶄露頭角,屆時所獲得的貨幣報酬將會逐漸超越同儕。至於有多少,就各憑本事了,也要看個人的際遇。
但也有可能的是,他(她)具有自我實現的人格特質,使他(她)不追逐貨幣報酬,願過安貧樂道的生活。但精神上的滿足,絕非一般筆墨所能衡量。因此,讀博的挑戰與收穫,冷暖自知,不足爲外人道也。
最後,我再解釋「超博士」。這一般是指博後研究,也就是Post-Doctor的義譯。當拿了博士後,可能還沒找到獨當一面的工作,先到有聲譽的實驗室或研究機構去做研究計劃,尤其在理工科是滿普遍的一個過渡資歷,沒什麼了不起。
至於「雙博士」當然是指兩個博士學位。也許聽起來很顯赫,但博士學位本身的研究就是絕對創新,並不該被專業所學的東西給侷限住,除了本身專業的創新,也可能與其他領域互相合作而產生創新。如果還要修一大堆課,耽誤原本創新的時間,最終也沒什麼產出,這種雙學位並不被嘉許。(作者爲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暨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